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生醫競賽飆創意 團隊合作尬實力


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指導,國立臺灣大學醫療電子聯盟計畫將於今(105)年1月22日(星期五)上午9時於國立臺灣大學博理館201室舉行「104年度生醫專題競賽暨成果發表會」活動。
醫療電子聯盟自101年度首次舉辦「生醫專題競賽」,起初有來自4所大學、17支隊伍報名參賽。此一競賽活動於103年度起擴大舉辦並積極宣傳,本屆104年度共有來自21所學校、47支隊伍報名參加,為歷年來最多,為了鼓勵相關跨領域學生投入及參與,「生醫專題競賽」活動以各校生醫相關課程為基礎,徵求具創新、創意的專題作品,希望藉此活動促進各優秀團隊發表課程專題成果,以此作為相互觀摩交流的平臺,並希望能進而刺激更多團隊投入醫療電子之跨領域研究。本競賽共分「創意發想組」與「實作組」兩類,經過構想書初審及計畫書複審兩次評選後,從中選出優秀團隊於1月22日現場進行最後決賽及展示,並評選前三名的專題隊伍。醫療電子聯盟亦邀請產業界人士出席觀摩,增加學術界及產業界交流與促進產學合作的機會。
本屆報名隊伍之參賽題目多元廣泛,主題涵蓋遠距照護、微創手術、醫療輔具、穿戴式裝置等領域,可見各校的生醫跨領域課程這幾年發展已頗具規模,而且能切合科技及產業發展趨勢。如在創意發想組參賽團隊中,國立成功大學(題目:頭戴式EOG眼動控制器)提出以眼電訊號(EOG)做為指令來源的穿戴式人機界面,可廣泛應用於裝置控制、遊戲互動、神經回饋等輔助與生活化應用。此一發想源自於2014年於社群網路上發起的籌款活動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希望將來能藉此穿戴式裝置改善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患者(俗稱「漸凍人症-ALS」)的生活。陽明大學團隊則提出「偏頭痛抑制器」的作品概念,希望藉由腦波(EEG)偵測來預測偏頭痛的發作,並且在偏頭痛發作前以微小電流刺激神經,進而抑制偏頭痛的發作,希望藉由此一穿戴式產品,讓患者免於偏頭痛之苦。
在實作組部分,龍華科技大學設計了一套「具手持式裝置顯示之穿戴式無線穴位監測專家系統」,運用最新的電子科技將穿戴式設備概念運用於傳統中醫之上。中原大學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合作的團隊則提出「智慧機器人應用於自閉症兒童社交發展輔助教學系統」,將目前最夯的智慧型機器人應用於特殊教育上,讓機器人科技不再只是冰冷的外觀,更有溫暖關懷的新應用,此一系統目前已在四所國小特教班進行實際系統測試,未來將進一步擴展,希望有助於解決特殊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
醫療電子聯盟中心自100年起執行教育部智慧電子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負責規劃及推動生醫領域與電子電機跨領域人才的培育。計畫前三年著重在開發跨領域基礎課程-醫療電子臨床導入,同時推動建置四個醫療電子技術平臺及相關之特色實驗室,這些平臺為「健康照護醫療平臺」、「生醫影像處理平臺」、「生醫植入晶片平臺」、「生物仿生晶片平臺」。自103年起更加積極推廣醫療電子跨領域課程,同時為因應臺灣生醫產業發展趨勢,加入了「智慧電子之醫療輔具平臺」及「微創手術醫電系統平臺」兩個應用平臺。除了這些平臺及課程之外,醫療電子聯盟中心並舉辦一系列的推廣及配套活動,來達成培育跨領域整合人才的目標,期望能培育出醫療電子產業精英,為臺灣的生醫產業注入新的人才,平臺成果亦將於1月22日的活動中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