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行政法人經典問世 輕舟已過萬重山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如果說,這是另一種搏命演出,並不為過。搏命,並不全然是冒著生命危險的打鬥,而是指窮大半生心力,朝思暮想,嘔心瀝血、全力以赴。
    送走鍾愛的枕邊人林宗德醫師,一雙女兒也成才,在各自專業崗位上,發揮所成,完全不需要做母親的掛念,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抖落常年的牽絆喧囂,瀟灑做自己。
    現在她所思考的,要再為這塊土地上,盡心做什麼,留下些什麼。
    去年,Taiwan Now因為疫情,錯過了到日本東京,為奥運會演出,拖延之後,疫情時好時壞,只能分開在台北與東京各自搭舞台演出,只剩線上交流,差強人意,而台日藝術家的交流,沒有停歇,林明弘、李明維還是去了東京,在東京風光登台。
    同樣的,知名日本藝術家兼策展人柳美和,也為台灣《阿婆蘭》歌仔戲的首映,來台排練坐鎮。擁有台日深厚友情以及流利日語,林曼麗一直是活動總樞扭,舉足輕重。
    為《阿婆蘭》在高雄衞武營的戶外首演,林曼麗擔心下雨,影響演出,她悄然茹素,祈求上蒼保佑。果然,老天爺成人之美,演出前,演出後,都下了雨,但微妙的是,中間演出時間,就是一路乾爽,歌仔戲演員直說,是神蹟,是天意。
    同樣的,當林曼麗為文化協會一百週年紀念活動,策劃文獻研究、展覽活動,站在北師美術館2020年曾展出黃土水《少女胸像》的中心位置,心想,那個位置,如果可以展《甘露水》該有多棒。
    好像隔牆有耳,老天爺收到訊息,失蹤近半個世紀的《甘露水》竟戲劇性,冒出曙光,最後在善緣齊聚下,上演了台灣人無私大愛,《甘露水》從沈睡黒箱中甦醒,敬獻給國家,半年修復,趕上12月中旬文化協會百年纪念展的末班車,除卸惡墨,淨身潔魂,155公分的《甘露水》裸女,於12月9日,以半開眼神,敞胸露腹,自信佇立在黃土水在台灣第二個母校台北教育大學(前身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林曼麗彷佛是黃土水欽點的代理人,回到人世間,完成他未了心願。《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因為黃土水《甘露水》的加入,更有張力,讓1920年代蔣渭水、林獻堂等時代菁英,和當時人在東京、北京為創作打拼、為藝術永恆留世的黃土水(1895-1930)、陳植棋(1906-1931)、劉錦堂(1895-1931),拉在同樣的時間軸上,讓先知的胸襟、智慧行誼,相互輝映。尤其,黃土水的《甘露水》為台灣美術史完成最後一塊拼圖。
    黃土水一生只活35年,遺作本來就不多,加上石膏模與木刻作品,在歳月的侵蝕、天災人禍中,更難保存。而石雕作品,如《少女胸像》在太平國小,被師生視為鎮校之寶,不曾外借,《甘露水》更在族群意識與審美落差下,被善心人士黒箱守護,長埋密室。林曼麗偕同顏娟英等擁有社會清譽學者,用大半生的人格信用作了保證,讓兩件超過百年的遺作,回到展覽現場,和世人隔著「世紀」相遇。
    《甘露水》終於在蔡英文總統、李永得部長見證下,無條件捐贈國家,在完成台北、高雄與東京展覽後,將回到台中國美館,成為國家永遠收藏。《少女胸像》也在幾路人馬,虎視眈眈下,林曼麗找來太平國小企業家校友駱錦明等,募資作永久安置,也許回到專業性高的北美館典藏,也許為張顯地緣與公共性,闢建社區收藏空間,成為大稻埕文化地標,太平國小是百年老學校,傑出校友滿天下,更大的可能是,校友們有志一同,出錢出力出愛心,作長期認養資助,在太平國小明顯隅角,興建具備現代收藏、展示以及學術論述的專業空間,公開分享社會大眾,也和太平國小的學弟學妹們,繼續下一個百年廝守,永不分離。
    這一切的運籌帷幄,都是透過林曼麗以credit作基礎,作公正、合適的安排,企業家捧著錢,希望參與台灣藝術文化的修復、研究與推廣。
    在為這些有時間意涵的公益活動奔波忙碌之餘,林曼麗心繫著台灣館博界的制度建構,這是她從1996年出任北美館長,就從實務的運作中,感受到台灣館博界只是停留在「急於蓋硬體」的階段,至於經營軟件,人才培育、經費使用,防賊守成有餘,開創彈性不足。
    如何為台灣建構一套跳脫公務體系的「僵硬」,重新鬆綁,賦予彈性的新制度,迫在眉睫。林曼麗對於台灣「行政法人」制度的醖釀與研究,如影隨形,與日俱增。
    這種感覺,就像林曼麗於1996年就提出台北市「大美術館」擴建計劃一樣,洋洋灑灑,最後雷聲大雨點小,甚至在政黨輪替之後,馬上面臨胎死腹中的命運。
    唏噓之餘,歷經漫長等待,2021年出現了北美館的新庫房發包,今年可望讓跨域新媒體館的擴建案,公開招標,年底市長大選,趕在另一個政黨輪替前,完成發包。
    遲到了1/4個世紀的藝術大夢,真是好事多磨,然而,遲到,總還是比不到好,北美館大美術館計,終究上路,肩膀的包袱,可望放下。接著,「行政法人化」的瞎子摸象,該如何去面對!?
    雖然,2011年「行政法人法」正式公布,可望加速國內行政法人業務的推動。但大家其實一知半解,社會存在兩種極端現象,一種是極度看好,把行政法人當作萬靈丹,以為只要套上行政法人,一切即可迎刃而解。另一種是超級悲觀,把行政法人當作毒蛇猛獸,避之唯恐不及。因此抗拒接觸,抗拒了解,以拖待變。
    2020年元月,林曼麗從北教大退休,雖然國藝會的公務依舊忙碌,但她心知肚明,台灣「行政法人」,是大潮所在,非得面對不可。立法院雖然通過《行政法人法》,徒有母法,空無細則,還是沒有用,非得靠自己來打造一套宜賞、宜用的台灣版「行政法人」大典,帶領大家去思考,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由於台灣的博館發展,歷史非常短,除了故宮博物院在1965年建成,為接收了國共紛擾之後,由中國大陸南遷到台灣的現成國寶。台灣真正自己興趣的現當代美術館,都是在1980年代以後才出現,例如,北美館1983年、國美館1988年,高美館1994年,迄今也都3、40年,早已是垂垂老矣。
    建築發展日新月異,國際建築團隊一直對台灣的公共場館,虎視眈眈。海歸建築學人如織,本地建築新鋭,也快速就位,可說人才濟濟。
    台灣公共工程統包,雖有瑕疵,但在政治單位,體察民情之後,願意提高標金,延長工期,加上現代科技的推波助瀾下,美術館硬體建設,一點都不困難,難的只是,究竟2022年了,該興建出什麼樣的美術館,白盒子美術館已經不符合現代審美,也不符合藝術展演需求。還有,更重要的是行政法人推動在即,背後的制度,人事預算,是否鬆綁,用人彈性了嗎!?
    台灣已經悄然進入二次美術館時代,除了北美館、國美館、高美館等,3座既有公立美術館之外,從南到北算起,台南美術館、嘉義美術館、彰化美術館,都已落成啓用,而台中美圖館、桃園美術館、新北美術館,以及即將公開招標的北美館擴建二館,都有如雨後春筍,熱鬧登場。
    但說穿了,這些新建材,新設計的美術館,大都還只是硬體考量而已,量體龐大的美術館,一棟棟完工啟用,而背後經營軟件,人才培育,策展行銷企劃,還是讓人揑一把冷汗。
    這回林曼麗挺身而出,她也以身作則,親自思考觀摩,也提筆寫作,同時邀請張瑜倩、陳彥伶、邱君妮等3位學者,分別從她們留學所在的國家,如英國、 法國、日本等博物館或美術館,從這些國家法人制度的演進與變遷,以及相關法規的制定與執行、 作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尤其不同樣態的博物館/美術館,在營運管理上的績效與利弊得失,抽絲剝繭,鞭辟入裡,提出有數據與觀點的論述,最後結集出版,以應館博界之需。
    張瑜倩、陳彥伶、邱君妮等3位學者,都是30~40歲左右的新世代,攻讀名校,有著銳利眼光,和專注筆力,在極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下,無視疫情,使命必達,交出比預期還要精彩的篇章,論述清晰、翔實有據,果然,青出於藍,林曼麗看著新生代的表現,難掩欣慰與激動。
    這是一本關於行政法人,是跨國界、跨館域的重磅級研究大全,在博物館類的中文出版當中,幾乎是前無古人。既然無前例可抄截翻寫,靠著是各該作者,親自收集田調,一步一腳印。歷經兩年多的努力,這本由林曼麗發想、催生、親自撰寫與主持的《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行政法人 制度研究》,終於順利付梓,並於本月21日舉辦新書發表會,公開分享社會大眾。
    如果說,要台灣真正邁入第二次美術館時代,基礎建構一定要有,否則,就如海市蜃樓,船過水無痕,也無法真正奠基向前。
    台灣政經環境丕變,走過加工、代工時代,經濟起飛,歷經電子產業、半導體、進入AI、EI⋯所謂元宇宙的新資訊科技時代,機械人也越來能幹,就是因為這樣的背景,還有那些機器人或科技不會的,大概只剩人腦創意、藝術美學、跨域整合等能力,倍見稀有,也益顯重要。
    人,永遠是藝術文化無可替代的元素,如何鬆綁舊制,彈性合宜地制定新規章,覓尋金頭腦,招募賢士,留住人才,強化團隊,用競爭力作為後盾。
    如果,台灣館博界營造出更好的生態環境,薪資條件,讓人才找到舞台,找到發揮所長的自信,才有真正的希望未來可言,談國際拚搏接軌,才有基底,台灣藝術家終究要走出去,台灣顏容是要被全世界看到,我們沒有猶豫後退的本錢。
    究竟閲讀或參考《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行政法人 制度研究》一書,有什麼必要性?至少可歸納如下:
1、引進包括英國、法國與日本等國家的政府藝術文化部門架構,可作為台灣官方機構參考,從中央到地方。
2、包括英國(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泰德美術館);法國羅浮宮、龐畢度、巴黎博物館協會)以及日本(國立東京美術館、大阪市博物館)的實質運作作為範例,方便台灣館博界,借鏡參考。
3、法人法作為博物館/美術館永續經營可能性分析,機會與挑戰。
    對林曼麗來說,《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行政法人 制度研究》的付梓,彷彿就是她人生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段落。
    回首來時路,當年她從赴日留學,足足花了10年的時間,攻讀博士學位,返國後從教育大學任教開始,完全投入她的藝術教育。
    早年,林曼麗也曾恃才傲物,大學聯考時只填師大美術系單一志願,她志在必得,希望生命中與美術長相左右。大學畢業,她直闖東京,申請進入東京大學文學院,主修藝術教育,跟著東大以嚴格出名的稻垣忠彥教授作研究,碩士、博士學位,順利取得,成為東大文學院首位拿下該博士桂冠的女性,也是該系第一位外籍博士。
    在滯美10年時間,林曼麗下嫁學醫留學生林宗德,忙碌課業中,年輕夫婦,拚勁十足,生養兩位女兒,家庭學業兼顧,能力與意志力都令人印象深刻。
    當年念師大美術系,畢業卻不直接當藝術家,還要出國深造,選擇藝術教育,就是因為林曼麗心繫著台灣整體藝術教育的保守呆滯,她希望帶回東大的藝術觀。返國之後,她學術、實務都不放過,任教國北師,也催生了深具特色的北師美術館,為國內少見找到清楚定位的大學美術館。
    林曼麗從北師美術館的建築規劃,建築師溝通,到開館後的實際營運,策展,她親力親為,以身作則,打下堅實基礎,完全可以媲美國內三大公家美術館的學術品質與策展質量。
    2020年元月,林曼麗從北教大教授退休,當校園藝術教育推廣,告一段落後,林曼麗更有機會關心台灣館博生態。當擅長選舉的台灣,每一城市首長,都把蓋美術館,當成討好民眾的選舉政策,任期內開工、落成剪綵,成為台灣特有選舉風情畫。
    這樣的生態,不一定不好,至少留下不少現代建築,只是聚焦硬體,卻不見管理機制的軟件,更談不上與時俱進。同樣的舊員額編制,卻要做擴建後、跨域的大美術館營運,林曼麗當然憂心忡忡。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跳回她於1996年,被借調去擔任北美館長時,真槍實彈地體驗了美術館的硬體前進,軟體卻步的病態現實,所以,她上任沒多久,就提出「北美館大美術館」,共享資源,分館定位。
    林曼麗在這大半生的美術館經營角色,從摸索、實驗、實踐當中,成就了許多事,例如,台北國際雙年展的草創、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以國家名義參與、當代藝術會外展、故宮博物院推動「Old is New」的時尚概念,在古文物瑰寶中,尋找現代式的感動。後來她兩度三任國藝會董事長職務,她在每一個職位上,不斷強調台灣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性,借力使力,讓台灣自然而然被看到。
    原本配合日本奧運會的「Taiwan Now」,因為疫情,兩國互動,緊縮互訪人流,但透過視訊加持,還是辦得風風火火的。而她為台北教育大學,籌建的北師美術館,已經成為推動台灣美術史的大搖籃,深受藝文與學術界敬重。
    除了東方美人胚,天生麗質之外,林曼麗出身台南仕紳家庭,父親林有川是物理學家,卻有著木匠藝術家的天分,從小家具都是父親操刀完成。
    母親林鄭清柳,雖在那個時代,鼓勵生育,生完4個子女後,她負笈日本,學習服裝設計與花藝設計,返國後結合學業專長與創業,讓林曼麗從小穿著母親特製的衣服長大,是同儕眼中漂亮寶貝,也走上向日本取經的路子。
    來自自我的體驗,林曼麗在2、3年前,提出台灣行政法人的研究計劃,有步驟地帶領年輕學者,把國外先行者的經驗,研究摘取,以結集成書,完成縝密且深刻的論述。
    書出版了,林曼麗鬆了一口氣,目前已由國藝會團結,強化行銷,目前安排了高雄、台東與台北等3場座談會,林曼麗要親自下鄕佈道,闡述行政法人化的廣袤面向,不再被以拼湊式解讀或濫用,一切回歸制度面,建立制度。
    憑心而論,《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行政法人 制度研究》的出版,心誠意切,原汁原味,也是林曼麗再一次credit的發揮,讓歸國學者,思潮重返學習所在國,用力挖回人家的歷史累積與實踐經驗,至為珍貴。
    為邁入第二次美術館革命,興緻盎然的台灣學界、藝術,甚至建築界,可以按圖索驥,共同砌磋討論,回頭接台灣地氣、解在地陋習,又能與國際共同的思維高度,接軌國際「行政法人」顯學。
    林曼麗在該書總論中,發表了她對全球博物館、美術館發展趨勢的觀察,以及英、法、日等3國的制度設計比較,獨到之處的體驗,同時提示出臺灣在相關制度設計上,尤須關注與思考的各種面向。
    這兩年的疫情全世界像在洗三溫暖,時好時壞,有些地區哀鴻遍野。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20年5月的調查報告,在全世界約9.5萬座博物館中,有90%約8.5萬座以上的博物館,因疫情而休館,其中更有13%左右的博物館,可能永遠關閉,無法再度營運。從這個數據統計中,看來疫情常態化,博物館或美術館的永續經營,將更是專業而嚴苛的挑戰。
    不可諱言,從館博界的歷史軌跡來看,從18世紀王公貴族的收藏,到開放的公共場域;從啓蒙與國族認同的文明儀式,到民主平等等大眾社會教育;從排他性到包容性;從菁英主義到平等參與;隨著當代消費文化、全球化、資訊化時代的來臨,現今博物館、美術館的存在,甚至超越了文物保存與教育推廣等文化教育機構的角色,儼然成為經濟產業中的一環。林曼麗苦口婆心,希望帶領台灣館博界,突圍解封,迎向不確定,但是沒有回頭的道路。
    如果說,這不是台灣藝博界關於「行政法人」的經典,不知道什麼才是經典!?
    林曼麗一如往常,謙沖自持,把研究與出書成果,都推給張瑜倩、陳彥伶與邱君妮等3位學者,還有國藝會的工作團隊,她一點都沒有居功,但卻自信滿滿,並預言「這本書會暢銷!」林曼麗的理由是,因為現階段,台灣的館博生態,千瘡百孔,而大家都在停留在硬體建設,沾沾自喜,對於「行政法人」,還在瞎子摸象,需要閲讀與參考的人,實在太多。
    台灣行政法人的研究出版計畫,被化作行動,書寫成文字,最後出版成380頁的厚重大書,林曼麗點滴在心頭。從1996年就發現的陳年老問題,竟然拖了26年,現在找到解方。「癥結」有了「解方」,心情特別愉悅,感受也倍為深刻,彷彿是把遲到了20多年的「台灣行政法人」鎖。鑰匙握在手上,沈甸甸的,不管是不是一把萬能鑰匙,但總是把鑰匙催生出來了,如果不夠萬能,不夠好用,其實可以再修,再改,再精進!
    當被問到《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行政法人 制度研究》的出版,對她個人的意義是什麼時。林曼麗回到靦腆的大女孩模樣,笑了笑,
「該退居幕後了」,她回答。
    確實,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林曼麗把台灣藝術大事,一件件化繁為簡、舉重若輕,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最後見山還是山。
    這是她大半生的藝術人生,厚實有料,不卑不亢!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