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朱亞君》我在賴俊佑醫師的書裡看到了傳承

    【愛傳媒朱亞君專欄】出版了一位年輕泌尿外科醫師的書,非常開心。​
    開心一,我們終於從精神科、心臟科、耳鼻喉科,跨到泌尿科了。(大誤~)​
    開心二,過去我們出版過一些德高望重的「院長級」醫師的書,他們總說,以前醫療沒那麼發達,沒有影像診斷學的檢查輔助,老醫師除了靠經驗,最重要的是用眼耳手去聆聽病人。​
    而這份細膩,我在賴俊佑醫師的書裡看到了傳承。​
    他說:「一個病人要手術,平均要看兩次半的門診、等候120分鐘,與醫師討論一個小時,和五位親人溝通,然後用一輩子去接受。」因此他看待自己,絕不只是手術台上的精湛而已。​
    那個女孩來到他診間,23歲的妙齡,卻已經半身不遂七年,肚子上是糞袋與尿管,女孩的表情堅毅而冷漠,她憤恨自己是個連排泄都不能處理的廢人。醫生怎麼打開她的心防?​
    40歲的患者擔心自己有攝護腺的問題,卻屢被退掛,只因為「思覺失調症」病史,與滿口外星人和他說要攻佔地球的話語,醫師該如何還給他一個公平就診的權利?​
    每個人,無論生什麼病,都有就診權利;​每個人,當頑強地自我防衛時,都有人能同理與陪伴;​每個人,當被無聲囚禁時,都有人能打開那心的牢籠;​每個人,都能在生命最後一刻,選擇想要的方式離開。​
    《開刀房的溫暖──外科醫師的同理與傾聽》◎#賴俊佑 醫師的新書,3月9日上市了。​
    我們都希望生病時,能被同理與善待,我在賴醫師書裡看到,一個醫師看到的不是「病」,更是「人」;不只醫療,更去「療癒」每個病人心中無可名狀的恐懼、不安與未知。​
    在新書的自序末尾,賴醫師寫著:​「我是賴俊佑醫師,也是一位曾數度跟隨台灣路竹醫療和平會前往非洲,參與國際義診的泌尿外科醫師。」​
    我看到那句「我是賴俊佑醫師」,想像他凜然面對自己工作的樣子,肅然起敬。

 


作者為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