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霧台鄉魯凱族石板屋聚落被「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World Monuments Fund, WMF)」列入「2016世界文物守護」(World Monuments Watch)名單,該全球珍貴文資場所今年的守護名單共計50處,分布於全球36個國家,包含約旦佩特拉古城、義大利二戰集中營等。此次入選,除了肯定我國原住民文化的傑出普世價值外,亦希望能夠喚起各界的關注,投注必要資源,合作保存人類共同的珍貴文化資產。
旨在拯救全球最珍貴文資場所之WMF係一民間非營利組織,集資並出力拯救珍貴世界文物。WMF推動的守護計畫迄今已屆滿20年,遍及全球135國,涵蓋790處文化資產,其最著名者包括吳哥窟佛寺神殿、水都威尼斯、古羅馬遺跡、北京紫禁城、復活島巨石像、法國古堡群、東日本大地震文化財保護等。為求資源的有效利用,WMF自2010年起公布的全球文化遺跡不再超過百處,最近3次分別是93處、66處、67處,今年50處是歷來最少一次,亞洲有5處(不含南亞)。
被列入今年守護名單之魯凱族石板屋聚落,位於屏東縣好茶舊社(魯凱族語:Kochapongan,意為雲豹傳人),遷居前,是魯凱族生活、生產之重要領域,現為國定古蹟,是唯一被指定之原住民文化資產聚落,屏東縣政府於2011年再登錄好茶舊社為文化景觀,石板屋之建造技術亦依文資法列冊為「保存技術」項目。
文化部極為重視原住民族文化資產,「排灣族及魯凱族石板屋聚落」於2009年獲文化部遴選為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與原住民族委員會成立共同平台,為保存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努力。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施國隆表示,目前原住民族文化資產指定登錄共計161項,近年來文資局輔導屏東縣政府辦理之石板屋聚落文化資產相關保存工作,包括建造技術及保存者普查計畫、石板屋聚落現況調查及測繪評估、公共設施改善工程等。
WMF預定明年初派專員來臺訪視好茶舊社,施局長表示魯凱族石板屋聚落被WMF列入守護名單,除了國內文化資產保存工作要更加惕勵外,對於我國積極參與國際文化資產保存合作事務上,更是一大進展與助益。文資局計畫明年配合WMF辦理建築文物守護紀念日(Watch Day)活動,並全力協助屏東縣政府進行石板屋與周邊環境修繕,謀求部落族人之團結凝聚力,以確保石板屋聚落之永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