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林銘聰》捕捉意境 閱讀林幼春詩中的樂趣!

    【愛傳媒林銘聰專欄】林幼春題:〈自題五柳先生傳,任指孤山處士家〉,林幼春的詩中充滿典故,層層撥開,雲開見月,捕捉意境,蘊藏閱讀的無比樂趣!
   台灣四大名園之一,霧峰林家「萊園」,即是一般稱為「霧峰林家花園」,由霧峰林家頂厝第五世林文欽所建。萊園位於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後方約400公尺處,園門原為四方亭形式,1921年改建為現在中西風格融合的造型。
   進入園門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兩側的對聯,此聯由梁啟超譽為「海南才子」的霧峰林家第七世林幼春所題「自題五柳先生傳,任指孤山處士家」。短短兩句話中展現了林文欽淡泊名利,無心仕途的心志,欲效法陶淵明歸去田園,林和靖隱居小孤山的千古佳話。
    園門上方有巴洛克式風格的裝飾,中央的水泥雕塑為林獻堂所設計的家徽。家徽中央為橢圓狀的貝殼造型,外圍繞著一圈珍珠,因狀似鮑魚,故稱為「鮑魚飾」。斜貫家徽的帶狀裝飾則類似勳帶,故亦稱為「勳章飾」。兩者結合起來,一個象徵富裕,一個代表尊貴,正是霧峰林家在台灣地位的寫照。
   園門通道上方有一個鐵環,過去其功能是白天掛鐘,當賓客到達時,便敲鐘告知主人;晚上則是掛燈籠或油燈,以作照明用途。
    「五柳先生」是指陶淵明。陶淵明,365—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先生。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陶淵明被稱爲「隱逸詩人之宗」,他的創作開創了田園詩的體系,從而使中國古典詩歌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從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歡陶淵明固守寒廬,寄意田園,超凡脫俗的人生哲學,以及他淡薄渺遠,恬靜自然的藝術風格。
    「孤山處士」是指林和靖。林逋,967一1028年,字君復,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死後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所以後世稱他為林和靖。北宋著名隱逸詩人,他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個性孤高自好,喜歡恬淡,不會趨炎求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
    林逋隱居西湖孤山,一生從未做官,過著清靜淡泊的生活。他特別喜愛梅花,幾十年在孤山種梅養鶴,人稱「梅妻鶴子」。林逋善繪事,惜畫從不傳。工行草,書法瘦挺勁健。長為詩,其語孤峭浹澹,自寫胸意,多奇句,而未嘗存稿。風格澄澈淡遠,多寫西湖的優美景色,反映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趣。陸游謂其書法高絕勝人,蘇軾高度讚揚林逋之詩、書及人品。

 


作者為洪霞文化交流協進會執行長、霧峰林家第九世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