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王華南》查埔、查某?應該是諸夫、諸姆

【愛傳媒王華南專欄】繼續分享幾個台語漢字的正解:

7. 應為「翁姥」【āŋ-b΄ɔ , ㄤ– ㄅ゙ɔˋ】而非「翁某」

  在台語,夫稱妻為「姥」,妻稱夫為「翁」,故有「翁婿」稱呼,口語稱夫妻為「翁也姥」【āŋ-a-b΄ɔ , ㄤ–ㄚ ㄅ゙ɔˋ】。「翁某」之「某」係借音字。

劉宰石翁姥詩:「爭似石翁攜石姥,年年對峙石崗道。」詩中之翁姥即老夫老妻之意。《世說新語惑溺》:「若使周姥撰詩,當無此言。」詩中之周姥即周妻之意。

《廣韻》:「姥,莫補切。」取「莫」【bˉɔk , ㄅ゙ɔㄍ–】陽入調之聲母【b , ㄅ゙】和「補」【p΄ɔ , ㄅɔˋ】陰上調之韻母【ɔ , ɔ】,切合成陰上調【b΄ɔ , ㄅ゙ɔˋ】。

 

8.「紅襮襮」「【āŋ-phá(h)-pháh , ㄤ–ㄆㄚˋㄆㄚ˙】

 《類篇》:「襮,逋沃切。」

「襮」之文讀音取「逋」【phɔ , ㄆɔ】陰平調之聲母【ph , ㄆ】和「沃」【΄ɔk , ɔㄍˋ】陰入調之韻母【ɔk , ɔㄍ】,切合成陰入調【ph΄ɔk , ㄆɔㄍˋ】。「沃」之文讀音為【΄ɔk , ɔㄍˋ】、口語音為【ák ,ㄚㄍˋ】,【ák ,ㄚㄍˋ】轉為輕聲【áh ,ㄚ˙】,所以「襮」之口語音可轉為【pháh , ㄆㄚ˙】。

同韻如「扑」之文讀音為【ph΄ɔk , ㄆɔㄍˋ】、口語音為【pháh ,ㄆㄚ˙】,「扑」即「打」之意,互相毆打在台語曰「肖扑」。

「襮」之出處見《詩唐風》:「素衣朱襮(白色衣服、紅色衣領)」、《晉書輿服志》:「皇太子五時朝服,朱衣、絳紗襮、皁緣(黑色滾邊)。」朱衣即紅色衣服用絳紗即紅紗做成而表於外,即皇太子着紅紗做成外衣十分醒目,「紅襮襮兮外衫」【āŋ-phá(h)-pháh ē-guà-sañ , ㄤ–ㄆㄚˋㄆㄚ˙ ㄝ–ㄍ゙ㄨㄚˇㄙㄥㄚ】,在台語為形容外衣鮮紅色光彩奪目。再引《唐書李晟傳》:「將務持重,豈宜自表襮。」

註:「襮,表也。」可為佐證。

 

9.「別」【bát , ㄅ゙ㄚㄊˋ】【pát , ㄅㄚㄊˋ】

 《正韻》:「別,必列切」,取「必」【pít , ㄅㄧㄊˋ】陰入調之聲母【p , ㄅ】和「列」【liēt, ㄌㄧㄝㄊ–】陽入調之韻母【iet , ㄧㄝㄊ】,切合成陰入調【piét ,ㄅㄧㄝㄊˋ】。和「別」同韻母之「結」文讀音為【kiét ,ㄍㄧㄝㄊˋ】、口語音為【kát ,ㄍㄚㄊˋ】,例如:「活結」【uàh-kát ,ㄨㄚㄏˇ ㄍㄚㄊˋ】。所以「別」文讀音為【piét , ㄅㄧㄝㄊˋ】,口語音可轉為【bát ,ㄅ゙ㄚㄊˋ】(漳州腔)、【pát ,ㄅㄚㄊˋ】(廈門腔)則為「分別、辨別」之意,台語曰「不別」【m`-bát ,ㄇˇ ㄅ゙ㄚㄊˋ】(漳州腔)、【m`-pát ,ㄇˇ ㄅㄚㄊˋ】(廈門腔)即「不認識」、「不懂」之意。

 

第二節

 

10. 華語之「不會」在台語漢字應寫成「未」【bē , ㄅ゙ㄝ–】

 教育部訂為「袂」,所持理由:「卡拉OK伴唱碟片都用此字」。

《集韻》:「袂,彌蔽切」。

「袂」之文讀音取「彌」【bî , ㄅ゙ㄧˊ】之陽平調之聲母「b,ㄅ゙」和「蔽pè ,ㄅㄝˇ」之陰去韻母「e,ㄝ」,切合為陽去調【bē , ㄅ゙ㄝ–】。

據聞用此字之另一理由是因為發音相同、所以成為借音字,「袂」見《玉篇》:「袖也」,即華語之「袖子」,「袖子」可以成為否定詞嗎?字意完全不同、怎可隨意借用,用「袂」字實在很難服人。其實正字就是否定詞之「未」,「未」文讀音為【bī , ㄅ゙ㄧ–】、口語音為【bē , ㄅ゙ㄝ–】。

相同韻母由【i , ㄧ】轉為【e , ㄝ】之相同例

「之」文讀音為【chi , ㄐㄧ】如「之後」發音【chī-aū】「之」口語音為【che , ㄗㄝ 】如「之是」(這是)發音【che sī】

註:「這」原本發音同「彥」【gān , ㄍ゙ㄢ–】、本意為「迎」。在民國初年推行北京話白話文運動者一時尋不著【ㄓㄟˇ】音之白話字,就以罕用「這」字代替,而【ㄓㄟˇ】音是由【ㄓㄜˇ】音轉來,在元曲中用「者個」即現今北京話「這個」之意。後來「這」在北京話口語音由【ㄓㄟˇ】音轉為【ㄓㄜˋ】音,【ㄓㄟˇ】、【ㄓㄜˋ】其音質皆源自於「之」字古代漢音【che , ㄗㄝ】。在北宋初年,金人已大量移居黃河北岸,漢語原本並無捲舌音,屬於阿爾太語系之女真族人(即金人)入關後,學習漢語時夾雜捲舌音,形成現今北京話有【ㄓ、ㄔ、ㄕ、ㄖ】之捲舌音。

「姊」文讀音為【chí , ㄐㄧˋ】如「姊妹」發音【chi-mūe】口語音為【ché , ㄗㄝˋ 】如「阿姊」發音【ā-ché】

「地」文讀音為【dī , ㄉㄧ–】如「土地公」發音【tɔ-dì-kɔŋ】口語音為【dē , ㄉㄝ–】如「土地」發音【tɔ-dē】

「機」文讀音為【ki , ㄍㄧ】如「機械」發音【kī-hâi】口語音為【ke , ㄍㄝ 】如「機器」發音【kē-khì】

「基」文讀音為【ki , ㄍㄧ】如「基因」發音【kī-in】口語音為【ke , ㄍㄝ 】如「基隆」發音【kē-lâŋ】

 

11. 應為「諸夫」【chā-pɔ , ㄗㄚ– ㄅɔ】而非「查埔」、應為「諸姆」【chā-b΄ɔ , ㄗㄚ– ㄅ゙ɔˋ】而非「查某」。

「諸夫」、「諸姆」相當於「男人、男子」、「女人、女子」之集合名詞,「諸」見《正韻》:「凡眾也」,「諸夫」、「諸姆」也就是「眾位男士」、「眾位女士」之意,故有「諸位男士」、「諸位女士」之語詞。

「查埔」、「查某」係借音字而已,並無男女之意。

「諸」文讀音【chu ,ㄗㄨ】、口語音原為雙韻母之【chia ,ㄐㄧㄚ】,如「諸兮」(這些)【chia -e ,ㄐㄧㄚ ㄝ】,再由雙韻母【ia ,ㄧㄚ】短縮為單韻母【a ,ㄚ】,成為【cha ,ㄗㄚ】。同韻母之「也」文讀音【iá ,ㄧㄚˋ】、口語音轉為【á ,ㄚˋ】,如「椅也」(椅子)【i-á , ㄧ ㄚˋ】。「瘥」之文讀音有《唐韻》:「才他切」之單韻母【châ ,ㄗㄚˊ】和《廣韻》:「子邪切」之雙韻母【chia ,ㄐㄧㄚ】。

「夫」在古代為男子之通稱,文讀音為【hu , ㄏㄨ】、口語音轉為【pɔ , ㄅɔ】和「夫」同聲姆、韻母之「脯」文讀音為【hú , ㄏㄨˋ】、口語音為【p΄ɔ,ㄅɔˋ】,如:「菜脯」(蘿蔔干)【tsái-p΄ɔ ,ㄘㄞˋ ㄅɔˋ】。

「姆」之先行原字係「母」,《說文解字》:「母,从女象懷子形。」「母」原為女子之意,後來轉意為生育之人母,故另造「姆」以為「女人、女子」之意。

參見《漢書·蒯通傳》:「臣之裡婦,與裡之諸母相善也。」文中之「諸母」就是台語稱眾婦女之「諸姆」。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漢初名將韓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文中之「諸母漂」就是「諸位婦女在洗衣服布匹」、「漂母」就是幫人家洗衣服布匹的婦女。

台語之口語稱「男人」為「諸夫俍」【chā-pˉɔ-lâŋ , ㄗㄚ– ㄅɔ– ㄌㄤˊ】、「男孩子」為「諸夫孨也」【chā-pˉɔ-gin-á , ㄗㄚ– ㄅɔ– ㄍ゙ㄧㄣ ㄚˋ】。

台語之口語稱「女人」為「諸姆俍」【chā-bɔ-lâŋ , ㄗㄚ– ㄅ゙ɔ ㄌㄤˊ】、「女孩子」為「諸姆孨也」【chā-bɔ-gin-á , ㄗㄚ– ㄅ゙ɔ ㄍ゙ㄧㄣ ㄚˋ】、「婦人」為「婦人俍」【hù-jīn-lâŋ , ㄏㄨˇ ㄐ゙ㄧㄣ– ㄌㄤˊ】。

 

作者為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曾任華南銀行副理,板信銀行經理退休;多校台語教師,曾受僑務委員會聘請赴全美進行台語教學巡迴演講。著有《古意盎然話台語》、《實用台語詞彙》、《台語入門新階》、《簡明台語漢字音典》、《愛說台語五千年──用台語解讀漢字聲韻》、《講台語過好節──台灣古早節慶與傳統美食》、《台語漢字正解》、《精解台語漢字詞典》。

 

延伸閱讀

王華南》平假名和台語漢字發音完全相同或近似

了解書籍

 

● 本文原發表於台灣網路教會,經作者同意轉載。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