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古蒙仁專欄】桃園市於2014年底升格為院轄市,成為台灣六都之一,可是當時城市尚未整體規畫,交通及公共設施不夠現代化,沒有明顯的市中心和商業區,因此一直停留在升格前的氛圍裡,但這個刻板的印象近年來逐漸改變,其中之一就是青埔的崛起。
短短十年之間,青埔從一個人煙稀少的小村落,發展成外來人口聚居的新市鎮,再躍居交通的樞紐和工商發展的重鎮,邁向國際級的航空城更指日可待。
根據航空城的權威學者,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John D. Kasarda的立論,國際航空城的發展有三個重要的里程碑,一是國際機場,二是高鐵,三是機場捷運,三者缺一不可。環顧台灣各大城市,同時具備這三個條件,且能將三者結合在一起的,唯有青埔。
高鐵加機捷造就了青埔
台灣興建高速鐵路的提議始於1970年代,主要是為了解決日益增加的城際運輸需求,1990年經行政院核定。原規劃於6年內完成,因施工屢屢發生問題,直到2007年才開始正式營運,台灣從此進入高鐵國家之林。
由於青埔位於高鐵特定區內,加上鄰近桃園國際機場,已符合Kasarda所指的國際航空城的兩個條件,青埔的重要性不言可喻。高鐵青埔站自從開始營運後,即成了青埔地區的地標。車站主體以燈籠作為主要意象,運用大片玻璃帷幕與細長鋼柱,藉由燈光照明,彷如一座在暗夜中朦朧發亮的燈籠。不管白天或晚上,它都是最醒目的標誌。隨著青埔人口的成長,出入的旅客不斷增加。兩年不到,已突破每天15,000多人次進出的紀錄。
高鐵青埔站的位置相當特殊,與桃園機場捷運A18站的站體是共構的,旅客出了北邊的大門,有一個電扶梯可接捷運A18站。桃園機場捷運原本規劃在2013年2月通車,可是歷經6次跳票之後,卻遲遲無法通車,青埔的發展也受到波及。
直到2017年3月2日,桃園機捷終於正式通車,對青埔地區的居民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高鐵加捷運,任、督二脉就可打通;若再加上鄰近的桃園機場和台北港,兼具海、陸、空三大優勢,更可發揮加乘的效果,對外交通更為快速便捷。青埔已完全符合Kasarda所指的航空城三要件,將會是台灣第一座最具航空城概念的城市。
桃捷與高鐵青埔站共構
桃園機捷A18站的站體,不只與高鐵青埔站共構,北邊還有一個長廊,與「華泰名品城」串連在一起。這塊22公頃的土地,閒置在捷運站後方已有多年。2012年,國泰人壽公司獲選為交通部高鐵局主辦的開發經營案的最優申請人,並於12月完成簽約儀式。取得50年地上權後,投資超過200億元,打造一座結合國際商務及購物娛樂的國際商務城。
國際商務城第一期完工
國際商務城第一期於2013年9月舉行動土典禮,隨即換上新的圍牆,大型開挖機具和大批工程人員紛紛進駐,一夜之間已變成一個忙碌的大工地,充分展現民間企業的活力與效率。施工期間只有1年3個月,翌年12月18日便盛大而隆重開幕了。
華泰名品城開幕之後,果然吸引了大批人潮,每逢星期假日,家人聚餐或有朋友來訪,都會選在這兒。主題餐廳區位在三樓,擁有最好的視野,尤其夜晚時分,愈來愈密集的燈火,照亮了過去一片漆黑的夜空。捷運車站燈火通明,列車進進出出,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
青埔是一座超大型公園
青埔特區是個低密度開發的重劃區,公園綠地等公共設施超過總面積的四成,到處是綠地、草坪和埤塘。老街溪流經其間,串連起來的是一個綠色的生活廊道,因此青埔本身就是一個超大型的公園。其中,最大的一座面積將近2萬坪,即是習稱的「青塘園」,一路之隔還有另一座面積較小的公園,即是未來桃園市美術館的所在地。二座公園都緊鄰捷運A19站及興建中的「冠德環球購物中心」,往西不遠即是桃園國際棒球場,位置絕佳,是青埔最被看好的黃金地段。
青塘園的設計,除了維持既有調節滯洪的功能外,特別規劃了多樣性的水岸休閒遊憩空間,在水岸周邊建造親水緩坡、觀景平台、木棧道、花崗石人行步道及戶外劇場等。同時在水岸邊引進多達百種的原生性水生植物,使青塘園成為一個適合生態環境戶外教學、認識水生植物及埤塘文化的天然教室。
2015年中壢市公所在水塘上興建了一座景觀橋,分為水上廣場、人行步道、希望之塔及永恆之塔等四區。透過橋樑的曲線,勾勒出埤塘之美。夜間更可透過永恆之塔對著北極星射出光束,表達永恆的概念,已成為青埔的新地標。
2016年元宵節前後,台灣燈會正式在青埔登場,短短20來天,吸引了2,000萬民眾到場觀賞,創下了台灣燈會觀賞人數最多的記錄,青埔充滿大自然風味的市容這才廣為人知。
青埔將成為明日之星
目前青埔還有許多重大的文化建設正在興建中,包括市立美術館、書法公園、流行音樂中心等。民間大型的投資案也陸續登台亮相,包括環球購物中心、IKIEA全台旗艦店、全聯福利中心旗艦店、桃園市農田水利會行政大樓、星巴克,乃至各知名建商爭蓋的豪宅等。
環視青埔的天空,一幢幢20多層的超高建築物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正在改寫青埔的天際線。嶄新的外觀、前衛的設計、充滿現代感的造形,已具備都會區的規模和氣勢,假以時日必會成為桃園市的明日之星。
作者為作家
●《觀察》雜誌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