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王其》台灣蘋果日報出售案陷入僵局

【愛傳媒王其專欄】台灣蘋果日報的下一步不但媒體關心,兩岸政治界也同樣注意,沒處理好也許會從商業糾紛變成政治爭議?

台灣蘋果日報這次要出售的新聞網,過去表現向來優異,去年牛津調查週觸及率達23%、Alexa排名40、日均總瀏覽數超過300萬。蘋果日報網站在2019年4月調整為付費會員制,新聞網的每月網路流量從1億降至3000萬;去年的7月再恢復為免付費後,流量又瞬間成長超過4100萬。因為創辦人黎智英在香港出事,台灣蘋果日報多次傳出要賣 ,今年5月18日也停止紙本發行,現在只剩下網站。這半年來蘋果日報不斷裁員瘦身,但網站流量也跟著掉,從最近數字反應看來,蘋果日報網路流量將不再若過去的風景了,除非換了新老闆有新政策作為。

媒體界資深人士提到,蘋果日報現在的困境不只網路流量下跌;還有衆多買家出高價卻「不得其門而買」,卡在兩岸政治敏感關係;甚至每月虧損數千萬元的營運壓力,讓整個公司籠罩在不安的氣氛中!

有報導說,今年9月香港法院已經同意港府對香港壹傳媒公司清盤的申請,並指派清盤官清算台灣蘋果日報的資產。因為台灣蘋果日報是香港壹傳媒的分公司,香港法院既判決強制交出公司資產,台蘋的董事再也無權代表公司處理任何資產交易。早先傳來台灣有多組人馬準備買台蘋果日報,現在也沒有人可以作主,形成台灣的買家「不得其門而買」的困境。又據非官方消息說,香港清盤官已經將清算台蘋的案子交給台灣相關單位,但目前政府雖有討論,還沒有做出最後決定,要不要配合香港法院來台灣清算蘋果日報資產?政界人士說,如果政府將蘋果日報問題當政治籌碼 ,也許可以和香港叫盤,或由台灣清算解散,但這引發國際糾紛風險很大。其次,如當跨國企業的公司內部法律争論,政府尊重國際企業的處理經驗,台蘋可能就被香港清算了。

但台灣蘋果日報內的員工擔心,跨國法律爭議通常都會拖延數年,以台灣蘋果日報現在的營運狀況來說,能否撐得住每天都在花錢的鉅額虧損,才更是重要。

根據了解,蘋果日報去年營收約10億元,但虧損8億元,比起2019年營收少了近3億元,虧損卻增加,這其中有很高比例都在人力成本上。整體而言,蘋果日報近年來營收降低約20%,這與各媒體廣告收入減少比例相當。

根據蘋果日報這幾年的財報表現,台灣蘋果日報現在就算是剩下300人,也同樣是台灣規模很大的媒體,但營運收入一直在下降中,現在的台蘋還有多少「財務實力」令人擔憂。有消息說,台蘋現在帳面上應該有30到50億元,而且海外還有其他事業。這會不會就是壓垮台蘋最後ㄧ根稻草?大多數媒體人都不樂見這個局面。

政界人士觀察,蘋果日報案現在已經陷入僵局中,說不定時間可以解決,但必須要台灣蘋果的現金流撐得住。不管如何,黎智英在台灣媒體界闖蕩20年,從報紙、雜誌、電視到網路,都有前瞻、大胆的成績,台灣,對他而言,絕對不虛此行。而台灣蘋果日報多年來在媒體界,沒有捲入藍綠政治口水戰中,獨樹一格的表現,也令人留下好印象!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