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蔡詩萍》我的・李後主之二十七

〈李後主把詞當成了「靈魂之窗」,開出了「士大夫之詞」的新意境!(下)〉
    【愛傳媒蔡詩萍專欄】李後主的詞,在詞史上的地位,在於扮演了「承先」(承接了晚唐、後蜀發展出來的詞路線)「啟後」(啟迪了北宋詞家的創作新風格)的角色。
    這當然不是李後主自己有意為之。他自己也不會意識到竟然無意間創造了歷史。詞,從伶工之詞,往士大夫之詞轉化,是詞提升自己形象必然要走的路,否則無法進入「正典化」的地位。
    從後蜀的《花間集》,到南唐二主與馮延已等人的詞作,已經看出來,詞風慢慢往士大夫抒情,言志,感懷,傷時的方向轉化。
    此時,需要的臨門一腳,恰好是南唐的亡國,李後主的淪為階下囚,這種扯心撕肺的痛,亡國喪家,無法保護自己女人,且要低聲下氣,苟延殘喘活著的苦,在在讓可以駕馭文字,可以運用詞這文類的李後主,在汴京,在宋朝皇帝的淫威之下,創作大爆發起來!
    詞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同樣,詞在李後主手上,亦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是李後主把詞的創作,拉高到這個孔子定位的高度,才使得詞,進一步被士大夫所欣賞,所接受。
    南唐的詞,我很喜歡馮延已。王國維說他的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堂廡是什麼意思?廡,是古代豪宅大堂周圍,有廊沿的屋子,堂廡於是就是大屋,豪宅之意。用來形容文字風格,是指馮延已的詞,氣勢恢宏,宛如規模宏大的屋宇。
    有一本書《蒿庵論詞》,在評價南唐的詞,對宋詞的影響有多大時,就曾這麼下定論:「詞至南唐,二主作於上,正中(馮延已的字)和於下,詣微造極,得未曾有。宋初諸家,靡不祖述二主,憲章正中。」
    用白話文來解釋,是指詞在南唐的發展,由於二主積極推動,馮延已與兩位君主相互唱和,使得詞的地位和成就,都達到了一個高度。北宋初期,寫詞的人,無不把二主和馮延已當成典範楷模來學習。
    我曾經引介過馮延已的〈鵲踏枝〉,不妨再看其中一段:「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畫面是不是美到不行!孤獨的意境,是不是深刻無比!人生總是多愁。唯有自己最懂,愁為何來?於是當眾人皆退,唯獨你一人,獨立小橋,吹風,淋風。南唐詞人,把孤獨帶進了詞的世界。
    這就是南唐的詞,轉化到士大夫之詞,很典型的範例。詞,不再是非關緊要的歌詞了。而是發抒文人士大夫,內心世界豐富思緒的文字舞台了。
    李後主入宋之後,儘管他是亡國之君,但他受到強烈震撼後,在詞上,發抒出來的鬱結之情,悲憤之情,苦痛之情,思鄉之情,莫不深深打動後來詞家的靈魂。
    因為,李後主寫的,已經不是一般的悲慟,而是昇華到人生無常,命運蹇促,如何在難以捉摸,卻又感觸真摯的矛盾中,留住自己最珍惜的片段呢!
    王國維以「血書」,一語道破李後主詞的成就,是以自身之悲慟,入詞。但他又不止是停留在自身際遇的感嘆,陷入喃喃自語,而是以一般人皆能理解的文字,把一般人都能領會的痛苦,提升到「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的境界。
    這種把個人際遇,拉高到普世感受的層次,若沒有真摯的感情,沒有高超的文字功力,往往不是失之於假情假意,便是失之於堆砌詞彙。但李後主超越了這兩種夾殺。我們讀李後主的詞,完全沒有隔閡。
    他的文字,相較於其他詞人,用字遣詞,都相對淺顯,然而,讀他的詞,卻也最容易讓人久久不能自已。
    清朝的詞論家周濟,在評論溫庭筠、韋莊這兩位大詞家時,說溫的詞,是美人嚴妝(濃妝);韋莊的詞,是美人淡妝。但李後主的詞呢?既非濃妝艷抹,亦非淡妝素顏,根本是「麤服亂頭」!
    然而,然而,卻「不掩國色」!這評價,很高吧!有人,濃妝美;有人,淡妝好。唯獨李後主的詞,是穿得邋遢,髮不成型,卻猶然掩飾不住她的國色天香。
    這些描述,說穿了,無非是在解釋我說的,李後主在汴京當俘虜時,寫的詞,文字都很淺顯,但意境卻高得出奇!用現在很潮的話講,就是李後主的詞,CP值很高啦!我們信手拈來,看看吧!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很深嗎?
    「一江春水向東流」很複雜嗎?「人生愁恨何能免」道理多簡單!「春花秋月何時了」意象很直接。
    「幾曾識干戈」多坦承?「垂淚對宮娥」多直白!「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多淺顯!
    李後主在汴京留下的詞,的確像完全素顏,剛剛醒來的女子,蓬頭亂髮,起身開門,卻舉手投足之間,完勝你乍看她時,目不轉睛的讚歎。
    李後主的詞,之所以令人驚艷,在於他不雕琢巧飾,文淺意白,但韻味深遠。淺語有致,淡語有味。告訴我們,文字好壞並不在於複雜與否,而在是否貼切,是否打動你的心扉。
    李後主是亡國之君,痛苦是必然的。他說再多,讀者無感,也沒用。他說得恰到好處,你便知道他痛。你,我,後世的讀者,我們都不是亡國之君,為何也能被他的詞感動?
    只因為他真誠,他的文字意象,勾勒起我們日常的聯想,我們在生命中面對無常際遇的傷痛,這就是李後主的詞,偉大的地方。
    他以他的靈魂,血書了我們對他的同情,進而也同情了我們渺小,短暫,無常的人生。

 


作者為知名作家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