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蔡詩萍專欄】錢復老師,1935年出生於北平。來台灣時,他已經是青少年了。
我為何說理解錢復與他父兄,一家人的人生際遇,要與他那個時代的人脈網絡,還有政治的大環境,連結在一起看呢?
不妨舉個例子,而且鮮明對比的例子看吧。
李敖,已經過世的這位大頑童,大反骨,也是1935年出生於中國大陸的。錢復後來唸台大政治系,李敖唸台大歷史系。
從錢復的回憶錄來看,他在台大期間,擔任代聯會主席,這個學生會的主席角色,大約要到八零年代以後,伴隨台灣黨外民主運動的興起,才有非國民黨員角逐成功的先例。
所以,基本上,可以這麼說,從李敖與錢復的例子來對比,當年外省籍年輕一代,亦逐漸分殊出兩條路線,一條是跟著自由主義的傳統,對執政的國民黨保持批判監督的路線,而另一條,則是,反對共產黨,跟著國民黨走,在黨內扮演好「忠黨愛國」的角色,但也不是弄權興利的一批,而是相信自己的專業,可以興國,可以救國,孫運璿、李國鼎,這批財經官僚如此,錢思亮、錢復父子,亦復如是吧!
但對李敖,這類的自由主義知識份子,他們的政治認知則顯然不同。
從國族認同來看,他們無疑屬大中國認同者,只是,在民主政治上,他們傾向於自由民主的選擇,因而對蔣氏政權的專斷,國民黨的不民主,則不遺餘力加以批判。
這就促成了李敖與錢復,一個世代,卻平行發展出兩條外省籍知識精英的路線!
我進台大唸書時,黨外運動逐漸蓬勃,到了美台斷交,「美麗島事件」時,可謂中華民國的認同危機與島內民主運動都到了新的轉折點。
那是八零年代,跳躍前進的前夕,台籍精英也好,外省精英也罷,都在躍躍欲試,未來的未來!我輩中人的大學生,除非已經立場明確了(無論是忠黨愛國,或黨外參與),否則,多半是在徬徨猶疑中,摸索前進的。而台美斷交,而美麗島事件美麗島大審,都是關鍵性的分水嶺!
從《錢復回憶錄》卷一來看,錢復老師與李敖前輩,完全是沒有交集的兩個外省籍台大精英。他們唯一的交集,或許在胡適。而因為胡適的交集,而繼續擴散出去的連結,則是彭明敏。有趣吧!
胡適與錢家的關係,始自於錢思亮,因而,錢復到美國唸書時,還不時到紐約親炙胡適的教誨,錢復與夫人田玲玲的婚約,胡適夫人胡江冬秀女士還扮演見證人角色。
而眾所周知,胡適是欣賞李敖之才情的長者。
從錢復、李敖兩人,與胡適的關係來看,胡適做為他那個時代的自由主義宗師,亦可看出他的矛盾內在:一方面,他秉持五四以來自由主義的精神,對威權對專制保持批評警惕,這是他欣賞李敖的原因;另方面,他專業知識分子出身,對以專業報效國家,情有獨鍾,錢復的矢志外交,當然也在他的鼓勵範圍之內。
胡適的矛盾,看在李敖、殷海光之類的人士眼裡,不易理解,可是,回歸到他的性格上,他的在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做選擇的判斷上,這矛盾卻不是不合情理的。
至於彭明敏的連結,乃因《自由的滋味》裡,彭明敏曾說,當年到加拿大攻讀博士,經濟窘況,胡適曾伸出援手,但彭一直以為是胡適找了奧援來幫忙,多年後才知道,竟是胡適自己掏腰包贊助了多年!這份溫暖讓這位台獨大老,多年後仍深深銘記於心。
而彭明敏於錢復,不過是授課的老師,於李敖呢,則是反對國民黨威權獨裁的同路人。
錢復老師的回憶錄,完全不見李敖、彭明敏、殷海光等,那時代的自由主義印記,其實充分證明了,錢復家族是活在一個與台大之自由批判學風,平行發展的時空裡!
理所當然,他們一直是國民黨的知識精英!拿了博士學位,回到黨國體制內,成為專業官僚!
作者為知名作家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