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瀕臨失傳的傳統之美 在白幕後的迷人色彩:皮影戲

 【愛傳媒文化大學實習記者吳董漢、楊采霓、侯虹慈報導】「皮影戲劇團嗎?不會有年輕人會接啊!你覺得市場在哪裡?能夠養家活口嗎?這波疫情下來,在台灣做劇團的倒的一片,哀鴻遍野......。」從創辦人父親蕭如訓手中接下重擔的影子傳奇劇團團長蕭孟通說。

傳承與改變 喜歡最重要

 皮影戲早期是市井小民主要的休閒娛樂之一,被稱為「古早的電影」。據傳三百多年前從中國廣東潮州傳入台灣,並傳入印度、泰國、柬埔寨等亞洲國家。

 隨著時代與科技的演進,皮影戲逐漸沒落,能接下這把傳統藝術火炬的年輕人少之又少,「傳承」是這門藝術的關鍵。 而在臺北市萬華區的大理國小,便有一個由「學生」組成的皮影戲劇團「影子傳奇劇團」。態度和藹可親的團長蕭孟通說:「這裡的孩子們都叫我大蕭老師啦!他們經過童玩教室時,就會跑來跟我打招呼或進來教室找東西玩。」

 大理國小在95學年成立北市唯一的皮影戲教室,走進大理國小的皮影戲教室,裡頭滿是各式各樣的皮影戲偶及拍戲的器材設備。在講到皮影戲時,蕭孟通突然收起笑容正經地說:「應該先讓大家認識皮影戲,一個表演藝術如果不教育小孩認識這是什麼,就算買了票進場看戲,父母親也不知道這是什麼。」

 帶著三個孩子參觀台北偶戲館的家長朱汝慧說:「我覺得傳統藝術是無法用一個課程來傳承。」朱汝慧說: 「我們的孩子受的教育是『華德福』教育,平時我們就以戲偶教育孩子,師長必須自己手做戲偶,『傳承』應該要將這種傳統藝術融入他們的生活中,不是課程化或活動化而是日常化。」

 蕭孟通表示,讓孩子喜歡皮影戲的重點是「故事」。觀眾是否滿意與感動,甚至一齣戲是否深植人心,故事的「劇本」至關重要。過往皮影戲常以「經典」的故事當作主軸,但每次都演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如西遊記,與民眾的距離感實在太遠。

與在地合作 更有效推廣

 為了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影子傳奇劇團今年與臺中「仁和社區」合作,一同表演當地的故事「戴潮春事件」,結合當地的故事,用更親民的演出方式呈現給觀眾。蕭孟通強調:「要與在地結合,勢必要在地合作,而且絕對不是短時間,需要長時間的耕耘才能夠達成。」

 蕭孟通認為  故事打動了孩子,漸漸喜歡皮影戲後,需要的就是「教育」學生們學習如何操偶、排戲甚至是雕刻戲偶,每個環節都不容忽視。

 在被問到學生需要訓練多久才能學會操偶且能獨當一面排戲表演時,蕭孟通說:「其實這很看天份,有的學生很快,操作戲偶基本的『踢腿』,他可能一節課就學會了,有人需要一個禮拜,也有一個月都還不會的,因為他找不到那個竅門在哪裡。」

 對於教學皮影戲偶的操偶,蕭孟通可說是有十足的耐心。蕭孟通說:「我會手把手地教他們,抓著他們的手去做,每個學生的領悟力不同,但要多久的時間能夠上場表演,這很難說。」

 蕭孟通說:「每個學生的專長不同,或許不會表演,但在其它領域非常有天份。 」蕭孟通強調:「就像以前學傳統戲曲的,或許他不是很會表演,但記台詞超強,之後轉專攻文本的創作,甚至也有記不住台詞的,但他會『Freestyle』,這又是另一種表演風格啊!所以要訓練多久還是要實際看戲後才能曉得。」

傳承教育難 全靠熱情撐

 蕭孟通認為:「我跟學生講不要把這個當職業,要傻,老師一個(人)就好,這個太苦了!」 更感慨地說 :「我當初會接,是因為知道那個時期,我父親一個人這樣走下來在經營這個團真的很辛苦。你不教學、不拉人進來學習就不會有收入,而且我們家有三個孩子要養。」

 他說:「當初要接團時我在心裡掙扎很久,在民國98年到100年間,我以前在電子公司上班,當時父親說如果我們兄弟沒有人要接,沒關係,他把東西收一收帶回彰化老家,所以我試著去了解父親在做的事情,之後拔河很久後,想說就以養得活自己,然後以大理為中心來經營。」

 傳統皮影戲偶製作,需要耗費的時間與工夫不容小覷,師傅的雕刻手法是皮影戲偶的靈魂。早期皮影戲偶以「牛皮」製成,非常耗時;現代的皮影戲偶則改成特殊的塑膠片來製作,追求的是效率。

 「以前的皮影戲偶一隻需要製作五至八天,為了時代的進步,追求的是速度,不可能叫一個孩子坐在那邊這樣做,所以當初我父親才會找到這種有『厚度」的塑膠片可以來支撐且能投影在布幕上,當然在改變的過程中會受到老一輩的劇團批評。」蕭孟通回憶道。

 「製作戲偶是工藝、工法,但它需要非常有耐心與熱情的人才有辦法做,可是皮影戲最終是「表演」,所以我們把中間製作的過程加快了。」

 「教育傳承」是影子劇團創立的宗旨之一,但光靠一個劇團想要帶動整個傳統藝術的文化傳承實在太困難,需要新生代與老一輩的劇團合作才有辦法,新血無法加入這個圈子,傳承必然難行。

 蕭孟通無奈說:「每當我想回高雄『充電』去看看老劇團的後場技巧時,老劇團表演的都是我們已經學會的鑼鼓技巧且會說:『你們已經很厲害了啦!不用跟我們學......。』想要請教時,他們就會面有難色回覆我們。」

 其實這樣的現象與劇團的成員組成有關,早期的劇團成員多半為「家庭成員」組成,畢竟面對收入與時間分配等種種因素,家人相對外人來說更好協調,劇團才能夠順利經營下去。

 在現代,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的傳統產業與現代科技結合而有創新。「霹靂布袋戲」是一個實例,皮影戲要被眾人看見,與科技的結合或許是個良方。

 蕭孟通表示,傳統的戲曲或表演可以搬上大螢幕,但需要有人把文本寫下去,而且各方面,不管是燈光效果、操偶等都要有人持續教學與傳承,這是需要非常多人合作,可是皮影戲沒有人在做這塊,單靠他這樣或一個劇團是沒有辦法的。」

 他特別強調,需要讓外界看到見皮影戲,這樣才會有更多人願意買票進場觀賞,甚至到大劇院演出。

 蕭孟通認為「喜歡」是非常重要的,當初父親蕭如訓將皮影戲帶上臺北時,語言的隔閡是主要的困難點。臺北人多數講中文,而皮影戲是以臺語演出,如何讓臺北的孩子喜歡上皮影戲,父親蕭如訓想到了一個點子。蕭孟通說:「父親當時就把孩子小時候會讀的童話故事,如三隻小豬與大野狼、小紅帽等元素放入皮影戲,讓學生對皮影戲產生興趣,才發現原來也可以把現代的故事融入到傳統藝術中。」

 雖然語言造成隔閡,但蕭孟通還是試著把臺語融入課程當中。有意無意的講出台語,學生也很自然地會問老師,剛剛的話是什麼意思,蕭孟通會有耐心的回答。在每一次的課程中,學生們都可學到一些新的臺語詞彙,也有的學生會藉此練習臺語,就只為用臺語跟蕭孟通對話。

 在傳統的皮影戲裡大多都是用臺語演出,儘管現在的孩子確實不太會說臺語,但也有學生會將英語融入其中,這點讓蕭孟通感到十分欣慰。

 對於許多傳統表演來說,未來的道路不外乎是與科技的結合才能再往巔峰發展。除了傳統表演自身努力外,社會各界也應以行動支持,讓傳統藝術有繼續傳承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