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須文蔚》悲欣交集的小學同學聚會

    【愛傳媒須文蔚專欄】一年多前,和兩位小學同學聯繫上,就約定今年要人數倍增,各自再聯絡人,春天時一定要重聚。今天到了六個人,最開心的導師江鐮富能來。
    江老師從銘傳國小調職到古亭、敦化國小擔任主任,為了照顧母親,55歲就退休。
    退休後把握當下,積極投入志願服務的行列,包括新店志願服務團、台北市動物園服務隊志工、翡翠水庫導覽解說志工,還積極參與地方守望相助隊,到地方法院擔任便民禮民志工,還曾經獲頒「教育奉獻獎」,老師精神爽朗,直說:「不用營養品,多勞動就會健康。」可見老師服務與耕作,是讓他退休後的生活充實最好的功課。
    老友吳坤城是IC設計研發工程的專家,一年多不見,已經榮昇副總經理,而且更帥氣。
    張耿禧是大會計師,忙碌工作之餘,也熱心公益。汪瑜蕙過著貴婦生活,所以雍容華貴,光彩照人。
    嚴健誠則是購物天王,他的暢銷書《15分鐘說出10億營收:人人都能當網紅的煉金術》(時報出版),道盡他奮鬥的歷程,曲折而勵志,因為工作忙,又愛追劇,看起來比較累,江老師一直要他「多睡覺」。
    傷心的是一年多前,和宋維科約了要見面,在中興大學外文系任教的他,最活潑,也最用功。不料收到他家人的簡訊,維科在去年4月突然過世,讓我心痛不已。
    維科的父親在台大物理系任教,從小就喜歡閱讀,過目不忘,常喜歡講名著裡的故事給我們聽。
    有次借我《唐吉軻德》,我為了還書,走過當時還是農田的小路,看著農人趕麻雀,我幻想著騎戰馬去流浪,從公館走到長興街教授宿舍。
    一別多年,偶而會下載他的論文來看,維科對思想有興趣,論文量少質精(深奧)。
    在研究所時,他就發表過〈彌爾頓、清教思想與自由意志〉一文,他強調彌爾頓的一個觀念:「善與惡之間有某種程度的依存關係,而從這個命題出發,我們可以獲致另外一個結論:在彌爾頓的作品中,抉擇的行為與外在試探構成了共生的關係。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面對任何真實的試探,任何的選擇行為都是殘缺不完整的。」
    說的真好!他點出彌爾頓深知,人類是不服從,甚至是罪惡的,但仍乞求神的照管,如是永恆的矛盾。
    維科也寫過一篇有趣的論文Mnemonics and Bacon(記憶術與培根)。詩人兼哲學家賽莫尼底斯,是公認發明這門技藝要訣的人。在一次宴會廳突然坍塌後,罹難的家屬無從認屍,就是他按記憶說出了死亡賓客的座位與名字的排序。
    「記憶術」(mnemomics)建立起主宰西方十數個世紀的心像記憶法傳統,在古希臘,記憶女神妮摩姬尼乃眾繆斯之母,可見在印刷術尚未發明之前,擁有記憶本領的重要性。
    記憶術可說是西方文明最不可或缺的一環——整理記憶方法的歷史,觸及宗教、倫理、哲學、心理學、藝術、文學,以及科學方法的歷史。
    維科想討論的是,培根的時代雖然印刷術的逐漸興起使得記憶術日益過時,記憶術對培根所提倡的新的科學方法產生間接的影響。
    他發現,培根並不特別看重記憶術是否可以幫助一般人擁有令人目眩神迷的記憶力,而引起其注意力的則是記憶術可以增進人類分類的能力,而分類能力正是人類在試圖觀察、紀錄並進而解釋自然時其中一項重要工具。
    看這篇文章時,我總想起維科在小學五年級時看了一本書(一定是日本怪叔叔寫的「科學小知識」那種Q&A書),問我一個問題:「你算算看,如果我從今天開始,從1數下去,到我幾歲的時候,可以數到1億?」
    對小學生來講,1億真是不可思議的巨大數字,我當時傻傻看著他,答:「不知道耶!要一百歲?」
    他說:「每天數到5000,不要停,不用60年就可以了!」
    數字一多,我真就暈頭轉向:「是喔!那你開始數了沒?」
    他說:「有啊!但困難的是,你數到幾千、幾萬以後,每念一個數字花的時間就很可怕,所以大概60年是不夠的。」
    在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中,60年不過是一個數字,是孩子覺得不難跨越的時光?天知道,維科這麼年輕離開我們了。

 


作者為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