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黃愛真》提供一個理解的機會——學習與行為問題兒少讀物

【愛傳媒兒童與閱讀專欄】

閱讀教學現場

筆者學校同時有資源教室及一般班級,學習與行為出現問題的孩子有時在資源班上課,有時可進一般班級上課。閱讀課程,因此常常遇到各種學習或者行為問題孩子與一般孩子混和上課。 

 由於筆者課程主要以對話、遊戲(如桌遊或者圖像創作)、任務型(分組導讀)進行為主,在這些學習方式引導下,班上孩子表現差異不大。惟進入獨自閱讀,以及同班同儕間產生的躁動關係,孩子們需要幫助。此時筆者依孩子的差異,和孩子磋商,提供不同的學習方法。例如有的孩子上課坐不久,上課時讓孩子適當的走動,有助於穩定孩子情緒並融入班上學習,或者有的孩子不識字,需要朗讀或者導讀協助,習作書寫也放寬非文字表意等等;同儕間因差異而相處困難,通常轉換座位或者課程切換轉入活動模式,也能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力。

 因著這些多元樣貌孩子的相處經驗,以及對兒童學的關注,筆者對於學習或行為問題孩子們的兒少讀物,如泛稱自閉症、唐氏症、過動症、精神官能症(如強迫症)等等兒少文學,較為關注,嘗試透過閱讀,思考這些孩子與兒少讀物內容間關係。

 

學習與行為問題兒少讀物

 台灣市面上關於這些孩子的圖畫書,多著重在描寫孩子的外顯狀態。然而,這些狀態常因孩子個別差異而不同,使得書籍的描寫,呈現了普遍一致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式的描寫,或者以一兩位孩子行為作為描寫對象而聲稱具有普遍性等「刻板」,對於一般大眾而言,便於理解。然而對於家中有自閉症、亞斯伯格、唐氏症等等孩子成員而言,描寫少數特徵,忽略個別孩子差異,而使得每一個真正的孩子,沒有被看見,卻被貼上大眾認知的標籤。所以描寫特殊行為孩子的圖畫書,常常不受該群體家長及孩子認同。社會上的刻板印象也依然存在。

 另一個提醒是,描寫自閉症等孩子行為,不見得讀者能夠從書中得知如何跟這些孩子相處。知道並不等同了解。因此即使越來越多台灣兒少書籍描寫這些孩子普遍行為特徵,僅能得到家長與兒少讀者的同情或者眼淚,回到教學現場實際相處,孩子們還是不知道應該如何建立互動。尤其到了少年,自我意識較強,同時尋找一致性高的同儕關係,排斥其他次文化同儕,自閉症等孩子仍然不一定得到應有的差異化認同。  

 這種現象很接近台灣原住民兒少作品書寫狀態。非原住民族群書寫原住民故事者多,然而書寫原住民十六族群兒少長相特徵都很像,少年小說或者圖畫書的描寫,早期常常將十六個族群當作一個整體書寫,而忽略了差異性,或者近期描寫某一族群故事,卻帶著漢人中心視角,除了各族祭典不同,禁忌不同,孩子們特質描寫,仍將原住民兒童視為一個整體族群。真正書寫具有原住民小說特徵,如乜寇‧索克魯曼的《Ina Bunun!布農青春》(巴巴文化),以歌詞、歌曲等音樂性、原住民族慣用的漢語語助詞,表現布農族青少年原汁原味文字語言時,卻有許多家長反應,文章寫作方式不利於孩子書寫作文。兒童青少年閱讀族群小說,目的為升學或者多元文化的認識﹖原住民作家巴岱曾在2021年亞洲兒童研討會,就他閱讀的台灣少年小說作品,提出原住民作品可能還是由原住民作家書寫較佳。

 或許這種情況導致兒童文學創作領域,創作不同族群故事時,許多創作者態度謹慎,也是容易產生失落感的地方。由此,唐氏症、自閉症、強迫症等作家或者家人的觀察創作,更顯得難得。例如,強迫症少年小說《金魚男孩》(小樹文化),唐氏症家人書寫的圖畫書《小愛的秘密-媽媽代替唐氏症的小愛寫給大家的信》(小熊出版),自閉症家人書寫的圖畫書《鈴乃的腦袋瓜-媽媽代替自閉症(ASD)的鈴乃寫給大家的信》(小熊出版)等。後兩者圖畫書以敘述型式簡要的書寫了唐氏症與自閉症孩子的外顯行為、成因、孩子的優點、可以如何轉移孩子情緒(和孩子相處的方式為後兩者),強調孩子的個別差異等。書中敘事時間皆為主角人物唸幼兒園時期,因此讀者年齡層設定應在國小、幼兒園。故事年齡設定透露出二個訊息:一般兒童可以從小教育,同時也指出這些差異化孩子經過幼兒園後,勢必因個別考量選擇特教學校或者含有特殊教育的一般小學。學校選擇的差異,意味著教育方式的改變,及孩子資源的特殊限制。若以俄國社會文化心理學者維高斯基的觀點,孩子若能接觸一般教室同儕(回到社會情境),透過成人鷹架、兒童與兒童間關係等社會學習,比較容易發展高功能心智。對於學習與行為問題兒童,心理學家建議,成人可透過協助孩子學會某個活動,然後再提供類似但不同的操作,將學習責任轉移給孩子。

 

《小愛的秘密-媽媽代替唐氏症的小愛寫給大家的信》為例

 書中唐氏症媽媽敘述,對於別人而言,唐氏症小孩看起來都很像,但媽媽心中每個小孩都不一樣。其他小朋友說,「小愛笑起來,和媽媽更像」(《小愛的秘密》,頁28)。當個別唐氏症孩子能被同儕辨識,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或者主體,應該是家人及孩子最大的欣慰。故事也重新定義唐氏症為孩子的一種「障礙」,「疾病或許有藥物可以醫治,但是障礙卻無藥可醫(《小愛的秘密》,頁9)。在此說明了唐氏症孩子與家人的無法被究責,因為很多行為並非孩子、家長努力可以做到,或者可以選擇的結果。當我們面對這些孩子無法依循團體規範,相處也有困難時,這些內容容易讓我們意識到,很多孩子情緒、動作無法控制的身不由己。一般孩子們面對學校與家庭文化,也會有不喜歡但是非做不可的事情,例如班務與家務分工。落實在生活上的經驗,是否讓一般孩子更容易同理具差異特質的孩子﹖

 族群書寫,容易看到該族群個體思考與行為的細緻處,也不一定具有典型行為。或許可以提供大人、小孩理解的機會。

 

 

引用資料

1 《金魚男孩》,小樹文化。

2  《Ina Bunun!布農青春》,巴巴文化。

3  《小愛的秘密-媽媽代替唐氏症的小愛寫給大家的信》,小熊出版。

4  《鈴乃的腦袋瓜-媽媽代替自閉症(ASD)的鈴乃寫給大家的信》,小熊出版。

 

作者為台東大學兒童文學所博士

高雄市立一甲國中閱讀教師

 

圖像出處:感謝小熊出版社提供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