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鄭自隆》《手繪台灣人四百年史》讀書筆記

【愛傳媒鄭自隆專欄】

閉戶自肅,就是要讀書(4)

書名:手繪台灣四百年史

作者:邱顯洵

出版:INK印刻文學

年代:2017

 

識邱顯洵嗎?

本書作者、編者、繪者邱顯洵,你認識邱顯洵嗎?或許不認識,但只要超過40歲,你一定看過或記得他的作品。

25年前,1996年總統大選,民進黨候選人彭明敏的選戰LOGO就是他設計的,以代表海洋精神的鯨為主體,而鯨魚的造型就是橫置的台灣,再圍以紫色「飛白」,象徵波濤洶湧、輾轉前進的巨浪,這個設計比起國民黨李連陣營,花大錢請專人自美國飛回台灣所設計的「黨徽太極圖」更具人文意涵與象徵意義,不霸氣具親和力,也契合候選人彭明敏的個人形象(見照片右下)。

顯洵兄是留法藝術家,曾在文大、台藝大、北藝大教書,並幫忙行政工作,也曾主持節目,在亞洲旅遊台《城市100個發現》和美女胡文華主持過一集,介紹象山、華山文創園區,是個斜槓藝術家。

本書是以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為本,《台灣人四百年史》是部大書,必須有毅力才能讀完,因此史明老先生曾嘗試用漫畫來呈現,歐吉桑是對的,現代是影像時代,年輕人習慣使用圖像,拙於文字閱讀,但漫畫非歐吉桑所長,出版後沒有引起關注,所以由顯洵兄接棒完成,創作了310幅單格漫畫,始自17世紀大航海時代,至1947年的國民黨228大屠殺。

政治漫畫是作者專長之一,作者謂其為諷刺畫(caricature),的確書中畫作風格,誇張、犀利,人物尤其精采,老外就是老外,東方人就是東方人,幾筆線條就勾出表情;文圖搭配,很容易閱讀,可當單格漫畫看,但合起來就是連環漫畫,在每一幅漫畫下都有一個戳章註明〈史明觀點〉,呈現特定史觀。

歷史是理智的重建?

歷史是由戰勝者、統治者、殖民者、執政者詮釋的,所謂「歷史」,梁啟超定義為「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其因果關係,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鑑」,由於研究者不能直接參與,所以必須重建,因此「歷史」可以說是後人理智重建(intellectual construction)的陳述;但這是理想,事實卻未必如此。

歷史的「理智重建」有三個步驟,先是蒐集史料,接著推定史實與史料的關係,最後以史識史觀為基礎,做史實之連貫與綜合,以描述歷史圖像。因此「理智重建」過程,就會遭遇「物」與「人」的困擾,「物」指的是史料的完整性,而「人」指的是研究者的能力、史德、意識型態;這些物與人可能因下列因素而形成偏差 -

自利:經濟壓力,如受雇立傳,美言傳主;政治壓力,如為當權者服務,或為前朝寫史,以醜化政敵、前朝討好當道;族群榮譽,如為家族或宗姓聲譽,為所屬族群「擦脂塗粉」;

信仰:因宗教或政治信仰而產生取材與立論偏差;

個人偏見:個人對特定族群、歷史事件的刻板印象或預存立場所產生的偏見;

史識與能力:研究者因能力與視野,侷限了關照面;

客觀條件的限制:如研究時間、研究經費的限制,史料闕失等,形成管窺,緣慳全豹。

所以說歷史和新聞一樣,其呈現宛如瞎子摸象,瞎子A摸到象肚子,說象是一堵牆,瞎子B摸到象腿,說象是柱子,瞎子C 摸到象尾巴,說象是繩子,請問那個瞎子說謊?所有的瞎子或許都沒有說謊,但他們只講出想講的,或經驗範圍的部分「真相」,這就是新聞或歷史。

誰的台灣史?

台灣是多元移民社會,不同時期的移民或統治者,經驗不同、立場不同,史觀就會不同,舉個例,大家認識的「鄭成功」,不同時期、不同族群就會有不同定位。

明朝:矢志復明的孤臣孽子

清朝:負嵎頑抗的前朝遺孽

國民黨:要反攻大陸的民族英雄,是黨的榜樣

民進黨:就是單純的一位歷史人物

原住民:殖民者、掠奪者、暴君

日本軍國主義者:統治台灣先行者

17世紀荷蘭人:侵略者、暴君

現代精神科醫師:病患

一位鄭成功,各自表述,一部台灣史,也各自表述,史實客觀存在,但中小教科書,國民黨時期、民進黨時期卻因不同史觀,論述截然不同,一部台灣史到底誰說了算?

 

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