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鄭自隆
已找到 7 則相關結果
【愛傳媒鄭自隆專欄】媒體的「使用與滿足」理論(uses and gratification),說明了傳播就是功能導向,「內容為王」content is king,當內容滿足了民眾「守望、決策、教育、娛樂」需求,媒體就能在激烈市場競爭存活,不會被替代或襲奪。 民眾對電視的期待是「單純」,單純的「看電視」,對花俏的額外功能並不買單,因此電視機無需「智慧」,只要「好看」,有線電視500元吃到飽,就是「單純」。 (1)民眾需求 《廣電市場調查》顯示,雖然數位化讓有線電視機上盒有很多花俏設計,這些因系統商擔心傳統電視沒有人看,而加上的購物、隨選視訊、甚至YouTube選項,或家庭保全功能,民眾似乎不買單,民眾對電視的要求就是「看電視」。 「看電視」的功能是甚麼?古典傳播理論對「媒體功能」多有討論,如W. Schramm、M.L. DeFleur and S. Ball-Rokeach或C.R. Wright都曾論述媒體對社會的影響,主要談的是守望環境、聯繫社會、認知社會規範與價值,以完成社會化(socialization),以及娛樂社會成員的功能。徐佳士教授參酌這些早期的古典理論,歸納為「守望、決策、教育、娛樂」四大傳播功能。 所謂「媒體功能」,古典傳播理論談的就是「新聞功能」,新聞的確有協助閱聽人瞭解環境,協助決策(投票、買股票或了解漁汛與氣象,以決定今天要不要出海釣魚),建構新知識(學校教育的延長),以及透過軟性新聞(娛樂八卦、藝文、人情趣味花絮)娛樂成員的功能,但就「電視」作為媒體而言,仍然具備守望、決策、教育、娛樂等四大傳播功能。 一、守望功能:聯繫社會系統,瞭解環境變化 民眾透過電視新聞,可以瞭解外在世界疫情的變化;觀看時尚節目,可以掌握流行趨勢;觀看婆媽節目,可以知道現在社會親子、婆媳互動準則;民眾足不出戶,就知道世界如何轉動,電視發揮聯繫(correlation)的功能。 二、決策功能:整合各式資訊,協助生活決策 民眾透過電視所提供的資訊,形成自我決策的判斷,知道總統選舉要投給那位候選人,最為適當;知道要買那支股票,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甚至透過氣象預報,決定週末要不要出遊,這是電視發揮協助民眾決策功能,讓我們可以在社會「存活」或「求生」(surveillance)。 三、教育功能:型塑社會規範,引導成員遵循 媒體是學校教育的延伸,是教科書以外的知識來源,電視一方面提供新資訊新知識,讓民眾知識可以與時俱進(updated),另方面則暗示與強化社會規範,讓民眾遵循以維持社會的穩定與平衡,這是電視發揮社會化的功能,讓我們畢業離開學校,仍然不會與社會脫節。 四、娛樂功能:提供軟性訊息,舒解生活壓力 電視最主要功能就是「娛樂」,除新聞外,電影、戲劇、體育、藝文等節目,都可以讓民眾舒解壓力,這就是電視的娛樂(entertainment)功能。 《廣電市場調查》數據顯示,民眾喜歡的內容,以「新聞」最多,包含社會新聞68.1%、國際新聞52.9%、政治新聞30.8%、影劇新聞28.0%、民生新聞25.1%民眾都喜歡,此外就是戲劇45.3%、綜藝41.8%、電影38.5%、美食26.3%。 換言之,現行電視台所提供的內容,民眾通通買單;電視內容是多元的Buffet或百貨公司,不是只有單一口味的餐廳或單一品類的商店,電視提供具備完整的「守望、決策、教育、娛樂」四大功能。 註:文中引述之數據均摘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執行之《109年廣電市場調查結果報告》。 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照片為電視金鐘獎曹瑞原導演頒獎截圖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鄭自隆專欄】媒體之間是競合關係,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8小時工作、8小時睡眠,能使用媒體的時間也只有8小時,因此使用某媒體的時間比較多,就會替代或襲奪了其他媒體。 每個時代都有新科技的誕生,新科技和「舊」產業會形成四種互動現象: 替代(supersede)、襲奪(erosion)、消失(diminish)、並存(coexist),決定這四種互動現象的除了社會因素外,主要來自新科技和舊產業的互動態勢;新科技和「舊」產業的四種互動現象,同樣存在新科技和「舊」媒體的競爭關係中。 替代:新科技強、就產業弱,新科技會取代舊產業,如家用音訊媒材,錄音帶取代黑膠唱片(黑膠成了雅痞的蒐藏而非單純音樂載具),CD光碟又取代錄音帶,MP3也可能取代CD;家用錄影帶也是,VHS規格取代Beta,VCD取代錄影帶,DVD又取代VCD;在平面媒體方面,早期尚有文人辦報,但現在的雜誌市場完全為商業化經營取代,再也沒有文人雜誌的空間。 襲奪:當新科技弱、就產業也弱時,民眾因為嘗鮮,新科技慢慢吃掉舊產業的版圖,如電視誕生改變了電影市場,看電影的人變少,亦使得電影播映產業由大變小,大的電影院分解為客廳式的小電影廳,到電影院看電影,社交功能取代了娛樂功能。 並存:新科技和舊產業均強時會「並存」,新科技無法有對舊產業產生替代或襲奪現象,舊產業持續成長,新科技亦能茁壯。如日治時期雜誌紛陳,但均沒有撼動《台灣日日新報》的地位,1931年台北放送局播音,台灣廣播產業誕生,但《台灣日日新報》仍是第一媒體;1962年台視創辦,廣播先是一陣恐慌,但後來顯示電視並沒有影響廣播,廣播廣告量並未減少。 消失:當新科技弱、舊媒體強時,新科技只能黯然「消失」,台灣第一家網路原生報《明日報》在2000年2月15日風光上線,一時間傳統報紙似乎面臨每小時更新新聞的網路報威脅,但一年後,2001年2月20日「燒光」1.9億資本額後,黯然「熄燈」。 不是新媒體穩贏的,電視也會襲奪其他媒體,《廣電市場調查》有個題項,有10.8%的中華電信MOD用戶考慮停訂,停訂的主要原因,以沒有想看的電視節目(47.6%)占比最高,其次為很少收看(23.3%),顯示媒體經營還是「內容為王」;而有趣的是,停訂中華電信MOD後考慮改用的其他服務,以有線電視(32.4%)為多數,這表示有3.5%的MOD用戶可能跳槽有線電視;不要忘了與電視相比,MOD可是新科技,這顯示媒體戰國時代果然輸贏在「內容」,而非「新舊」。 網路的使用的確襲奪了電視的時間,但網路的使用主要用於通訊與資訊搜尋,其功能並不能完全取代電視,電視收看是線性行為linear exposure,和網路跳躍式暴露click exposure完全不一樣,所以電視廣告式張網捕魚,網路廣告是釣魚,哪種效果大? 媒體傳播效果不在新舊,而是功能,網路無法完全替代電視,無論從台灣民眾的使用習慣或媒體的「守望、決策、教育、娛樂」四大功能省視,電視均有不能取代的地位。 註:文中引述之現行廣電數據均摘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執行之《109年廣電市場調查結果報告》。 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照片為TVBS截圖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鄭自隆專欄】 閉戶自肅,就是要讀書(10) 書名:穿越霧風到林家 策畫:李崗 作者:萬蓓琪等 出版:台中市政府 年代:2012 五大家族 本書也是政府出版品,台中市政府出版,介紹霧峰林家,紀傳體,以人物為主軸;台灣從清領、日治到戰後有五大家族,霧峰林家是其一,其餘的四大家族是板橋林家、鹿港辜家、基隆顏家、高雄陳家,每大家族發跡過程都不一樣。 板橋林家是林國華、林國芳合組「林本源」商號起家,在大溪墾荒,也做米、鹽、糖、布、樟腦、木材生意,光緒年間建台北城時,清朝政府沒錢,向板橋林家借錢,因此在東西南北四門外,還開了小南門,據說是為了方便林家進城。 鹿港辜家的家主是辜顯榮,其故事大家都知道,辜帶領日軍不流血進城,因對天皇有功,敘勳成了日本貴族院議員,並獲得鹽、鴉片、菸草專賣權,產業跨足木材、糖業、鐵砂。 基隆顏家的家主是顏雲年,做的是煤礦金礦生意,現在的水金九(水湳洞、金瓜石和九份)都屬他家產業範圍。 高雄陳家家主陳中和,主要從事南洋貿易,也投資製糖,孫子陳田錨在國民黨時代長期擔任高雄市議會議長,是五大家族中在戰後持續涉足地方政治者。 和這四大家族都是營商致富不同,霧峰林家是一刀一棍一槍打出的家業,開台祖林石在乾隆年間(1746)年渡台,經由不斷械鬥,19世紀初林家由大里遷往阿罩霧(霧峰),孫子林甲寅將家業分為頂厝、下厝,頂厝為次子林奠國,下厝為長子林定邦;頂厝習文、下厝尚武,下厝從林文察以降都是帶兵打仗,清朝時代竄出功名,蓋現今「宮保第」光宗耀祖的就是下厝;頂厝林文欽中過舉,林文欽的兒子就是我們熟悉的林獻堂。 對台灣文化的貢獻 頂厝林獻堂對台灣文化、政治貢獻卓著,乙未割台,下厝林朝棟選擇西渡廈門,頂厝林獻堂留在台灣,大正年間林獻堂與友人發起「新民會」,創辦《台灣青年》,也推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有選舉就是林獻堂催生出來的。 由文化啟蒙帶動民主啟蒙,大正10年(1921)林獻堂與友人創設「台灣文化協會」,協會主要活動有發行公報、設置讀報社、舉辦講習會、開辦夏季學校、舉辦全島文化講演、推動文化話劇、巡迴放映電影,以啟迪民智;自1923年至1927年(昭和2年)年間,每年舉辦演講會300餘場,連橫也是講者之一。 1924年(大正13年)台中霧峰林家的萊園舉辦夏季學校,連續3年,林家提供食宿,男女兼收,課程有宗教、哲學、經濟、西洋文明史、科學概論、社會學、新聞學、法治精神等類似大學課程,講席均為一時之選,陳炘、林茂生均曾任教;當時台灣並無大學,台北帝大至1928年方創立。 1927年文化協會受左翼勢力滲入產生分裂,左派力量取得主導權,林獻堂、蔣渭水退出,另組「台灣民眾黨」,成為台灣第一個政黨;而原先的文化協會則轉向農工運動的社會主義訴求。 此外在外族統治下,台灣的第一次選舉也是林獻堂鼓吹出來的,1920年至1934年間獻堂先生與台灣士紳投入「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要求在台灣設立擁有立法權、預算審查權的台灣議會,賦予自治權利,1921年元月由林獻堂領銜連署,第一次提出請願。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前後發動15次的請願,歷時14年,第三次請願,蔣渭水、蔡培火等人組成常設性組織「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因違反「治安警察法」,被捕並起訴,初審被判無罪,但檢察官不服上訴,二審部分請願人士被判刑三個月,謂之「治警事件」;他們入監服刑時,民眾夾道歡送,如同國民黨時代黨外人士「入監惜別會」的遊行活動。 終於1934年10月,台灣總督府宣布隔年開始實施台灣自治;昭和10年(1935)年4月總督府公佈「台灣自治律」,將議員的半數名額開放民選,11月22日投票,由於是第一次選舉,投票踴躍,投票率高達96.7%。 民主從不會由統治者自動恩賜,台灣選舉不是國民黨帶來的,而是林獻堂偕同鄉賢貢獻心力,甚至付出坐牢的代價,花了14年一步一步向異族統治者爭取來的。 你愛祖國,祖國未必愛你 霧峰林家是標準的「愛國」家族,清朝時對官府臣服,早期因族群械鬥,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但一壯大,官方就覬覦納編;日治期間也是心向「祖國」,一脈渡海「回歸」,留在台灣的一脈則支持民主與文化運動,但無論清領或日治、民國時期,「祖國」並沒有善待林家。 下厝開基家主林定邦死於鄉鬥,兒子林文察手刃仇人剖心奠父,並承接父親的鄉勇,後應官府召,帶領自己的部隊剿滅小刀會,收復雞籠,因有戰績,再被徵召渡海,納入左宗棠系統清剿太平天國,36歲戰死殉清,死後賜諡太子少保,這也是霧峰林家府宅稱為「宮保第」的原因。 為清廷賣命戰歿的林文察,其弟林文明因戴潮春事件返台協防,也因鄉鬥訴訟及向官方索餉,被清吏設計殂殺於彰化縣衙,成了「壽至公堂」的民間傳說,清吏欠餉幫鄉黨圍事殺人,宛如黑道。 林文察的兒子林棟樑,14歲世襲爵位,成立「棟軍」,參與清法戰爭,協防基隆,屬劉銘傳系統,並取得開山撫番權,逐步敘功至二品頂戴賞黃馬褂,讓林家政經勢力到達頂峰,甲午戰爭再協防基隆獅球嶺,但因不屬新任巡撫唐景崧派系,被排擠調回台中;乙未割台選擇舉家內渡,抑鬱而終。 林棟樑的兒子林祖密,加入中華革命黨,參加討袁護法戰爭,被孫文任命為閩南軍司令,活躍閩粵地區,官至少將,1925年被軍閥李厚基燹屋殺人,年方48歲。 林祖密的兒子林正亨,出生於鼓浪嶼,畢業於南京陸軍官校,抗戰期間加入緬甸遠征軍,作戰身中16處刀傷,險些喪命;1949年被國民黨指為「匪諜」,隔年槍決於馬場町刑場。其妻沈保珠攜子,偷渡至香港再轉北京,投奔台盟謝雪紅,文革期間被打為黑五類;子林為民,因生活困苦,40歲方入大學,畢業於人大新聞系;女林青,母親偷渡時年方1歲襁褓,只能留台依附族人,為水果販。 下厝一脈,遭遇令人唏噓,頂厝系統在台,日治期間發展不錯,林獻堂望重士林,曾環遊世界378天;他也是愛國的,一生堅持不說日語,1936年在上海與當地仕紳會面,說是「歸來祖國」,日本學者若林正丈將其歸為日治時期台人的「祖國派」,但1945年「祖國」真的來了,他被國民黨228的凶殘嚇壞,1949年避居日本,留下「異國江山堪小住,故園花草有誰憐」詩句,心中只剩「故園」再也沒有「祖國」,至1956年病逝,終生不回台灣。 國民黨馬英九最推崇蔣渭水,但渭水先生若不早逝,「祖國」來了,其下場可能就和另一個「愛祖國」的報人林茂生一樣,被國民黨屠殺,若幸運,也或如獻堂先生避走海外,終老異鄉。 崇拜因為距離,距離產生想像,想像誘發美感,台灣地處邊陲,因此視「祖國」如天朝,甲午敗戰割台,台民宛如棄嬰,對「祖國」更加孺慕,霧峰林家業大家大,本就必須選擇與官府合作,向當權者靠攏,但你愛祖國,祖國未必愛你,霧峰下厝一脈就是斑斑血淚。 「祖國」不是單一的指涉,而是一個概括的概念,包含你所認同、熱愛的政府、政黨、政客、偶像、宗師、seafood都是,如「你愛○○○,○○○未必愛你」,你愛他們,但有時他們會傷你更深。 幻滅才是成長的開始,這是司迪麥口香糖廣告說的,說的也真對。 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鄭自隆專欄】 閉戶自肅,就是要讀書(7) 書名:餘響入霜鐘禪宗祖師傳奇 作者:鍾玲 出版:九歌 年代:2020 好看的書 本書是作者鍾玲在報紙聯合副刊發表的短文匯集而成,既然是報紙短文就不會是學術論文,而是小說,或是以部分史實為基礎的「演義」;短文在聯副刊登時,我蠻喜歡的,因此集結出書,就買了。 此書從初祖達摩,寫到六祖之後的神秀、神會、百丈懷海、黃檗希運、臨濟義玄,30篇的「演義」,精彩有趣很容易入門,看了這本書,就瞭然禪宗從初祖到六祖的源流。作者是大學教授也是佛教徒,因此她是以寫宗師的心態下筆,我非佛徒,讀此書純然是對禪宗的興趣,對禪宗的興趣,胡適是訓詁,《神會和尚遺集》就是,我對禪宗的興趣,是充滿故事性與看似不拘的瀟灑,和只懂吃齋唸佛、做法事騙騙錢的派別不同。 禪宗比較好玩 先說故事性,任何宗派,只要歷史夠久、影響力夠大,源流就會複雜,故事就多,禪宗若以達摩起算,已1500餘年,衍派當然複雜,連台灣佛教四大山頭,除慈濟外,法鼓、中台、佛光都自稱禪宗一脈;本書寫的是達摩至六祖惠能四百年的佛門鬥爭,有人就有鬥爭,有權有錢就有人爭奪,佛門自不例外。 有鬥爭就有故事,世俗鬥爭,下焉者赤裸裸、刀光血影,但高手「人前手牽手、背後下毒手」,神秀、惠能爭奪法衣,以及神秀弟子普寂、惠能弟子神會,爭誰為「六祖」的滑台無遮論戰,均宛如宮鬥,表面是為自己師父「正名」,但何嘗不是為自己打算,師父正名了,自己就是法脈嫡傳,利益回到自己身上,和尚還是有心機的。 還有一故事,現在看是愚蠢,但很有故事性,2017年詣嵩山少林寺,見寺內立雪亭有門聯「禪宗初祖天竺僧,斷臂求法立雪人」,其典故是有人要拜師達摩,達摩不收,此人就長跪雪地,達摩還是不收,說除非老天下起紅雪,否則不收;於是他就砍了自己的手臂,染紅了雪;這個人叫「慧可」,後來成了禪宗二祖,果然有「捨」才有「得」,但代價太大了。 古代資訊封閉民智未開,方有此荒謬的宗教盲從現象,唐代皇帝好佛,韓愈寫了《諫迎佛骨表》,勸皇帝不要把「朽穢之物」帶入皇宮,差點被砍頭,上有好者下必從焉,為迎佛骨,當時有人燃指供佛,有人燃臂供佛,因此慧可自斷其臂,也就不奇怪了。 禪宗的故作瀟灑在於偈語爭鋒,五祖弘忍以偈語的優劣來決定傳法弟子,神秀寫的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眾人皆曰讚,但不認識字的惠能,找人代筆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卻受到弘忍得賞識而得到傳法袈裟,惠能比神秀高明嗎,以詩的意境或許如此,但現實生活中卻不值得鼓勵,神秀要人努力用功按部就班當好學生,是位好老師;但惠能卻鼓勵取巧投機,憑小聰明取高分。 小沙彌學舌,見旗子飄動,一群人爭論是風動還是旗動,某位多事者跳出來說,既不是風動也不是旗動,是「心動」,眾人皆服。真的是胡扯,當然是風帶動旗子,這是小學生基本常識,哪來的「心動」。 禪宗的偈語,是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複雜化就會產生神秘感;其實世事沒那麼複雜,去執取直而已。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所有的宗教都是人為創造的,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有為法」(人為的智慧),並非絕對真理,都可以被批判被質疑;不過伊斯蘭教、天主教(含基督教)、佛教歷經數千年的淬煉,當然比較值得信賴,其教義也有深層哲學思考(如佛教),或很入世的服務與詮釋現實世界(如可蘭經之於阿拉伯世界,或韋伯所謂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但依附在正信宗教大帽子下的「新興宗教」,可不一定,更應該帶著批判的角度看它,而不是盲從。 如何檢驗新興宗教?有幾個標準 1.以捐錢多少來決定功德的,這是賣贖罪卷詐財,不必信它。 2.以複雜說詞、因果輪迴,威脅恐嚇不信的人,必是邪教。 3.教主被包裝成「神」,要人跪拜、獻身、捐錢,小丑爾,信它幹嘛。 見本性為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執著方能見本性,《金剛經》「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說不受到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的羈絆,自在就能夠見到本性。 台灣很多佛道混合的「新興宗教」(其實不是真正的道教,而是台灣民間信仰),號稱修禪學禪教禪,教主以色(表演)、聲(說詞)、香(氛圍)、味(迷幻)、觸(互動)、法(規矩)傳教,然後接受信眾無盡供奉,擁名車、廣置田宅,荷包滿滿,看病還要醫院院長出門迎接,行為如此貪婪自己如何能「生其心」?又如何能讓信眾「生其心」?說是禪,笑話了。 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鄭自隆專欄】 閉戶自肅,就是要讀書(6) 書名:杜神父與他的12座教堂 作者:江敬業 出版:屏東縣政府 年代:2019 原民美學的聖堂 這本書是政府出版品,對政府出版品的刻版印象就是文宣廣告,但此書除了縣長潘孟安的序言外,全書都不涉及「縣政建設」內宣,只講原住民的宗教建築,屏東和花東一樣,都是四大族群共融,河洛、客家、外省、原民,原住民相對弱勢,當然應予關注。 屏東原住民信仰以天主教為主,這當然有其歷史因素,但傳道人的奉獻也不能忽略,本書就是原民神父杜勇雄設計、協建12座教堂的故事,這是何等難得的工程,很多人窮畢生之力只能買1或2間房子,但不是學建築的神職人員卻蓋了12座教堂。 杜神父出生於霧台鄉,屬魯凱族,父親也是傳道人,因此高中畢業就去讀神學院,26歲祝聖成神父,後來去義大利留學進修管理學碩士,在義大利他認識了舊建築的價值,以及新舊融合的可能,因此協建霧台、瑪家、泰武的12座教堂時,這些原鄉都有老教堂,能改則改,不能改則覓地新建,但不拆老教堂,杜神父認為拆了舊建築「歷史就歸零了」,這句話是不是讓胡亂鼓勵「都更」的政策、官員、建商慚愧,歐洲城市若一路都更,我們還會想去嗎? 這12座教堂有著濃濃的原民風,讓當地居民充分參與,使用原住民擅長的繪畫、木雕、琉璃珠,甚至以酒瓶取代水晶燈,呈現的就是台灣原鄉的教堂而不是歐洲的複刻,建築就應該是斯土斯民,移植會水土不服,在台灣看所謂的歐式歐風建築怎麼看怎麼怪,就是這個原因。 作者江敬業將12座教堂分為12個單元,每個單元先介紹部落再講解教堂,部落介紹包含族群、社會組織、歷史,但如果加入地圖或交通資訊或許會更佳,而教堂講解更精采,設計與建造過程、居民參與、如何用裝飾物呈現聖經故事等,如佳平的法蒂瑪教堂有面牆,有99隻羊,聖經故事中耶穌謂有100隻羊,即使迷途1隻也要找回,就是呈現教堂「神愛世人」精神。 書中還有一個很傑出的例子,杜神父協建武潭部落無染原罪聖母堂時,要製作聖堂兩側的12使徒雕像,他找來12名部落師傅每人負責一尊,但不給西方圖像讓師傅照著摹刻,而是先給他們使徒的資料,要師傅閱讀或請人講給他們聽,師傅瞭解使徒故事後,再用自己的想像雕出原民心目中的使徒,結果作品極為傑出,不但呈現獨特的原民美學,更展現了宗教在地化的精神;宗教在地化就是深耕,在原鄉,聖母穿上原民服飾,就是原民的母親,似乎血脈相連,不再是西方遙遠的神祇。 宗教的在地化 只有在地化,外來的宗教才能落地生根,第一個台灣文字「新港文書」就是17世紀荷蘭牧師甘治士Georgius Candidius,在新港社(今台南新市區新港村)學新港語(西拉雅族之平埔語),以羅馬拼音創造的,並成為當時通行的文書文字;沒錯,在台灣現代化過程中,西方傳教士跑得遠比政府快。 19世紀清領時期的台灣,長老教會宣教師來了,北部是加拿大籍的馬偕,南部是英格蘭長老教會牧師,英格蘭傳教士先到廈門學河洛話,再到台灣宣教,並發展成第二個台灣文字「白話字」,即廈門音福建話的羅馬拼音,還編成字典,不使用漢字的原因是當時文盲太多,而漢字學習困難,羅馬拼音只要學會字母就可以拼出白話,學習容易;「白話字」被當時台南人暱稱為「番仔字」,它成了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宣教媒介,以此印刷聖經,還發行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此報從1885年迄今都持續發行,只不過1969年在國民黨政府的要求下改為漢字發行。 當然宗教在地化除對在地的文化尊重外,也要服務在地化,南北兩個長老教會對台灣最大的貢獻在醫療,現在北部的馬偕醫院,南部的新樓醫院就是19世紀醫療服務的延續;此外各地基督教醫院,花蓮門諾醫院都是西方教會的醫療貢獻。 神的僕人 台灣新興宗教五花八門,騙財騙色時有所聞,正派的宗教,傳道人無論稱為和尚、僧人、神父、牧師,都應該是「神的僕人」,只有神棍才會把自己裝扮成「神」,要信眾膜拜。 這12座教堂我只去過佳平部落的法蒂瑪教堂,的確驚艷,就是台灣的原民教堂,不是他地的複製或移植,是展示台灣原民美學的藝術殿堂;杜神父默默服務族人,也服侍心目中的主,是令人敬佩「神的僕人」。 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照片為作者提供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鄭自隆專欄】閉戶自肅,就是要讀書(1) 書名:人生需要酒肉朋友 作者:朱全斌 出版:天下 年代:2021 購書:2021/06/03 書價:332元+20元運費 關於作者與這本書 朱全斌是台藝大的教授,和他有幾面之緣,我們同為電視學會監事,電視學會是台灣五家無線電視台的公會組織,理事是各台經理人,常務理事是各台總經理,理事長由輪值電視台的總經理擔任,監事是幫閒,請教授列名,再由監事們互推常務監事,我因年長,擔任多屆常務監事;監事每年出席2次會,無線電視台鬧窮,出席費才1000元,遠低於政府機關的公定價2500元。 我和作者朱全斌在電視學會見過幾次面,那種場合只能寒暄無法深談,但印象中朱教授溫文爾雅,一看就知道是好人。 這本書,就是談吃的,因為朱教授夫人就是有名的吃家韓良露,朱夫人已過世,此書是懷妻之作,朱教授出身外省公教家庭,父母懂吃,自己愛吃,所以寫來全不費事,雖然本書附錄有朱教授家傳菜的作法,但本書不是食譜,而是作者與父母、妻子、吃友、學生因「吃」的故事,不過其中描述著力最深的還是與妻子的互動,果然鶼鰈情深。 其中一幕令人記憶深刻,是朱教授年輕時與夫人遊巴黎,韓良露想吃法國著名的海鮮盤(Fruits De Mer),海鮮盤就是一大盤裝滿螃蟹蝦子淡菜的冷盤,妻子想吃,老公嫌貴,最後是各吃各的,還是妻子遷就老公,書中沒有細述,但總留遺憾;這也是許多夫妻的共同經驗,年輕想吃吃不起,年老吃得起但不能吃,其實「一期一會」,相同場景不會重來,就看開吧,錢再賺就有,偶爾任性無妨。 呷飯皇帝大 我也好吃,還沒上小學前就去過酒家,是南台灣最大的寶美樓,寶美樓在台南市西門圓環旁,現在還在,不過不賣酒不賣笑,只賣西點與咖啡;早期酒家是「正常」社交場所,許信良說的不進酒家不算男人(謝謝主席提點,我5歲就成真男人),印象深刻的是戰後初期,酒女穿旗袍、唱平劇,服膺新殖民統治者的價值觀,至於去酒家吃甚麼?當然不復記得,想必是烏魚子、網紗捲、車輪牌鮑魚之類的酒家菜。 雖然也好吃,但我沒朱教授勤快,只求口腹之慾,不問製作工序,更不會下廚,而且八字忌水,從不洗碗,謝謝領導,我非君子但包容我遠庖廚。 朱教授有很多學生會做菜給他吃,我學生中會做菜的似乎只有一位,沈琬,她是著名麻辣火鍋太和殿老闆娘,雖然賺錢易如喝湯,但亦樂於廚藝,2001年找我指導論文,討論時間都約在晚餐後,餐前她和唐琪珮就帶食材來家裡,一下子就變出一桌菜,當時領導還在台南,我隻身在北,樂於讓女弟子餵養。 我另一位女弟子,王維謙,我不曉得她會不會做菜,但確定會做甜湯,而且是合我胃口的甜湯,我是甘黨一族,但又不能重甜,但維謙總會拿捏恰到好處,她家和舍下隔著景美溪遙遙相對,不用Uber,她說到就到。 我期待再指導一位女弟子,住屏東東港,家裡有船抓鮪魚,或是開餐廳賣トロ(鮪魚肚)。 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韓國瑜在被退學而自辦的畢業典禮致詞,說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是傳言中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刑前在獄中的留言詩,「我自橫刀向天笑」表示求仁得仁從容就義,這和韓國瑜拍畢業照說我笑不出來,心境似乎不太契合,而「去留肝膽兩崑崙」,韓國瑜又想表達什麼? 「兩崑崙」有很多說法,有說是康有為與梁啟超,另一說是康有為與大刀王五,也有說不是康南海,而是譚的好友唐才常或拳師胡七,甚至還有說兩崑崙是指譚嗣同的兩個僕人,因崑崙是指崑崙奴;這是忽略上下文義的臆測,肝膽當然指生死至交,而「去留」指的是一生一死,因此「兩崑崙」不會兩人都是活著的人,死的是譚嗣同本人,但活著的人也要與「崑崙」有關,方能吻合文意。 和「崑崙」有關的只有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誼,在京師開鏢局,河北回族人,因在李鳳崗師門排行老五,故名,但王五後來又拜崑崙派的山西董學單刀,而譚嗣同年少曾隨王五習武,所以哥倆自可稱「兩崑崙」,而兩人也確是生死至交,譚嗣同被刑棄市,還是王五收屍,並護棺回譚的湖南老家安葬。 「兩崑崙」是譚嗣同與大刀王五,一位在朝一位隱於市井的至情至交,而韓國瑜的「兩崑崙」又指誰?韓國瑜與許崑源? 韓國瑜與許崑源是一生一死,許崑源在議會中毫不避諱的護航韓國瑜,稱之「肝膽」也對,許的江湖氣也與王五像,而且議會中挺韓罩韓行徑也如「鏢師」,不過韓國瑜像譚嗣同嗎?譚嗣同學養紮實,自創「仁學」抨擊儒教,認為荀學皆鄉愿;也協辦過內河船務、修築鐵路、開礦,思想進步挺身維新,將身家押弱勢的光緒,而不是攀附當權的保守派。 韓國瑜的文膽還不錯,可以寫出這樣的譬喻,為其主人畢業典禮貼金,可惜當天沒有記者問這兩句的典故與涵義,不然又可提供名嘴打嘴砲的談助,以韓的個性大概沒有耐性聽完文膽的說明。 靠小聰明,人來瘋、不用功是韓國瑜的人格特質,因為人來瘋才可以捲起韓流千堆雪,但當首長不用功就慘了,參選總統還想兼職高雄市長,鬧過「美國國務卿兼外交部長」的笑話,他以為國務卿就是總理,所以總理可以兼外交部長,居然不知道美國是總統制,哪來總理,這是大一政治學的基本常識,而韓還是政大東亞所畢業的,指導教授要哭哭。 起伏靠機運而不是實力,有了機會,又這山看去那山高,個性決定命運,信哉斯言。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照片取自韓國瑜臉書粉絲專頁) ●評論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