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左化鵬》補碗人 愛物惜物的年代

    【愛傳媒左化鵬專欄】看到這一張舊照片,一個頭戴斗笠、肩挑扁擔的老漢,陡地從我的記憶深處,走到眼前。
    他搖著串鈴,由遠而近。「補碗,補皿」,聽到他嘶啞的嗓音,鄰居的婆婆媽媽們,將家裡破損的鍋碗瓢盆,忙不迭地交到他手上修補。
    他坐在小板凳上,我蹲在他的面前,看他覷著眼,觀察裂紋的走向,先用糯米和石灰將殘片粘合,再用小如芝麻的銅釘,將破損的地方固定。
    他修補一個破碗大約片刻鐘,修復一個鍋子可能費時半個時辰,我不記得他是否上過廁所,他好像木頭人一般,坐在那裡動都不動。直到忙完手邊的活,他長噓一口氣,我立刻幫他舀水注入復舊如新的器皿內,看到滴水不漏,他才滿意的笑了。
    東家修個盆,西家補個碗,他就是當時人稱的補碗人,在那物質缺乏的年代,人們破損的器皿堪用就用,捨不得丟棄,就仰賴他來修復。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大家靠著他的手藝,走過了一段艱辛的歲月。
    現在想想,他修補的應不只是破舊的器皿,也修彌了一段過往的情懷,誰知道那個缺損的花瓶,是哪位少女的嫁妝,修補的那把小花傘,也許有一對小情侶,曾撐著它,相依相偎走過下雨天,他七拼八湊起摔碎的鏡片,或許能使一對怨偶,破鏡重圓。
    曾幾何時?補碗人的身影,已消失在街頭巷尾,同時消失的是賣冰淇淋小推車「叭噗、叭噗」的聲音,山東大叔賣包子、饅頭的吆喝聲,還有那「酒矸倘賣無」的呼喊聲,和「修理紗窗紗門換玻璃窗」的擴音喇叭聲響,都已隨風而逝,早已不復聞。
    那個愛物惜物的年代,已一去不復返。馬路上,車水馬龍,人行道上,人們步屨匆匆。補碗人,已成了我心頭上吹不散的人影。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