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教育部辦理新住民親子共學 促進二代文化的融合與交流


教育部國教署為持續關懷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文化與生活,建立友善教育環境及協助其瞭解在地文化,並喚起社會對新住民專長與貢獻的重視,特別規劃辦理「國民小學新住民親子共學方案試辦計畫」,透過新住民親子共學的方式,提升語言學習及文化體驗的成效,亦有助於新住民擴展生活範圍,提升其在家庭與社會的地位,計有新北市大豐國小、高雄市觀亭國小、新竹縣中興國小及及花蓮縣東竹國小等加入試辦行列。

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且頻繁的移動,我國新住民人數已逾50萬人,其新住民子女人數亦逐年增加。依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顯示,103學年度就讀國民中小學人數為205萬5千人,其中新住民子女學生數為21萬1千人,占國民中小學生數的10.28%,平均約每10位學生即有1人為新住民子女。各族群從四面八方匯聚,立地生根於斯土,已孕育出新的社會內涵,對於多元文化的融合更顯重要。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本計畫期盼結合各試辦學校所在區域的地方民俗文化資源,例如客家、閩南、原住民傳統歌舞、陣頭、編織工藝、糕點等臺灣文化特色,辦理相關親子活動或課程,使新住民及其子女認識臺灣文化,協助其融入在地生活,消融文化隔閡促進理解,以達和樂社會,並藉由親子共學活動,串起二代之間對於文化的融合及交流。

以新北市新店區大豐國小為例,該校學生背景有閩、客、原民、外省及新住民(新住民子女人數佔全體學生數15.4%),在本計畫補助下辦理「『豐』情采姿-親子共舞社」,藉由親子共同學習臺灣歌謠及舞蹈(客家、閩南、原住民),瞭解臺灣本土藝術風情;節奏鮮明強烈的舞蹈,也十分適合精力旺盛的孩子學習,更能將學習舞蹈時活潑熱鬧的開心喜悅,拉近親子關係。

此外,大豐國小另由新住民子女組成「全球村小記者」,於該校親子共學課程進行時拍照、攝影,紀錄課程活動及撰寫報導,做為親子共學的成長記錄,再由教師協助剪輯成影片放上FB粉絲專頁分享活動成果,以加深加廣學習內容、延續學習成效。

又如高雄市內門區觀亭國小,該校位屬偏鄉地區,新住民子女人數佔全體學生比率高達46%,為協助新住民親子融入臺灣社會,特別辦理「E點就通-發揚『觀』大」親子共學專班,將內門區在地傳統信仰習俗(紫竹寺)、「宋江陣」、「總舖師辦桌」等文化特色融入親子共學課程中,並使用行動載具教學,以提高新住民及其子女學習的興趣,亦有助於促進教師數位教學的能力。

於課堂學習之外,觀亭國小另輔以親子戶外踏查、參訪活動,引導新住民及其子女認識及深入瞭解在地社區文史、風俗及祭儀,使其積極參與在地活動,拓展家庭社交與活動場域,促進融入社會及加深新住民及其子女對臺灣文化的瞭解。

教育部期盼透過「國民小學新住民親子共學方案試辦計畫」,能夠帶給更多新住民及其子女正向學習及引導,提升其對臺灣文化的認識及理解,並透過網路社群,分享試辦學校活動成果及經驗,做為日後全國各校辦理新住民親子共學推廣模式的參考,達成四海一家共存榮的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