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令全場感動的痴情小提琴新鋭曾宇謙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真心換絕情,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台灣小提琴新鋭曾宇謙,9月25日晚上,抒發了痴情漢「真心換絕情」的無奈情愫,令全場動容。
    那是法國作曲家馬斯奈(Jules Massenet ,1842-1912)的《泰綺絲冥想曲Meditation from Thais》,曾宇謙以312歲的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us)名琴,拉奏出醇美哀怨的旋律,彷彿聲聲呼喚,又如餘音繞樑,久久不去。
    台北國家音樂廳25日晚由楊士弘指揮長榮交響樂團,舉行「流浪者之歌」力晶2021藝文響宴。
    25日晚是曾宇謙重返音樂廳的首場演出。歷經琢磨、蛻變的曾宇謙,4首小提琴獨奏曲,呈現出的音色,純淨厚實,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最後安可曲以馬斯奈的《泰綺絲冥想曲》作結,把全場感動的氛圍,拉到最高潮。
    由於受到疫情破口影響,今年5月音樂廳閉門謝客,音樂人都十分珍惜重返國家音樂廳舞台的機會。
    25日晚音樂會,曾宇謙挑大樑,與樂團合奏的曲目包括:蕯拉沙泰的《流浪者之歌》、《卡門幻想曲》,韋尼奧夫斯基《傳奇曲》以及蕭頌《詩曲》,通俗與經典兼具。
    蟄伏等待數月再現身的曾宇謙,在看似靦腆清秀外型底下,保持演奏家鞭僻入𥚃的本色,纏綿細膩中,把音樂家在不同曲目中的性格,詮釋得淋漓盡致。比起去年的巴哈樂章及韋瓦第《四季》,不但技巧更圓熟,展現了更多的舞台自信心。
    《泰綺絲冥想曲》,是馬斯奈於1894年創作的歌劇,故事說的是14世紀時的浪漫,修道士Athanael,是位癡情男,愛上歡場女子Thais,果然真心換絕情,讓男主角痛不欲生。
    當時演出時,《泰綺絲冥想曲》就出現在歌劇的第二幕第一場與第二場的間奏曲,感動了所有觀眾。該曲有如深情款款宛如小夜曲,如訴如泣,琴聲中吐露著「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的痛苦吶喊。
    而後《泰綺絲冥想曲》經常被單獨演出,知名度早已超越歌劇本身,也幾乎成為膾炙人口的小提琴曲,是小提琴家口袋中的基本款曲目。
    曾宇謙非常喜歡這首曲子,也很用心研究了作曲家的良苦用心,挖掘該曲的真正內涵與韻味,幾番公開拉奏,觀眾總是如痴如醉,評價很高,逐漸,曾宇謙也把該曲拉奏得滾瓜爛熟,配上他閉目入神的表情,非常叫好,每回演出,大受歡迎。
    曾宇謙使用過許多名琴,大都借自奇美文化基金會,這回也不例外,手上的「Antonio Stradivari 1907 ex Viotti-Marie Hall」即借自奇美文化基金會,力晶集團董事長黃崇仁資助了所有保險等費用。312歲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是義大利史特拉底瓦里家族精心打造的名琴,見證過人世間無數的悲歡離合,有情世界的美麗與哀愁,盡在悠揚的琴聲𥚃,醇韻十足。
    同樣的,25日晚令人銷魂感動的曲目,還包括蕯拉沙泰(Sarasate ,1844-1908)的《流浪者之歌》。蕯拉沙泰是19世紀後半葉最重要的西班牙小提琴大師,以匈牙利吉普賽音階作為音樂創作素材,讓《流浪者之歌》充滿了濃濃的吉普賽風情。
    另外,蕯拉沙泰非常擅長把小提琴炫技技巧,巧妙應用在他的不同題材的音樂中,例如,在樂曲一開頭,小提琴就先拉過四個八度的吉普賽音階,而在吟誦般的緩板部分,曲家更使用許多下行的半音階裝飾奏,藉以模仿人聲。
    在如歌的更緩板中,小提琴獨奏使用了改變琴音色彩的弱音技巧,最後一個舞曲樂段,則在快速跳動的十六分音符與左手撥弦之中結束,完全扣人心弦,叫人拍案叫絕。
    至於《卡門幻想曲》也是蕯拉沙泰在創作上的神來之筆,展現了他技高人膽大的的音樂結構,果然別出心裁。
    1875年間,法國劇作家喬治・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的四幕歌劇《卡門》在巴黎喜歌劇院首次公開,觀眾卻反應冷淡,可憐的比才,在首演後的3個月就過世,沒有機會親眼目睹該劇倒吃甘蔗,越來越被樂迷傾倒的盛況。
    蕯拉沙泰一向慧眼獨具,在首演出現冷清時,他並沒有因此而否定比才的內涵,尤其他在欣賞《卡門》歌劇演出,深受啓發,他譜出哀怨動人的《卡門幻想曲》,不但膾炙人口,更成為傳世盛典。
    《卡門幻想曲》音樂結構的巧妙,艱難技巧,該曲精準捕捉了西班牙文化精髓,以及吉普賽人萬花筒般的善變性格,小提琴家無不視該曲為自我考驗演奏技術的入門款,而因為節奏動人,也是音樂票房的最愛之一。
    曾宇謙在台灣,跨越世代的音樂粉絲成群,25日晚該首《卡門幻想曲》,搏得滿堂彩,台上台下,皆大歡喜。疫情蔓延,困擾了全世界,然而,台灣音樂新秀卻也因此找到更多「閉門錘鍊」,「上台展藝」的機會。
    「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真心換絕情」的情感劇碼,古今中外,一再重演,曾宇謙閉著眼睛,讓經年老琴悠悠訴說褪色的愛情老故事,一樣賺人熱淚,在這無常的年歲裡,總是讓人百感交集。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