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簡秀枝專欄】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冥思靜想,則是為明天的再起,沉澱思緒,蓄積能量。
採訪劉培森建築師,在他偌大辦公室,看見一件銅雕作品:緊皺眉頭的男孩,雙手環抱雙膝、默蹲苦思,厚實有力的雙腳,撐住整個形體,男孩神情嚴肅,像在自我究責,彷彿悔恨交加,而藝術家的捏痕拙樸純粹,刀工鏗鏘有力。
這件作品,取名《冥想Medetation》,是比利時的女性藝術家馬丁・博敍伊特(Martine Bossuyt)的作品,創作於2015年,是8件作品系列的第3件,尺寸為32*30公分,小巧玲瓏。
在藝術博覽會中,劉培森乍見,有一種「深得我心」的感動,他對著作品端詳許久,惺惺相惜了起來,欣然下訂。藝博會一結束,作品就進入他的辦公室,與他忙碌作息,長相左右。
劉培森是台灣少數留學法國、美國、日本與香港的建築師,擁有法國建築學院博士學位,以及MIT「人工智慧於建築型態學運用」的建築碩士。他在「藝術之都」法國巴黎生活了10年,除了念書之外,最可貴的是,他讓自己沈浸在藝術氛圍濃厚的環境中,積極參觀各美術館、博物館,考察各個建築聖地,偶爾也會走訪藝術家工作室,各種大大小小藝博會,只要時間允許,他也持抱滿滿興緻,勤於走動。
建築,是一個腦力密集的行業,需要高度創意與專業,尤其在時代巨輪下,為了與時俱進,更讓有為有守的建築師,因此而絞盡腦汁,不惜代價。
而社會大眾,對於建築需求,彷彿也從過去遮風避雨、到追求視覺造型的獨特魅力,近年捨外表求內在,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業主強調建築靈魂,建築師們思考也跟著調整為「如何讓硬體設計,為軟體需求服務」,全然是配合使用者內在需求下的新建築美學。
尤其,近年批評建築同質化的聲量,越來越高,對都會市容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元,建築結合地景藝術,成為捷徑,如何讓建築與大環境,兼容並蓄,友善為鄰的呼聲,也越來越殷切。
透過國際競標,爭取重要公共建築,已是台灣一線建築師,鍥而不捨的奮鬥目標,在國際高手齊聚之下,如何從數十件,甚至數百件的競爭中,異軍突起,爭取入圍,最後雀屏中選,那是番殘酷的歷程,建築師與團隊,嘔心瀝血,大半年的手腦並用,朝思暮想,最後開標時,一翻兩瞪眼,輸贏就在煞那間。
劉培森自嘲,建築師往往入戲太深,參與競標,各個勢在必得,一旦落選,如喪考妣,心情低落程度,每每需要三、兩個星期,療傷止痛,才能慢慢從低潮中拉出自己,進而回營振奮團隊士氣。
劉培森平常也把玩一些藝術品,抒解壓力,同時犒勞自己。他對馬丁・博敍伊特的《冥想Medetation》作品,更是愛不釋手。他解釋,當初選購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強烈感覺到,建築師在繁忙業務中,特別需要面對自己的心境調整。
「每天應該挪出片刻的時間,讓自己靜下心來、沉澱思緒,好好的反省過去,前瞻未來。」「每次看到這座藝術品,都能給自己一個很好的提醒!」劉培森強調。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