• logo

黃珊珊》一座城市為何偉大?

   【愛傳媒黃珊珊專欄】遙想托勒密王朝的首都,尼羅河出海口西方不遠的亞歷山卓城,是當時希臘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最大的猶太人城市,人稱「地中海的珍珠」。在港口外的小島上,有一座亞歷山大燈塔,替這座城市守望每一艘船隻出海與歸港,上面的火焰據說永遠不滅。
    當我讀到歷史上的這一段記載,我都會問自己:什麼是台北市的燈塔?什麼又是燈塔不會熄滅的火焰?
    台北對我來說,不只是我長久居住的城市;我對它的看法,也不只有多年深厚的情感。台北最特別的是,它有一群素養極高的市民。作為首都,台北的市民精神,孕育出許多新的生活方式。許多前衛的觀念制度,只有在市民素養充足的情況才能夠真正落實。
    台北作為最有創造力的首都,台北市民必須率先探索出新生活,整體國民的生活品質就會一起進步,一起提升。從歷任市長推動的政策來看,我們清楚看見台北市最重要的改革者,不只是市長、市政府。台北市最重要的改革者,永遠是這一群台北市民。
    在黃大洲市長任內推動建設的大安森林公園,過去曾經是雜亂的違章建築群,如今卻是台北市最具代表性的公園。今天你可以看見許多民眾在此遊憩,也有露天表演場地舉辦音樂會。如果不是還有一群熱心的公園之友自發維持,我們就看不到這麼整潔的城市綠地。
    陳水扁市長任內一改過去公務員的官僚風氣,讓公務機關與台北市民的關係改變,拉近了兩者之間的距離,成為真正為市民服務的機構。這中間造成的差異,關係著往後台北市民公共參與的程度,公民與市政服務之間沒有隔閡,也才有後來郝龍斌市長1999熱線的設置。
    馬英九市長任內在全台北落實的垃圾不落地、垃圾費隨袋徵收,其實改變的,是過去人們將垃圾隨意棄置的關係,變成現在垃圾車清運的模式。如果不是台北市民願意改變生活型態來配合,現在台北市的市容整潔,很可能就不是今天的樣子。
    郝龍斌市長任內推動的Youbike,是因為台北市民樂於嘗試新概念,才能很快就接納共享單車背後的精神,融入原本的生活步調。如今,以Youbike代步已經是台北通勤族的日常。假日河濱腳踏車道,也看見許多微笑單車的身影。未來台北市的交通問題需要更多元的交通方式來解決,Youbike作為低碳方便的選擇,將會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柯文哲市長任內努力帶著台北成為一座智慧城市,也是因為台北市民善用科技的能力,讓過去僅僅是想像的概念,例如i-voting網路投票系統、酷課雲線上教學資源平台、5G無人公車、iTrash無人垃圾回收站,都以台北做為試驗的場所。讓接受度高的台北市民先行嘗試生活中的新科技,新科技背後的新思維才有推行至全台各地的機會。
    我想說,台北市民很清楚,市長有任期,可是市民沒有任期。台北有了這群市民的理解,許多改變,就不只是曇花一現;台北有了這群市民的堅持,許多理想,也才有成真的時候。
    台北市民也知道,作為台灣的首都,台北市必須是生活裡面創意的發電站,也必須是未來生活型態的示範場所。這並不意味著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不是這樣,而是我讀到台北這座城市的氣質,使得台北人特別有這樣的自我期許。這座城市必須與國際同步,思考的不只是眼前的問題,同時也思考未來數十年的走向。
    如果台北市也有一座燈塔,對我來說,那就是這座城市的每一位市民。台北市民有一種特殊的光榮感,就像是燈塔不會熄滅的火焰。所以,起風的時候,台北市民應該最先意識到處境的改變,也不該容許有人帶起無謂的風向。
    今天,整個台灣社會面臨的困境,需要仰賴所有人的合作,才有可能解決。媒體跟政治人物不能繼續過去的狂歡。必須要有人跳出來,清楚指出:我們不應該胡鬧,才能找出那一條通往未來的生路。所以,我們不該沉默。特別是台北市民,更不應該在這個時候沉默。
    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贏家不是第一個衝過終點線的人,而是讓所有跑者,包括最後一位跑者都能安穩地到達終點。我不願意沉默,更希望台北市民喚回這座城市的光榮,決定這座城市的方向。
偉大市民,齊步共贏。

 


作者為前台北市副市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