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張健豐》重現雙和水景的意象

【愛傳媒張健豐專欄】雙和地區原是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境內除了有永豐圳等的開闢,還有中和八景之一的「潭墘甘泉」,成為板橋地區的飲用水來源。但隨著近六十年來該地迅速的都市發展,水景意象已成為過去的回憶。

四號公園是雙和最大的公園。公園內有兩座滿水位深度約15公分的滯洪池,原被規劃為親水廣場,主要來源是雨水。數年前這裡發生淹死人的意外後,管理單位便將水池旁邊用欄杆圍住,並製作LED燈的水岸造景。每當夏季豐沛雨量讓水池飽滿後,晚上就可聽到眾多青蛙求偶的叫聲。原來包含這裡的新北市雙和地區,六十年前是渠道縱橫、水田密布,一副江南水鄉澤國的景象。

清朝至日據時期

日據時期的中和庄指的是雙和地區。四號公園所在的「潭墘」,根據1932年的《中和庄誌》,指的是河川旁邊的意思,「往昔新店溪經外南勢角之山下,迂迴流入貓英渡港(今華中橋一帶), 後流域改由拳山(今福和橋旁蟾蜍山至寶藏巖一帶)。漳州人主要占此溪之上游,泉州人占其下游之地居住 」。有文史專家據此認為,新店溪原河道可能從秀朗橋旁的尖山腳下,經由現在的瓦磘溝(因流過潭墘庄,故也稱作潭墘溝)河道流入現今華中橋一帶的新店溪。

現今位於中和廟口、枋寮夜市一帶的枋寮地區,據《中和庄誌》記載:「1915年枋寮庄長建造辦公廳舍時,在地下深處一尺的地方,挖到巨大的樟木根,當時板橋支廳長兒伊太郎氏還特別過來帶走樟木根。 1927年,漳和公學校(今中和國小)校長新蓋宿舍,在附近為了要挖一個水池,在地底發現了一個頗大的樹根」可見古時後此地一帶係茂密的森林,樹木中以樟樹最多。樟樹具有涵養水源、固土防沙的功能。據說在三百餘年前,入墾者多以採集樟木製作樟腦為業,因移住者逐漸砍伐,並利用新店溪水運運輸的便利,枋寮遂成為整理木材的所在地。也造成枋寮、南勢角一帶的永豐庄埔地磽瘠。

水源的取得與穩定性,往往是土地拓墾成敗的關鍵,於是有大規模水利建設的興修。清乾隆(1735-1795)初期,福建漳州人林成祖結合眾佃鑿石孔穿尖山,自暗坑口(今新店安坑)接引青潭大溪水流,至永豐庄的南勢角和枋寮,灌溉田一百九十餘甲。圳水不僅供給南勢角、枋寮,尖山腳下的秀朗、潭墘也蒙受潤澤。此即文獻上所稱的永豐圳。因此,漳州人先占有了新店溪上游墾地的優勢;枋寮地區也變成比板橋發展還早的街庄。但是1859年9月7日發生漳泉械鬥,枋寮街也發生大火,之後林本源家所經營的枋橋街(今板橋)規模逐漸超越枋寮街。

到了1908年初,當局將永豐圳延長到泉州人聚居的龜崙蘭溪洲庄(範圍大致為今永和區的北半部),農家的耕作逐漸由埔園變成水田。據《台灣日日新報》稱:「開闢之田,已過其半。插秧者,約有三分之一。現平原一望,而萬頃江田,新綠橫波,已變一番面目矣。」《中和庄誌》則記載:「從該庄西南的連山俯瞰附近庄內沃野,到處有農家點綴、碧草如茵的田園盡收眼底。台北市繁華的市街氣氛和該地優雅的田村情趣相對照,本庄可稱得上是台北近郊外名勝的最佳去處。」

另外,被《中和庄誌》列為中和八景之一的「潭墘甘泉」,是位在潭墘庄的靈泉。冷冽味甘,聽說有特地從遠方來此泉汲取煎茶的人。有香蓴撰詩曰:「潭墘靈地出靈泉,冷冽清甘飲欲仙,我正詩腸枯渴甚,願分一勺試茶煎。」為了因應板橋地區離河川遠,飲用水難得,且井水不足時常變質。當局乃投十數萬金,從現今永和水源路的自來水公司現址建設水道至板橋 ,於1929年舉行「開水式」。它是除了台北水道之外,當時台北盆地周邊5個小型水道網中,唯一取自潭墘庄一帶的平地水,其他多半取用附近山澗溪流水源,算是比較特殊的。板橋水道直到1980年才功臣身退。「潭墘甘泉」的遺跡現今已不存,而中和四號公園就在自來水公司附近,所以,中和區公所的官網便將昔日中和八景之一的「潭墘甘泉」,以該公園的滯洪池作為「潭墘甘泉」表示的意象。

台灣光復後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大批大陸各省的官兵及眷屬,以其地近台北市區,遂移住中和鄉的溪州,及潭墘與秀朗部分地區。為因應此地人口快速增加,台灣省政府令准分鄉設鎮,名為「中興」,以永豐圳排水的天然溪流─瓦磘溝作為該鎮和中和鄉的西界。當時公告的都市計畫,模仿了英國郊區的田園城市(Garden Cities)構想。構想中的花園城市,居民三萬人、公園佔九分之一的面積、道路迂迴在綠地之間,此種設計的另一個姊妹作,就是南投市的中興新村。1958年,該地獨立成為一個鎮後,為了避免和中興新村相混淆,遂改名為「永和」,以祈求各族群「永久和平」相處,共創地方繁榮。後來,永和居然擠進了二十多萬人。公園只占百分之一的面積,迂迴在水泥叢林間的道路像是迷宮。

而隨著中永和迅速都市化,原為農業灌溉、居民飲用水和家庭用水的永豐圳,大部分已被加蓋,變成排水溝。而瓦磘溝沿線,已發展成的四個市場,配合大量的家庭汙水排放到此溝,髒臭不堪。昔日耆老所回憶該河川上常見到的魚蝦、蜻蜓、螢火蟲、青蛙、野鳥等已不復見。

未來的展望

最近,為了重現百年前遍布陂塘水圳的意象,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與台大及北市府合作,計畫將台大到大安森林公園的水圳重現。而其中一道支流將蜿蜒於公園境內再匯入生態池中,以喚起市民對農業生活的歷史記憶。雙和地區的主事單位,也應該放棄對待雨水「一排了之」的態度。將單純的「快排」模式轉為「蓄排結合」的方式,逐漸用生態滯洪池等綠色雨水基礎設施替代灰色基礎設施。既可滯洪又能增加下滲,合理利用雨水資源,同時提高城市的綠化覆蓋率,以調節氣候,降低酷暑下的溫度;再深化為以防洪為主,兼具水資源利用、歷史、生態、景觀、教育、遊憩、融入地方特色與社區居民參與等功能。實現兼顧土地開發與生態、環保,重現雙和水景的意象。

 

作者為歷史研究工作者

 

●《觀察》雜誌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