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無名的繆思 瑕疵更是美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人若無求品自高,藝術創作若丟棄框框架架,忘卻目的與功能性,更能自由自在,海濶天空,呈現出真正的美學魅力與價值。而瑕疵、廢棄物,轉個向、翻個身,自然天成,反而富饒韻味。
    12月22日,取名為《無名的繆思》的跨域聯展,給了大家反思機會,原來「藝術家不只要創作美,更要發現美」,而藝術之美,無所不在。
    人間無處不美,只是目的性太強,要求的功能也太多,讓美變得很沈重,很彆扭,也因此嚇走許多人,不敢親近美,任藝術之美,束之高閣或擦肩而過。
    由台中「順天建築·文心·藝術中心」所主辦的《無名的繆思》聯展,跨足了繪畫、建築與服裝3個領域,透過藝術家江賢二、建築師林友寒、時尚設計師周裕穎等,共同思考與合作,由「撿起」到「發現」,以無名的繆思,追尋未知,創造美感體驗,也以更多視角定義藝術之美。
    原來「美」隨著身處的時代、關注的事物,而產生多種定義。無名的美,其實是來自於過去與現在的內在省思,甚至延伸到未來的望想與期望。
    首先,他們在創作與展覽中,不斷自問,也反問觀賞者,究竟大家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待同一種素材 ?    而各自的創作,又產生何種美感經驗與美感結果?最後,該如何面對與定義「未知」的美 ?
    展覽中特別放映3位創意人跨域跨界合作的作品——《江賢二藝術園區》及《旅人》系列影片,倍增豐盈與趣味性。
    今年80歲的江賢二,創作生涯超過半世紀,曾在異地飄泊,走過封窗苦思,嚴格自我要求,凡是創作就是要精準呈現他信仰中的藝術內涵與美學價值,在嘔心瀝血、焦頭爛耳之餘,果然留下分毫不差的黑畫,宗教性十足。
    從巴黎、紐約、台北,再出國、回國,最後移居台東,情定東台灣,讓太平洋的海風濤浪,給了江賢二另一種美感體悟,讓他恍然大悟,藝術其實散落在風生水起的大自然裡。
    走過太半生的跌宕起伏,生老病死的思考也更深,江賢二嘗試自我解放,鬆綁自己自以為是的信念與陳規。
    這個一念之間的放下,果然,帶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的有機發展,當他不再苛求精準的構圖、造型、色彩、賞析效果,整個人豁然開朗了起來,而創作成果也多元風趣,讓藝術俯拾皆是,無所不美。
    當「江賢二藝術園區」的夢想,透過公益平台嚴長壽董事長與團隊的協助,逐漸成型,江賢二自信心更足。從藝術家的身分,他自在地兼作工地管理員,清晨4點半就起床,喝完現煮黑咖啡,他開始在晨嵐中巡視工地,鉅細靡遺,在斷瓦殘垣中,重新觀看那些曾經具備空間功能與使命的老牆壁、銹鋼材,尤其常民愛用的建材浪板,從堆疊廢料、破銅爛鐵中,看見那些得自歲月積累與烙印下的痕跡,縱使殘缺不全,褪色變形,當他重新撿拾,翻個面,𨍭個向,或稍加敲錘,卻展現出的姿色容顏,千變萬化,讓人驚喜不已。
    原來藝術創作,不需要標準答案,二維、三維等制式空間外,還有許多無法歸類,也無需歸類的成品,都可以成為藝術。
    「打開心鎖,移走框架、重新成為自己的主人,自己拍板決定藝術的面向、意涵與價值。自信自在,藝術與美感,果然無所不在。」江賢二帶著這種解放自己、重新定義藝術的心情,成為「江賢二藝術園區」最新發現,帶著最有機的成長價值,讓他可以為所欲為,百花齊放式的創作,而且呈現出童叟無欺、老少咸宜,歲歲年年。
    12月23日的展覽現場,半透明建築浪板,原本規律呆板,但一經巧手讓色彩層層疊加,互相滲透,呈現出自然的紋理色澤,乍見繽紛,而堅硬特性的材料,透過巧妙銜接,展現出絲綢般的柔軟與延展效果,讓整個展間,有如薄紗飛舞,柔和彩亮起來,蓬蓽生輝。
    根據策展人劉和宣解釋,「繆思 Muse」是掌管藝術與科學的女神,現今則代表著激發藝術家創作靈感的人與事;而「無名的」意指在主流之外,被認為和藝術無關的創作材料與手法,它們或許是跨領域的、未完成的、瑕疵的、廢棄的素材,若換個角度看,「無名」是那些未被發掘的藝術潛能,它們所生成的美麗是未知的,而這些無名的繆思多來自創作者自身的經驗與生活周遭的發現。
     展覽主視覺,源自江賢二2022年所創作的《火與冰Perish II》,他以台東舊畫室拆除的浪板外牆創作,經過多年日曬雨淋的浪板,累積自然鏽蝕的時間痕跡,堆疊出的質感,超乎人為刻意與再造的結果。
    舉例來說,「金樽系列」,是江賢二以建築黑模板創作的系列作品。黑模板是在建造清水混凝土建築時,所使用的木製模板,在拆模之後,即會被丟棄。
     江賢二把那些廢棄模板篩選撿拾,讓殘留在模板上的土漬,自成一格,美麗效果,超乎想像,尤其以水泥調合顏料、形塑厚重肌理,賦予那些原本應被丟棄的模板新生命與特別價值。在江賢二眼裡,被拆裝下來的鋼筋與建築黑模板,都是他的繆思,色澤與紋理都是他前所未見、未知的美麗,他發現舊物的絕美性,顛覆一般人對於藝術與材料的既定想像,那樣的創作,無損他對「內在精神性」的永恆追尋,同時把藝術之路,變得更可親、更寬廣,更能雨露均霑,分享普羅大眾。
     對建築師林友寒而言,以江賢二的浪板、廢棄鷹架,透過重新組建,創造出有趣的空間體驗,讓他越做越盡興,可以媲美藝術家的再創作。
     林友寒追憶往事說,他在德國創作接到的第一個案子,是設計河岸邊的販票亭。預算不多,又必須考量整個地景特性,最後他與業主敲定用鍍金屬建材,鍍金屬建材固然新穎漂亮,但價錢昂貴,色澤也因為過度搶眼,略嫌矯情,就在推敲考量之時,他猛然發現一些沒處理好的鍍金屬板,斑駁不完整,明顯是缺陷品,讓他喜出望外,以極便宜價錢,又有殘缺之美,讓整體票亭與大自然融合的恰到好處,點石成金、石破天驚的偶遇,讓賓主盡歡,為他的建築師生涯起了一個奇特美好的開始。
     「建築師的角色,是將建築,用耐方式,很自然地置放在對的地方,任其自然發展。」參與「江賢二藝術園區」的設計,責任就是要在台東自然生態環境中,讓建築融入,共同成就獨一無二的超級大雕塑品。
    林友寒話說創意緣起,就是從江賢二《13.5坪》立體雕塑作品發想,該作品創作於2007年。那是他參觀江賢二畫室時發現的,看到該作品,他心大喜,深受啓發,靈光一閃,他決定依該雕塑品造型,作為園區建築的外貌,於是開始動筆繪製草圖,得來的靈感與創意,竟然全不費工夫。
    林友寒表示,他思考藝術品的雕塑,成為空間建築的可能性時,還認真考慮了臺東的天候,與大自然呼應的關係,同時思考空間所能傳達的精神性,最後讓《江賢二藝術園區》和園區內作品,裡應外合,成為受矚目案例。
    時裝設計師周裕穎在欣賞江賢二平面畫作、立體雕塑之後,也拆解江賢二作品創意,再重新組合成時尚品味,特別是把江賢二的藝術世界的精華,可以透過時尚呈現。
    例如,色彩繽紛的江賢二抽象畫作,他精挑細選後,作成緹花布匹,再作各種設計成品。由於緹花浮紗,很不好編織,一不小心就會出現脫針的瑕疵,織布師父對於那些瑕疵品總是躲躲藏藏,急於把瑕疵緹花布抽除,但周裕穎眼明手快,視為瑕疵品為珍寶,愛不釋手。他認為,帶有瑕疵效果的緹花布,是流動光線的最佳詮釋,刻意細工反而打造不出來的。
    同樣的,堅硬浪板,透過裁切,也可以穿搭時尚,達到非常另類效果,讓周裕穎越來越喜歡在江賢二作品中,尋寶追艶,總是能斬獲連連,心想事成。對於周裕穎與江賢二的合作,早在去(2021 )年臺北時裝週的《旅人系列》,就曾以時尚潮服,讓大家眼睛為之發亮,見識兩位創意人的功力。
    周裕穎透露,當他嘗試學習藝術家思考時尚創作,用藝術家的眼睛,把質感透過織布呈現出來,不裁片、透過高低層次,讓觀看江賢二的創作,能更加完整與豐富。
    江賢二的創作生涯,像是居住於不同城市的一段段旅行,周裕穎不僅透過轉譯畫面的紋理與顏色,也向江賢二以跨域媒材的創作手法學習,使用特殊剪裁、3D緹花、數位印刷等技術讓服裝成為行走的藝術品,呈現了江賢二豐盛的創作生命。
    而「旅人系列」服裝作品,成為時尚設計上、跨界合作的精彩成果,讓推動文創產業、扶植創意人有功的文化部長李永得、次長李連權,與有榮焉,讚歎感動在心底。
    李連權專程趕赴台中,參加《無名的繆思》開幕典禮,他在致詞中指出,文化部核心職能有三,分別是:
一、建立藝術文化發展環境,協助藝術創作者發揮熊熊的創作慾望,獨立形式、獨特內容,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美學與風格。
二、協助藝術家及其作品,建立小眾市場及大眾市場,運用投、融資等各種工具,開創國內外巿場。
三、協助藝文欣賞環境,深化民眾美學素養,提高整體台灣國民的文化水準。
    李連權語帶幽默,他說,這原本是一個國家要做的事,而江賢二老師神通廣大,創思泉湧,他一個人就扛起該三項工作,除了樹立個人文化藝術風格,也跨域協助許多年輕藝術家,精進文化藝術創作,並協助加入大眾市場。
    另外,江賢二彷佛為台灣社會捲起千堆雪,從台東的藝術園區、台北、高雄兩所公立美術館的回顧展,這回在台中,運用跨界聯展,凸顯了哲學反思,也重新定義美學,不啻帶給業界當頭棒喝,突破藝術美學上的陳腐框架,民眾也從中受益,從作品悟出弦外之音,有了更多自省、反思機會。
     李連權特別代表文化部及李永得部長,向江賢二致上最深敬意,也祝福林友寒與周裕穎等傑出新秀,共同完成聯展的良苦用心。該展覽開幕酒會後,立即舉辦座談會,除了江賢二、林友寒、周裕穎與策展人劉和宣外,前北美館館長林平也參與座談。
    大家異口同聲對於「瑕疵」、「廢棄物」,與藝術的跨界的媒材運用,讓創作的路,不再是線性而是蜿蜒無盡的,他們以完全不同的觀點詮釋媒材,為江賢二的藝術做出美的、造型上、精神性的回應。
    林平本身曾從事創作,也擔任過大學教職,行政所長,他對藝術美學、美術教育,心有戚戚焉,孩子的純真童趣,往往在教育體制的積非成是中折傷,是反樸歸真,讓創作自由,讓瑕疵不再是瑕疵,讓一切發生於自然真誠,讓精神內涵因應而生,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成為可能。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