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黃珊珊專欄】對於議員對我的指教,說明如下:
趕赴災難現場
首先,我身為台北市政府副市長,負責台北市的公共安全,直接督導災防辦公室,所以,一旦有公共災害發生,不管是風災、水災、火災、公安、治安、食安,都會第一時間通報我,市府是一個團隊,從來沒有分過彼此。
在災難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是我的職責,不管是什麼災害,安置與現場協調各局處的工作才是重中之重,市民的生命財產,北市府都有照護的責任,就像防疫一樣,我不是公衛專業,但是指揮調度與溝通協調,讓專業單位與支援單位各司其職,眾志成城,完成任務,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最欣慰的事。
北市府團隊就是一個團隊,誰都不能推諉卸責,政府是市民的靠山,我當然會在第一時間到現場,以前如此,現在如此,以後也一樣會如此。
市政巡迴說明會
市長每年都會跟里長座談會,但幾乎都是里長提案讓市長裁示,我擔任市議員多年,市長每半年會期都會到議會向議員做『施政報告』,可是各單位從來沒有到各行政區向里長與地方人士做過『施政報告』,所以,我建議市政府各單位都應該到地方去向里長說明未來的施政規劃與重要政策,我認為這是最基本的工作,所以『市政巡迴說明會』應運而生,並且建立制度,以後,每個機關每半年都要向地方做『施政報告』。
我督導民政局,親自主持市政巡迴說明會,相關行程都是由區公所排定,不可能隨意更動。
市府各機關與所轄團體座談會
這是柯文哲市長上任後十分有意義的政策,以前的市政府就是『衙門』,轄管的對象很少有機會與長官對話,市長的信念是「台北市要轉化為服務的團隊、不只是管理的團隊」,所以要求每個機關每年都要跟所屬的團體進行座談會,而且研考會會列管追蹤辦理情形,進行檢討獎懲。
這一次,勞動局與工會座談會,就是例行的座談會,首長要親自聽工會有何困難或建議,一一解決,同樣的,教育局對教育團體、都發局對營建團體、地政局對仲介團體、社會局對社會團體,每一件事情都要列管追蹤,已經執行多年,從來沒有為選舉或個人利益。
市長在邀請我進入市府的時那一天傳了一段話給我:『歡迎加入全台灣最辛苦的團隊』,從那一天起,我就跟這個團隊一起日夜打拼到現在,尤其是各種不同政黨與領域的市府團隊首長每天一起往同一個方向努力,這感動讓我越做越有勁。
認真做事是一種文化,城市治理也不可能臨時抱佛腳,我自認是一個認真的人,至少,不是為選舉才做事,市府團隊也是一樣,「讓認真的人被看見」,是我一生的信念!
感謝市府所有的首長與同仁的戮力從公,也感謝他們對我的無私支持。
作者為台北市副市長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