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王其專欄】AI在台灣媒體開始有角色了,民視與數位時代在三立之後,都推AI主播。老是被批評為傳統媒體的電視台,總算看到在嚐試走進新的時代,不管怎樣,這總是好的開始,但未來能否共創新的商機,是很大挑戰。
民視6月推出台灣首個「AI虛擬主播」敏熙(〈民視〉的台語諧音),每天晚上播國際氣象,民視號稱推出全台第一位 AI 主播,引發熱議。緊接著,紙本與網路共存的媒體集團《數位時代》、《經理人》,透過兩位虛擬 AI 主播「魏時黛」和「何立惟」,在全台第一個 AI 新聞摘要朗讀服務「數位時代 6 in 5」和「每日聽管理」播新聞。三立新聞台更早在 2022 年 8 月開始了「VTuber 報新聞」的計畫,自行培養VTuber 主播「卡里亞」。
看來,新聞主播虛擬化的時代來臨,這款人工智慧生成的主播看似橫空出世,但其實是技術厚積卻淺發。透過先進的AIGC生成,產生如同真人一般的影像,並結合語音生成功能,自動產生AI主播的播報畫面。
在目前生成式AI的領域中,大部分的技術跟知識都是開放的,因此AI主播的相關技術其實只要花點時間去研究,都能輕鬆接觸到。媒體人預期,如果要跟進,很快就會是所有媒體都可以做的產品,只是是否大家都能運用這些技術,做出自己想要被看到的內容而已;甚至更精確來說,如何結合AI生成技術設計開發,提供一套降低客戶成本並且可以找到收入的專案,恐怕才是媒體產業未來需要的;畢竟,有商業模式出來,才是斤斤計較成本的媒體老闆想要的。傳聞,「敏熙」在民視報導國際氣象後,隨著觀眾接受度上升,產品代言、活動主持邀約都在進行了。
話說回來,三立、民視及數位時代媒體集團的AI的實驗,也多少證明,這幾位媒體老闆仍然是有數位視野的。他們不僅看到大家都看到的,也做了大家不太敢做的,就算是噱頭,仍讓人讚嘆的。說穿了,所有媒體都必須面對AI對台灣傳播產業所帶來的新衝擊,早點進場也沒什麼不好。
不過,如同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表示的,AI無法教人使命感、熱情、視野,這些都是人類智慧的強項。他在台大論壇中表示,「會問問題」的學生才是好學生,鼓勵學生要有熱情和視野,AI不會取代人,AI是和人協力合作邁向未來。也因此可以說,媒體與AI合作,是共同邁向創意媒體未來的新機會,需要媒體內有工作熱忱、有媒體責任感的員工,與AI攜手前進,這是值得鼓勵的事。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