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黃愛真》安撫兒童不安的圖畫書

【愛傳媒兒童與閱讀專欄】

兒童個案

筆者跟隨法國精神分析博士以及精神科臨床醫師,透過講座及個案研討學習,在南臺灣已經超過十年。這十多年間,臨床分析師或者醫師提出的研討個案,剛開始以成人為多,慢慢增加零星大學生以及小學兒童個案,約近五年,每次提出聯想個案數,兒童到青年(18歲以下)個案,已經超過成人個案。這並不是意味需要治療的兒童數多於成人,筆者認為在於「兒童」複雜的網絡(兒童及相關的大人),使得「兒童」仍是心理學臨床詮釋,待探索的區塊。 

 無論閱讀創傷、不安與焦慮相關書籍,就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學、客體等等系統,多追溯自個案兒童時期所受到的事件影響,從大事件或者小小的不安事件,曾經引起的創傷、焦慮不安,壓抑之後的復返,尤其透過個案自身的聯想,發現小小的記憶,也可能成為成人或者兒童再掀心理內在征戰的觸媒。

 加拿大醫師Gabor Maté提出某個英國音樂家的故事,兒童時期成熟,乖巧,成年時恭謙有禮,然而在音樂發表會上,音樂家身體與音樂狂放搖擺,判若兩人。而某些成年個案,謙恭有禮,條理分明,遇到公權力介入或者困擾事件,以一種佛洛伊德式的口誤或者異於平常行為的變異閃現,顯示一種強迫式的潔淨心理與行動,將困擾事件視為不潔而逃開。成人或者兒童個案,呈現了兩者在兒童期的不安、焦慮、遺憾等等對兒童及成人時期的威脅,一則轉化面對形式(宣洩,或者仍是一種合理逃避日常生活行為的出口),或者是如鴕鳥般將頭埋在地下,眼睛閉上,表示自己沒有看到或不知道,自我安慰客觀事實並不存在。如同Gabor Maté提到面對威脅的兩種方式,對抗或者逃跑。

 在面對疫情不確定的不安、同儕關係變動,或者親子關係在線上課程期間密切接觸時,成人內在不安對兒童的影響等等,可以透過閱讀與對話理解兒童。

 

圖畫書《每天都是上天的禮物》導讀

 書中描述,「這是一個全新的早晨」、「每一天,都有一個全新的今天來報到」,也就是每天都是全新的「我」。遇到不安,孩子會有怎樣的感受﹖同理、涵容孩子後,書中提出小小建議。

  兒童發展學者認為,中年級孩子逐漸能分辨抽象與具體事務的思考,也就是說,對於時間的概念,以及隨著時間流逝,「我」也不再是過去的我,中年級及較大的孩子能夠慢慢理解。孩子遇到不安與遺憾,可以選擇讓事件隨時間之流帶走,如果不滿意現況,也可以試著調整自己,然而如何面對事件與調整自己﹖在書中觸動內心的,溫柔的文字,引導孩子一步步感受,涵容,可以選擇面對,但不究責。如同成人可以選擇對抗或者逃跑,孩子也需要機會看到自己內在不安與困境,隨時間流逝或者往更勇敢的方向前進﹖畢竟,安頓自己,提起勇氣面對不安,相對人生往後不斷的循環與復返,或許是對自己一個妥善的交代﹖

 

圖畫書《心在哪裡呢?》導讀

對於不分齡的國小兒童,圖畫書《心在哪裡呢?》或許是一個適當的對話媒介。 

 故事一開始,作者提出了一個既簡單,但也值得深思的提問:「心到底在哪裡呢﹖」,不同孩子有不同的回應。有的孩子認為遇到不舒服的事情,肚子就會不舒服,所以「我覺得心應該是在肚子裡」。有的孩子認為「心說不定是長在聲音裡」,因為聲音有溫柔的聲音、可怕的聲音、悲傷的聲音、活力的聲音等等。從聲音,我們感受到了異於生理的「心」。心做為擁有生理與感受的二元論,是不是能夠成為,引導大人與孩子每天互相了解的對話主題﹖緊張匆忙的生活中,快樂的與不安的事情悄悄發生,每天都可以問問孩子或者大人,今天你的「心」在哪裡﹖為什麼呢﹖能說故事給大人/小孩聽聽嗎﹖人和人的連結,人和社會的連結,有時候會讓「心」受到傷害,有時也會受到撫慰。哪個部位讓你覺得最溫暖呢﹖或許這也是「心」之所在。掏耳朵或者搔搔癢,一個擁抱,可能都是大人或者孩子在不安或者遺憾中,安撫心靈的方法。

 

小結

  許多兒童讀物都觸及了兒童內在多元情感。部份有助於孩子產生特定困擾後,透過閱讀碰觸孩子內在刺點,產生共鳴,讓孩子在反覆閱讀中,得到撫慰。這種類似心靈投射讓孩子不斷反覆閱讀的書籍,猶如一種孩子安頓身心的儀式感閱讀,當孩子心滿意足了,或者隨著成長有不同的體會或轉移,孩子因成長而放開。但每個不同的孩子,選書不一定一致。

  《每天都是上天的禮物》、《心在哪裡呢?》無異於孩子「心靈雞湯」式的安撫或對話素材。

  變動的時代,或許透過書籍理解孩子,化解孩子不安,協助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在,也是引導孩子對應未來社會與環境網絡的一種方法。

 

引用圖畫書,《每天都是上天的禮物》,小熊出版;《心在哪裡呢?》,小熊出版。

 

作者為台東大學兒童文學所博士

教育部生命教育中心種子教師

 

圖像出處: 感謝小熊出版社提供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