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左化鵬》長大才知道的「芭樂」

    【愛傳媒左化鵬專欄】這一朵朵潔白的小花,不久,將結成一顆顆翠綠的果實。
    小時候,家中後院菜圃,突然冒出一株小小的幼苗,可能是鳥雀遺便留下的種子。這名不速之客,在無人理會下,自長自榮,很快的就長大成樹,我只能抬頭仰望,我的個頭僅及她的腰身。
    初夏時節,她打扮的花枝招展,身上朵朵的小白花,香氣襲人,吸引了許多蜂蝶。不多時,花開結果,更招來許多鳥雀朋友前來探訪,每天吱吱喳喳,為我家寂靜的菜圃,頻添許多熱鬧。
    我不喜歡吃她的果子,有點苦澀,籽子又多。但直到多年後,我仍忘不了她果子黃熟後,滿菜圃中,都是她那股濃郁的果香味。
    父親稱她「蕃石榴」,母親學鄰家歐巴桑叫她「拔仔」。她應該就是俗稱的「土拔仔」吧!
    長大以後,我才知道,台灣蔬果中姓蕃的、姓胡的、和複姓西洋的都是外來移民。如蕃茄、蕃薯(地瓜)、番豆(花生)、番麥(玉蜀黍)。
    胡瓜、胡桃、胡椒,和西洋芹、西洋梨等。他們有的原籍是中南美,有的出身非洲,也有的是南洋土著。他們先後飄洋過海,移民來到了寶島。
    台灣的農業專家們,喜歡沒事找事,硬是將她們的基因改造。高的變矮的,胖的變瘦的,苦的變甜的,小的變大的。她們都成了台灣的新居民,只要貼上中華民國的產地證明,大搖大擺,走遍全世界,處處受到歡迎。
    多年後,再次見到「拔仔」。她已改頭換面,改姓更名叫「芭樂」,已不是我兒時記憶中的「土拔仔」。
    那時,我在鄰近燕巢鄉的小岡山服役,當時的燕巢正在試種新品種的「珍珠芭樂」。果園中顆顆碩大的芭樂,引人垂涎欲滴,恨不得立刻咬一口。
    假日,窮極無聊,夥同幾名兄弟,趁月黑風高,四野無人,「助民收割」去也,懷中偷偷揣著幾顆水梨般大的芭樂,眉花眼笑,心滿意足,踏月而歸。
    後來,果農不堪其擾,貼出了剛噴灑農藥的「骷髏頭」警告標示,我們難辨真假,才望而卻步。歲月悠悠,那已是多年前的往事了,如今,燕巢已成全台最大的芭樂產地。「燕之巢」品牌的芭樂,極富盛名。
    台灣的中南部,芭樂種植最廣。彰化附近,還有一處知名的芭樂產地。月前,我到北斗鎮拜訪老友顏境鍊兄,途經「三多鄉」,台灣的地圖上找不到三多鄉,它和高屏客家「六堆」一樣,都只是泛稱。所謂的三多鄉,指的是社頭鄉。
    他以「芭樂多、襪子多、董事長多」而知名。果然此地處處都是芭樂園,樹下搖著蒲扇乘涼的,可能就是襪子工廠的董事長。
    社頭鄉的「老欉珍珠芭樂」,清脆爽口,香甜味美,和燕巢芭樂一樣,聞名全台。後來,境鍊兄又開車載我到南投玩耍,途經濁水溪舊河床,放眼望去,一望無際,都是果實累累的芭樂園。
    近年來,有醫學報導,芭樂的營養豐富,全株是寶。連葉子都可製成番石榴茶。據說,對某些疾病,還頗有療效。
    可是,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台灣習俗,祭拜時芭樂不上供桌。還有,常聽人說,台灣的政客和名嘴是「爛芭樂」,政客選舉時,開的都是「芭樂票」。難道芭樂這麼不值錢。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