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陳朝平》千錯萬錯,美國永遠不錯?

    【愛傳媒陳朝平專欄】拜習二度通話,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這是拜登要求通話。因為,拜登政府關於與中國官員對話互動,成效不彰。
    金融時報引述美國不具名資深官員的說法表示,「中方官員基本上只念稿,不具靈活彈性,一個接一個地表演給頂頭上司看。」資深官員還提到,美國副國務卿薛曼和中方官員在天津舉行閉門會議時,中方透過推特大肆批評美國,這是違反外交禮節,只為國內宣傳目的的滑稽之舉。
    金融時報認為,中國大陸以「個人集權」取代「集體領導」,因此,「和習近平談」愈發重要,以測試習近平是否有更多彈性空間。報導還引述歐巴馬時期的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的說詞,「美中關係艱困持續七個月,該是時候讓領導人們重掌控制權。
    薛曼和中方舉行閉門會議,中方透過推特大肆批評美國,是違反外交禮節,搞大內薛的滑稽之舉?
    拜登登基,刻意推遲與習近平會晤會談、布林肯甫接掌國務卿,大肆批評中國、聯絡盟邦圍堵中國、塑造國際輿論重提病毒溯源、安排阿拉斯加會議意圖給中國下馬威等等,就不違反外交禮儀?就不是為了拜登政府的大內宣?
    中國「個人集權」取代「集體領導」,中方官員與美方官員會談,照本宣科,只念稿,沒彈性?所以得直接與習近平談?既然是個人集權,政令從上而下,中方官員的談話難道不是習近平「個人集權」的意思表示?何必「溯源」找習近平談?
    各國的外交政策,都是國家意志的表達,也是各國執政當局「集體領導」的產物。美方外交官員的談話,縱使不是拜登「個人集權」的意思表達,也應該事先經過拜登同意的,是拜登政府「集體領導」的產物。那麼,中美外交艱困,「集體領導」的美國就沒有責任?
    假如,美國的外交政策不是集體領導的產物,而是總統與國務卿各行其是,那麼,拜登找誰談,誰能保證美國外交部門會忠實執行拜登的意思呢?拜登的談話或政策意見,若不能執行,習近平連「聽其言」都不需要了,遑論「觀其行」,習拜談話再多,又有何意義?
    中美關係艱困,隱隱有爆發大衝突的可能,關鍵因素還在於美國對中國崛起,充滿了偏見和敵意,在於美國無視於世界局勢的改變,一意孤行地要執行美式的資本主義霸權政策,在於美國根深蒂固的「美國第一」、「美國永遠不錯」的傲慢心理!
    「千錯萬錯,都是中共的錯,美國永遠不錯!」正是當前中美衝突的淵藪!同樣的,「千錯萬錯,都是共產黨的錯,民進黨永遠不錯」也正是兩岸關係急速惡化的關鍵。
    至於英國金融時報的這篇報導,將中美關係持續艱困的責任,一股腦地推給了中國,不過是西方媒體認知戰的一環罷了!別忘了,英國金融時報是日本經濟新聞百分之百控股的媒體,早已納入了美日聯合抗中的宣傳陣營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世界地圖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