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藺奕專欄】年過完了,還在缺蛋,害我每天都想幹點壞事,多希望有人對我丟雞蛋。烏克蘭戰事看來因為疫情也改線上了,股市沸騰,鄰居老人一開心也給小樹換盆。
身為芋頭番薯第一代,外省婆普遍祖傳相聲般連珠炮回嘴的基因,這件事一到新年就變本加厲。
特別是我所住的軍宅社區裡,那些根正苗紅的外省鄰居婆婆嬸嬸阿姨姊妹們,平常擅長把一切直述句音量調大改成疑問句。比如:「這顆芭樂洗了沒?」簡單回洗了或者沒洗就完事了。
就兩個字,她們偏不。直接開吼:「我怎麼知道?!」(音量調高)
「你問我我問誰啊?!」(吸口氣音量再高)
「你都不知道我怎麼知道?!」(吐氣,重低音介入)
「洗沒洗你不知道嗎你這個兔崽子沒手喔不會自己洗?!」(深呼吸,音量拔尖到最高且因牆壁鏡射產生杜比立體環繞音效)
但我特別羨慕他們。
這群長輩在春節期間像黑旋風重裝部隊挺進社區各自子孫家裡,破門第一件事是對廚房進行防禦工事般的大改造,出發前已經預先加工過的白斬雞大頭鰱臘肉滷牛肉獅子頭佛跳牆等第一時間塞入冰箱彈藥庫。
然後對你家的調味料進行閱兵兼實彈操演,如果是雲南長輩,堅信你的辣椒粉辣而不香火速全倒掉,換成雲南老家的單山蘸水辣椒,如果是四川家庭,你的花椒粉不值一提,幸好老媽給你帶了漢源花椒和大紅袍,如果是咱們山東的,廚房必備的大蒜青蒜大白菜你又怎能缺少。
只要一天,你發現廚房已經被改造成滿滿家鄉味的美而美,父親在的時候,我們家的餃子至少有豬肉白菜、豬肉韭菜、香菇蝦仁韭黃三鮮和牛肉餃、蛋餃等五種口味,有時還有豆腐泥粉絲內餡的花素餃,一早你就可以各點幾個都嚐一點,父親還擅長青椒鑲肉和獅子頭,吃完飯你可以下樓溜狗,或窩在房間追劇,把廚房放心的交給家人。
畢竟是打過仗逃過難的,經過一天的戰役,第二天將進入大會戰之前的最後誓師,晾衣桿上有防空部隊偽裝的香腸肝腸臘肉,水陸兩棲的有泡菜醃魚和醃肉,鍋上滷水正在熬,不停地炒料,天下父母心,整天看你臉書晒吃米其林幾顆星,卻不識中國大江南北家鄉味,早已暗自垂淚同情你一整年。
年過完了,你送走各路親戚,回到家發現没有麻將聲讓人真不習慣,便祕明顯改善了,提著大包小包的垃圾,證明他們確實曾經來過,你上秤一秤體重增加了5斤,不由得期待下一年有長輩親戚繼續攻城掠地的傳統春節。
年復一年,我家老早沒有父親手擀的餃子皮和手工泡菜,大聲吆喝的女人更不存在。
只能趁還記住的時候憶往,並永遠記得深愛自己生命歸程中,那個味覺豐盈的精彩上坡。
作者為文學奬得主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