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Jack Dai專欄】消費者對鹹粥漲價的反彈,跟賤台心理無關,本質上是四點:
1. 產品類別在消費者心中的市場定位:牛排是高級西餐,滷肉飯是民間小吃,鹹粥也是,高級無上限,小吃有行情,這是歷史與文化累積下的認知差距。
2. 定位下的錨定效應:在小吃的定位下,其他同類品牌的售價行情是多少,如果超過,就會覺得貴。
3. 錨定下消費體驗:上館子吃的不只是食物,還包含環境與服務,無論再怎麼有名,多數小吃提供的消費體驗往往是簡陋,當價格超過所提供的綜合體驗的價格錨定點時,就會產生逆反心理。
4. 體驗下的損失偏誤:一樣的體驗,漲價等於多付錢,多負損等於損失,損失則是人腦最厭惡的部分。
基於上述四點,去看個王品、瓦城、麥當勞等的漲價,會發現消費者的反應沒這麼大,因為提供的整體體驗根本差異大。
而過去最知名的小吃漲價被砲轟的例子非「鬍鬚張」莫屬,但隨時間推移,鬍鬚張在空間、服務與品質上的投入提升了體驗,讓他們漸漸可以脫離小吃店的定位,進而把錨定點轉向連鎖餐飲企業。
而文中比較的一蘭拉麵,也可以思考拉麵在日本的發展:從中國傳過去後在20世紀初才開始在東京流行,本來也只是民間小吃,但在日本人的偏執與時間的長河的堆積下,成為了基地厚實的美食文化,跳脫了小吃的範疇。
一樣。沒有一步登天的道理,需要累積。
回到阿堂鹹粥的漲價,議題終究會過去,最終還是得回到市場,漲價後的他是否會流失客群?如果會,那確實超過定位了;如果生意沒有影響,那代表他的價格需求彈性小,漲價影響不大,漲得合情合理,很經濟。
不論價格彈性大或小,唯一沒有關聯的是「賤台心理」這種非理性用詞,這對品牌本身沒有幫助,就像藝人出軌被罵渣男,友人跑出來大聲疾呼「他不是渣男」,結果反而加強了一知半解的人們在「藝人」與「渣男」間的印象連結。這篇文章同理。
進一步說,這就像一個對別人怒吼「你是不是瞧不起我!」的人一樣,瞧不瞧的起,不是吼出來的,也不是老吳賣瓜賣出來的,而是用做出來的。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