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朱國珍》《我台北,我街道2: 那些所有一切的並存》讀後感

     【愛傳媒朱國珍專欄】看到這本書時,才知道原來這種街道與城市書寫是個系列作品,最早來自於香港。在台北,也進行到第二輯了。無論這個概念是否持續進行,每次只要看到「台北」二字,總會召喚起我對這個地方的無限情意。
是的,無限情意!
     這是我出生長大的城市,為了留在台北的家,民國七十五年大學聯考,我放棄國文英文高標加權計分可以順利就讀中部以南國立大學中文系的成績,一廂情願留在台北念一個勉強自己去喜歡的國立學校(後來還是轉學到清大,距離台北不到一百公里)。畢業後想體驗空勤工作環遊世界,也放棄考上卻需要駐點香港的國泰航空與新加坡的新航(後來聽說這兩間公司的福利與待遇都非常好),而選擇飛機尾翼有國旗的航空公司。當時也是一個單純的念頭,只為了從台北的家出發上下班。
     看到《我台北,我街道2: 那些所有一切的並存》書裡的二十二位作者各自發揮對於這個城市的記憶與想像,我也因此有感而發省思自己的滄浪人生,為什麼總是在每個十字路口做出容易摔跤的決定。啊!原來都是為了台北。
     本書的主編是作家李金蓮,也是資深編輯,規劃這本書時最具創意之處就是試圖打破同溫層,邀請到文學專業以外的寫作者,例如精神科醫師、政治工作者、音樂人與跨域藝術家分別以不同角度注視台北。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慣看秋月春風的台灣政壇第一路〉,篇名很長,主題又圍繞著充滿各種符號的立法院,原本以為會是個依老賣老的文章,但是愈讀愈耐人尋味。這位在地人除了直接點名某間榮登必比登的小吃店根本是只為觀光客服務,也關注到當地每隔一陣子就被拒馬圍城或噴漆的居民如何耐心存活。這些細節都顯現出作者從政身分之外,一個「人」的誠實觀察。最終亮眼之處在於,一般人寫城市或生活容易拘限於眼睛看出去視線的平面(或地下),尤其那些我沒耐心看完的暗黑書寫總愛挖掘肚臍眼下面十吋早已不是秘密的秘密。但是,這篇文章,在充滿各種人性張力與利益衝突的領域之中,作者竟然還記得抬頭仰望天空,將視角向上,穿越都市叢林,追尋更廣大的天地。
    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立刻烘托出整篇文章的高度,它帶給我的力量就像陳育虹詩作所描述的意象:「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就把整個宇宙佔滿了整個心佔滿了」。
     這次訪談還有許多對於台北印象的經驗交換,不知道老台北人是否記得現在的市民大道,過去曾經是鐵軌。說到這,又讓我想起我念小學時曾代表學校去中正區參加演講比賽,當時因為年紀太小,學校要求家長帶我去,但是我父親需要上班,只好拜託他的拜把兄弟。孟叔叔風趣幽默,他說:「我們有三種方法可以從松山到台北車站,一是搭公車,二是坐計程車,三是搭平快火車。妳選哪一種?」
     我毫不猶豫地選擇搭火車。
     比賽結果我完全沒印象了,只記得孟叔叔帶我走進幽暗木造的松山火車站,搭上開窗吹自然風的平快車車廂,離開月台之後終於見到陽光,聽著間次有序的車軌聲,我望向窗外,沿途風景也像是人生百態,緊靠鐵軌沿線矮牆外的樓房窗櫺、馬路上正在移動的公車與自行車、平交道柵欄放下後等待通行的人們、噹噹噹的規律警示音……搭火車沒有紅綠燈,彷彿擁有優先通行的特權,溫暖的陽光撫著我的臉頰與頭髮,一切是如此平靜,再也沒有爭執,緩慢而穩定前行的方向也不是為了輸贏,而是平安。
     也許我常常會忘記「目的」,那是因為「過程」總是讓我收穫更多。聖誕前夕,感恩人生旅途的貴人,五十年前穿越台北市區的鐵軌已不復見,但感恩的心常在,只要記憶再一次被召喚,就是再一次的深深感謝。

 


作者為大學講師、作家、廣播主持人,曾創下連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雙首獎記錄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