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03年度「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共選送18位學生遠赴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加拿大及日本等7國共14家機構進修與實習。今(104)年這群學子分別從世界各國的設計名校或公司取經返國,並將於10月28日(星期三)於教育部5樓大禮堂分享他們一年來融入異國文化、跨域學習之設計能量。
本計畫自94年執行迄今,計選送199位優秀學子分別至海外頂尖設計學府與知名設計公司進修與實習,平均每人可比照公費留學考試獲得政府約新臺幣150萬元左右的補助。依據本計畫追蹤94年至102年歸國學員的後續發展,截至102年總計選送162人,其中投入職場約佔70%,有10%尚在服役,另完成一年培訓後繼續就學者佔20%;從業領域大多為設計相關產業,並有部分學員陸續於國內或國外籌備個人設計工作室,其中更不乏國內外知名公司,例如:我國的廣達、華碩、鴻海、西基電腦動畫、樂陞科技、香港百麗國際、美國施巴(Sebamed)及思睿高跨國公司(Siegel+Gale)…等。
數位媒體組學員—勇於展現自我,爭取參與實務製作與國際性影視
總部位於法國的Mikros動畫公司(Mikros Image)分公司遍佈海外,業務範疇相當廣,透過法國在臺協會引介下,實踐大學易鴻耀同學以自身扎實的場景與角色設計能力,一進公司便參與電視廣告、影集製作;2015 年下半年,鴻耀更進一步接觸了合成的工作,投入公司有關巴黎 1950 萬博與人種議題的院線電影企劃,該部電影為大卡司大製作,預計 2016 年上映。
在全美第一的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電影學院就讀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郭千華同學,除接受迪士尼最具影響力的動畫師之一─湯姆‧席圖(Tom Sito)指導外,培訓期間不斷充實自己,於學期結束後取得 All These Words LCC公司實習機會,利用三個月的實習時間參與賈桂琳‧福特‧茉莉(Jacquelyn Ford Morie)領導的Augmented Traveler 互動 App 專案,製作一個能夠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一款應用程式,透過技術將互動媒體帶入教育。洛杉磯結束後,並取得法國巴黎騎士製作動畫公司(KNIGHTWORKS)兩個月的實習機會,參與了《Big&Bug》短片的製作,為該公司與巴西動畫公司合作拍攝的短片。
另至加拿大雪萊頓技術學院就讀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許智傑同學,於培訓結束後進入加拿大最大、最負盛名的Arc動畫公司(Arc Production)擔任動畫骨架綁定師(RIGGER),負責執行 3D 模型技術使動畫師能夠便於操作,勝任參與全球知名動畫品牌專案,目前更獲公司賞識延聘一年續留海外。
平面設計組學員—積極參與當地展覽的視覺設計,發揮設計實力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就讀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千雅同學,學期期間以系列作品《The Glass Essay》獲得了2015 Adobe卓越設計大獎的優異獎(Honorable Mention)殊榮。並憑藉自身優異作品集獲得法國巴黎騎士製作動畫公司(KNIGHTOWORKS)青睞,邀請擔任平面設計師兩個月,分別參與公司廣告案、品牌設計案,有為法國餐廳設計菜單主視覺並獲客戶採用,另為由中國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改編成動畫的《The Butterfly Lovers》角色與場景插畫。
國立政治大學蔡枏竤同學於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就讀期間表現出色,所讀媒體設計實踐系(Media Design Practice 系)主任提出以獎學金延攬枏竤繼續就讀完成學業。枏竤與班上同學合作報名了 2015 世界博覽會 Design to Feed the World學生展,並幸運獲得參展邀約。正規學期結束後更獲 Media Arts Lab實習機會,該公司主要負責所有蘋果(Apple)的形象廣告,並發揮自身在平面、字體設計以及影片剪輯的能力,備受青睞。
產品設計組學員—加強產學合作與跨域學習,加強參與國際品牌設計實用性
就讀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研究所的鄭宇婷同學,獲得菁英海外培訓計畫補助赴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接受紮實的產品設計與整合策略訓練。研習期間與美國知名帆布鞋品牌VANS 產學合作進行永續設計,也替洛杉磯當地巧克力店”TIFA”進行品牌包裝設計,成果深受店家喜愛並獲選學校藝廊展出;《Wearable R.I.P》更挑戰不同以往的出發點進行穿戴式裝置的互動設計,讓學校的學生大開眼界,引起熱烈的討論。
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研習的熊元培同學就讀於實踐大學工業與產品設計研究所,其課程與索諾思(Sonos)音響公司產學交流,運用軟體與硬體設計出聲音的物件,在個人探索與團隊合作方面皆收穫良多;又與美國 Form Labs 3D 列印平台公司合作,設計作品發展個人密碼實體化概念,以創新思維結合 3D 列印技術,試圖處理現代人過多的網路密碼所帶來的問題。設計作品《form key》今年三月受邀在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Victoria & Albert Museum)展出,成果備受肯定。
至於就讀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的段欣妤,在日本千葉大學研習的一年中,深入了解日本設計文化與設計落實於生活的相關性,課程上多方文化探索的設計思考專案,除了增強產品設計本身功夫外,也磨練回歸設計本質的問題探究方法。與英國阿茲海默症協會合作的《Charlie’s Story》專案及《Make Object Disappear》專案成果獲老師與同學好評;業界經驗方面,一是與富士通(Fujitsu)產學合作專案中大量吸取服務設計相關經驗,作品《Sharic.》是一款音樂與情緒做結合的新型態互動式耳機;二是透過研究室引薦面試,獲得了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一個月的實習機會,期間參與了新家電的產品開發計畫,提案將被實際執行於專案中,預計明年量產上市。
還有更多103年進修歸國學員的作品及學習心得,將由每位學員於10月28日記者會親自展示及分享,教育部後續亦會將18位學員的成果出版,藉以推廣給更多喜愛設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