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朱國珍》留給時間「沉澱」吧!

    【愛傳媒朱國珍專欄】常聽好友提起夫妻或伴侶生活,往往一個急驚風,另一個是慢郎中,這種凹凸配,經常笑中有淚。
    有個笑話這麼說:老王動作慢,老李衝動派,某天,老李看到老王買了雙新鞋,立刻問:「你這鞋花了多少錢買的?」只見老王慢慢抬起右腳,回答:「九百!」
    老李一聽,火冒三丈,立刻轉頭去罵老婆:「妳替我買的那雙,為什麼要一千八?」
    老李的太太還來不及解釋,老王慢條斯理、拖拖拉拉緩緩抬起左腳,說:「別急嘛!這隻也是九百!」
    一般人聽到「拖拖拉拉」容易覺得是負面形容,但我卻認為這是「沉澱」。我自己年紀愈大,愈享受「沉澱」的樂趣,尤其是遇到「直球對決」,更需要智慧面對。我是愛好和平的天秤座,最怕硬碰硬,我不喜歡衝突,特別是面對別人失禮的行為,我經常無言以對,年紀稍長勉強學會露出從容的微笑,然而大多數時間仍然選擇保持沉默。有關淡定的修養能夠隨著年紀成正比微幅精進這部分,我必須要恭稱我家小壯丁一聲「師父」!
    某次晚餐我失手做出一道沒燉爛的酒釀紅槽五花肉,結果卻親眼看著13歲的兒子使用咀嚼蒟蒻的精神震動他的雙顎,齒間不斷發出Q脆的聲響,只為了將硬邦邦的五花肉咬碎。
    就這樣他還可以連吃兩碗白飯,讓我像看著北歐神話似的看著兒子演出絕美的諸神黃昏,這道詭異的五花肉連我自己都不敢吃進嘴裡,小小壯丁竟然能夠一口接一口使勁兒賣力的吞嚥,那一刻讓我油然產生騰空漂浮的虛榮心,深刻體驗到就算是美食的世界末日來臨都無法抵擋我們之間的真愛。
    雖然這個故事有可能是因為「無知」而不是「沉澱」,不過年紀輕輕的小壯丁已有自己的處世之道,那就是每當我端出我個人偏好的食物給他,例如紅棗、蜜餞,他都會欣然接受,吃下第一口。
    「好不好吃?」我問。
    「好吃!」小壯丁每次都是這麼回答。
    「那麼再來一個吧!」我最歡喜與愛人共同分享食物。
    「喔!不了,謝謝!一個就夠了。」他面帶微笑地回答。
    這個答案很明顯地就是「我不喜歡吃」的同位語,我立刻明白他其實拒絕了我的好意。這就是小壯丁的「沉澱」。
    作為母親,也是孩子心靈上的避風港與燈塔,我總是期望自己能成為孩子的「情緒垃圾桶」而非製造壓力的來源。
    我處理壓力、讓自己沉澱的處方箋就是運動。我指得是真正的運動,那種強化心肺功能讓自己滿頭大汗衣服全濕而且心跳超過一百下的有氧運動。我依賴腦內啡這種天然止痛劑讓自體合成的胺基化合物平衡情緒,緩解焦慮,最終在面對問題時,做出冷靜的決定。
    坊間流行「國民老婆」、「國民老公」等暱稱,我自己最熱愛的「國民運動」就是健走,快速又大步的行走。這是一個成本最低,而且隨時隨地都能開始的運動。若是住在市區就去公園或學校操場、住在山上就去走步道或馬路。尤其是遇到很多惱人的事情全部兜在一起,彷若糾纏的毛線團無法理清時,就去運動吧!
    今日正是如此良辰吉時,雖然下著大雨,也恰巧符合有溶液才能沉澱的化學原理。於是我起身效法蘇東坡〈定風波〉式瀟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而我則是套上雨鞋,撐起雨傘,戴著耳機準備啟程。
    老實說,這條山間路徑我非常熟悉,但是在大雨中獨自前往還是頭一回。默默凝視步道入口,突然有種莫名的恐懼,加上心事糾結,我其實是一邊哭一邊開始爬山的。
    就在流眼淚的同時,我也告訴自己要振作,這種在心靈雞湯加入苦瓜的獨家料理常常讓我聯想到童話《糖果屋》中總是熬著濃郁湯頭準備吃小孩的巫婆,當然,還有迷路的小主人翁漢賽爾與葛麗特。
    《古詩十九首》中有個讓大家朗朗上口的:「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簡言之就是及時行樂的意思。我喜歡運動約莫也是一種及時行樂的心態,而且這種樂子還能促進天然腦內嗎啡,可謂一舉數得。
    這次我決定冒著大雨勇闖孤寂冷漠的登山步道,彷彿走進命運的入口,起初邁開腳步時難免因為未知而恐懼,還有煩惱來加油添醋,讓我臉頰上滴落的淚水和傘外從天而降的雨水彷彿共鳴出薩拉薩蒂的小提琴名曲《流浪者之歌》。
    然而當我一步一步繼續走,置身於空谷幽曠的山野,水漬中有花開花落,林木依舊昂然挺立,大雨沖刷過的樹葉彷彿陪著我一同流眼淚,它們經過洗滌之後更顯青翠碧綠,而我呢?
    遠方山嵐雲起,蟬聲忽遠忽近,大自然是永恆的母親,她在泥土裡孕育重生的信息,她讓發芽的種子告訴我們只要活下去就有契機。當我最終走到三岔路口的溪澗時,似乎也頓悟了滄浪之水的意義。
    中國古典文學與哲學中有關「水」的意象非常豐富,我獨鍾愛「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正如同「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道理很簡單,人生很多事情,夠了就是夠了,其他的,就留給時間去「沉澱」吧!

 


作者為大學講師、作家、廣播主持人,曾創下連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雙首獎記錄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