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張健豐》新莊的前世今生

【愛傳媒張健豐專欄】新莊早期是個河港街市,一度成為北台灣的政經中心,後被艋舺取代,一直到劉銘傳鐵路到此設站,以及縱貫公路、捷運的興建,新莊又成為重要城鎮。

曾是北台灣的政經中心

筆者於8月從新月橋造訪了新莊當地的「老街」(新莊路)。 今日,有「廟街」之稱的新莊老街,街上媽祖廟的創建年代,清代舊志眾說紛紜,但廟中所嵌同治12年 (1873)立的《重修慈祐宮碑記》,則明確記載為雍正7年 (1729)「闢是地建是宇」,印證新莊慈祐宮的興建,與新莊老街的開發息息相關。

新莊因位於淡水河西北岸,早期河運發達,吸引了大批墾民(尤其是汀州客家人)移入,經過陳賴章等墾號的墾拓,逐漸形成沿河分布的帶形街肆。隨著新莊地區的逐步開發,移民或基於尋求精神寄託、祈求神祇庇護,主祀媽祖的新莊慈祐宮便在街市的渡口創建。

當新莊老街一帶聚集形成一個新的村莊後,原在八里坌(今新北八里)設置的台灣北部巡檢署亦遷至此,乾隆32年(1767)清廷看到「新莊地方商賈輻輳,且北連艋舺、大加臘(今萬華區新店溪沿岸一帶平原)民番雜處,…難免奸匪藏聚。應將八里坌巡檢移駐新莊,並請改給淡水廳新莊巡檢印信」。

此時興直堡(今新莊、泰山、五股)一帶多未開闢,當地出身福建省汀州永定客家的貢生胡悼猷赴淡水廳(廳治設在今新竹市,管轄大甲溪以北地區)請墾,出資募佃,建村落、築陂圳,盡力農功。不出十數年,啟田數千甲,歲入租谷數萬石,而成為一方富豪。由於胡悼猷生性樂善好施,每念淡水文風未啟,鄉里子弟無以就學,因而在乾隆28年(1763)將自宅改建為義塾,取名「明志」。又捐田80餘甲延師授教,肄業達數十人。

乾隆53年(1788),新莊巡檢改升為相當於副縣長的縣丞。嘉慶11年(1806),海盜蔡牽自滬尾(今新北淡水)登岸,蹂躪新莊、艋舺。水師提督王得祿平亂後,在慈祐宮獻《德參一六》匾。之後艋舺逐漸取代新莊成為台北的貨物集散中心和超越新莊的大市鎮。遂在嘉慶13年,設艋舺營,距新莊僅十里,並改駐縣丞署於艋舺。咸豐3年(1853)發生分類械鬥事件後,艋舺縣丞署燬,縣丞署乃再搬至新莊。直到台北城中區設府制縣後,新莊才失去北台灣政治中心的地位。

林本源崛起之地

清乾隆年間(1736-1795),新莊利用淡水河的船運成為台灣北部的大鎮,其所在的興直堡所產的米大多輸出到大陸。除了是北台的重要米鄉,板橋林本源家也因此崛起。板橋林本源家最初定居淡水廳興直堡新莊街,開設私塾授徒。隨父來台的林平侯,受雇於鄰居米商鄭谷家。因擅長書算,勤勞奮發,頗受鄭氏信任,數年後積蓄銀數百元。後來與竹塹林紹賢合辦鹽務,並置帆船運輸貨物,往販南北洋,擁資數十萬元,以此富甲一方,便納粟捐官,歷經桂林同知、南寧知府、柳州知府。今在板橋林家花園的三落大厝上,仍可看到相關的執事牌。

嘉慶21年(1816),林平侯以疾引退歸鄉。離任返台後,由原來之從商、任官,轉移從事拓墾,並收購土地、埤圳水權,積極經營產業。此時,淡水廳閩、粵、漳、泉械鬥,蔓延數百村落,而新莊地當要衝,每為兩族所爭。平侯乃於嘉慶24年遷大嵙崁(今桃園大溪)。咸豐3年(1853),其後人再遷往板橋。光緒4年(1878) 傳至林維源時,已成為台灣首富。多年來為台灣的海防、城建(台北省城)、賑災等,捐資不菲。主政者得到林維源的竭誠相助,遂以功獎授其為內閣中書,並在新莊立了「樂善好施」的牌坊。台灣光復後牌坊因道路拓寬拆除,僅存的碑體移至三落大厝庭院。

建鐵路後的興起

台灣建省後,首任巡撫劉銘傳令林維源籌辦的縱貫南北鐵路,從今天的台北大稻埕興建跨越淡水河的鐵路長橋到新北的新莊設站,並在該橋的鐵路旁興建便道以利於客商行走,可謂今日台北大橋的前身。因鐵路運輸之利,新莊遂扭轉成為淡水河流域農產貨物的集散中心,新莊再度成為台北盆地的商業中心。

乙未戰爭的洗禮

新莊因位於龜崙嶺、及大漢溪交會的險要,又是清代官道桃園進入台北的要地,故在清代設有「海山汛」或「海山口汛」。今日,輔仁大學一帶稱作營盤里,原因就是附近設有駐兵的「營盤」。到了日本據台時,便習慣將「海山口」一帶作為新莊的總稱。劉銘傳鐵路新莊火車站稱為「海山口停車場」

1895年6月7日,侵台的日軍占領台北後,派一偵察隊至新莊。根據當晚的偵察報告,他們沿著鐵路旁的路,傍晚來到新莊市街,「街內長老『蔡赤耳』者前來,向日軍述及市民歡迎之熱誠。於是,彼即令戶戶開門,村民無論男女老幼都在街道兩側列隊,歡聲雷動地迎接日軍到來,戶戶皆豎立書有『順民』字樣之旗幟或白旗,亦有土民揭示台灣總督之諭告抄書者;並請求偵察隊派兵員數人駐該地。據與土民之筆談,「敵兵約三、四千人,於兩日前,經新莊前往西方,但不知所往何處?」上述「約三、四千人的敵兵」有可能是前台灣總兵吳光亮和統領全台義勇的丘逢甲手下增援台北之兵,因增援不及,故退往新竹。

在日軍占領桃園、新竹後,於劉銘傳鐵路沿線建立兵站補給線。鐵路從今新莊迴龍往西進入塔寮坑(日人稱「打類坑」),一直到龜崙嶺頂庄要爬一段險坡,故從海山口出發的日軍運糧隊和列車,無時不受到塔寮坑山嶺上抗日軍的襲擊。他們以山上的樹木為隱蔽,用步槍及抬槍猛烈地射擊日軍。隨後,下山奪取糧食並取敵首,成為日軍的最大夢魘。

到了1901年,日人將原經過新莊、已通車10年的劉銘傳鐵路改為經板橋、樹林到桃園,原鐵路遺跡改為西部縱貫公路(道路),即後來的台一線省道,今為台一甲線。

光復後新莊的發展

台灣光復後,三重、新莊地區之「劉銘傳鐵路」遺址一帶四周仍盡是農田。在台灣經濟開始起飛階段,因位處縱貫公路的要衝,又緊鄰經濟金融中心─台北市,距離對外貿易出口大港基隆港也近。憑藉地利之便,成為製造業的大本營。基於交通運輸的考量,工廠便設在台一線省道沿路的農田用地上。

進入21世紀,台北捷運新莊線,過台北橋後,直到迴龍的大部分路段依舊在劉銘傳鐵路路線基礎上興建。隨後,機場捷運、捷運環狀線陸續通車及新莊副都心重劃區的規畫,讓新莊的發展有更不一樣的風貌。但仍不能忽視老街區對新莊歷史文化有不可磨滅的重要性。例如,北台歷史最悠久的新莊武聖廟雖在1979年大規模修建,使原來的盎然古意盡失。然而,對新莊人而言,胡悼猷開拓新莊的貢獻,與武聖廟的古蹟意義長存。

 

作者為歷史研究工作者

新月橋照片為賴祥蔚提供

 

●《觀察》雜誌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