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鄭自隆》《杜神父與他的12座教堂》讀書筆記

【愛傳媒鄭自隆專欄】

閉戶自肅,就是要讀書(6)

書名:杜神父與他的12座教堂

作者:江敬業

出版:屏東縣政府

年代:2019

 

原民美學的聖堂

這本書是政府出版品,對政府出版品的刻版印象就是文宣廣告,但此書除了縣長潘孟安的序言外,全書都不涉及「縣政建設」內宣,只講原住民的宗教建築,屏東和花東一樣,都是四大族群共融,河洛、客家、外省、原民,原住民相對弱勢,當然應予關注。

屏東原住民信仰以天主教為主,這當然有其歷史因素,但傳道人的奉獻也不能忽略,本書就是原民神父杜勇雄設計、協建12座教堂的故事,這是何等難得的工程,很多人窮畢生之力只能買1或2間房子,但不是學建築的神職人員卻蓋了12座教堂。

杜神父出生於霧台鄉,屬魯凱族,父親也是傳道人,因此高中畢業就去讀神學院,26歲祝聖成神父,後來去義大利留學進修管理學碩士,在義大利他認識了舊建築的價值,以及新舊融合的可能,因此協建霧台、瑪家、泰武的12座教堂時,這些原鄉都有老教堂,能改則改,不能改則覓地新建,但不拆老教堂,杜神父認為拆了舊建築「歷史就歸零了」,這句話是不是讓胡亂鼓勵「都更」的政策、官員、建商慚愧,歐洲城市若一路都更,我們還會想去嗎?

這12座教堂有著濃濃的原民風,讓當地居民充分參與,使用原住民擅長的繪畫、木雕、琉璃珠,甚至以酒瓶取代水晶燈,呈現的就是台灣原鄉的教堂而不是歐洲的複刻,建築就應該是斯土斯民,移植會水土不服,在台灣看所謂的歐式歐風建築怎麼看怎麼怪,就是這個原因。

作者江敬業將12座教堂分為12個單元,每個單元先介紹部落再講解教堂,部落介紹包含族群、社會組織、歷史,但如果加入地圖或交通資訊或許會更佳,而教堂講解更精采,設計與建造過程、居民參與、如何用裝飾物呈現聖經故事等,如佳平的法蒂瑪教堂有面牆,有99隻羊,聖經故事中耶穌謂有100隻羊,即使迷途1隻也要找回,就是呈現教堂「神愛世人」精神。

書中還有一個很傑出的例子,杜神父協建武潭部落無染原罪聖母堂時,要製作聖堂兩側的12使徒雕像,他找來12名部落師傅每人負責一尊,但不給西方圖像讓師傅照著摹刻,而是先給他們使徒的資料,要師傅閱讀或請人講給他們聽,師傅瞭解使徒故事後,再用自己的想像雕出原民心目中的使徒,結果作品極為傑出,不但呈現獨特的原民美學,更展現了宗教在地化的精神;宗教在地化就是深耕,在原鄉,聖母穿上原民服飾,就是原民的母親,似乎血脈相連,不再是西方遙遠的神祇。

宗教的在地化

只有在地化,外來的宗教才能落地生根,第一個台灣文字「新港文書」就是17世紀荷蘭牧師甘治士Georgius Candidius,在新港社(今台南新市區新港村)學新港語(西拉雅族之平埔語),以羅馬拼音創造的,並成為當時通行的文書文字;沒錯,在台灣現代化過程中,西方傳教士跑得遠比政府快。

19世紀清領時期的台灣,長老教會宣教師來了,北部是加拿大籍的馬偕,南部是英格蘭長老教會牧師,英格蘭傳教士先到廈門學河洛話,再到台灣宣教,並發展成第二個台灣文字「白話字」,即廈門音福建話的羅馬拼音,還編成字典,不使用漢字的原因是當時文盲太多,而漢字學習困難,羅馬拼音只要學會字母就可以拼出白話,學習容易;「白話字」被當時台南人暱稱為「番仔字」,它成了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宣教媒介,以此印刷聖經,還發行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此報從1885年迄今都持續發行,只不過1969年在國民黨政府的要求下改為漢字發行。

當然宗教在地化除對在地的文化尊重外,也要服務在地化,南北兩個長老教會對台灣最大的貢獻在醫療,現在北部的馬偕醫院,南部的新樓醫院就是19世紀醫療服務的延續;此外各地基督教醫院,花蓮門諾醫院都是西方教會的醫療貢獻。

神的僕人

台灣新興宗教五花八門,騙財騙色時有所聞,正派的宗教,傳道人無論稱為和尚、僧人、神父、牧師,都應該是「神的僕人」,只有神棍才會把自己裝扮成「神」,要信眾膜拜。

這12座教堂我只去過佳平部落的法蒂瑪教堂,的確驚艷,就是台灣的原民教堂,不是他地的複製或移植,是展示台灣原民美學的藝術殿堂;杜神父默默服務族人,也服侍心目中的主,是令人敬佩「神的僕人」。

 

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照片為作者提供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