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五大建築師畫展在安卓!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建築界知名大師李祖原、廖偉立、林志堅、王為河與吳増榮,在策展人阮慶岳巧思下,於2月20日以「山像隻怪獸」為名,舉辦聯展,在開春季節,引爆話題。
    視覺藝術家已經夠辛苦了,有更好舞台的建築大師,怎麼還擠得來!?
    20日下午的開幕儀式之後,也舉辦座談會,除了身體違和的吳增榮(1942-),由兒子吳思樵代為出席與發言外,其餘的建築師都親自參加,給足了李政勇面子,並在策展人阮慶岳引導下,逐一分享他們的繪畫觀與創作心情。
    為什麼取這樣的奇怪展題,策展人阮慶岳解釋,瘟疫衝擊,人與人之間因疏離隔閡,滋生惶恐不安,無法遠飛,心情無奈。
    許多人因此選擇走向山林,面對廣袤無涯、包容性強的大自然,重新尋找與自我心靈的對話契機,回應週遭時空的詭譎多變。
    其次,對藝文界影響深遠的七等生(本名劉武雄,台灣現代主義代表作家,1939-2020)突然去世,乃引用他的小說《山像隻怪獸》,作為追思與致敬。
    阮慶岳認為,建築與藝術間,存在某種有趣綿密關係,但這種思索,在近代專業不斷被破碎與分化的趨勢下,有著越來越不相干的走向,不但見不到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般,能同時悠遊藝術與建築的「文藝復興人」,甚至在彼此領域的意圖互跨,經常被視為歧異或不正當。
    展覽中最吸睛的標誌只展不賣的兩幅作品,即李祖原(1938-)創作於1980年的的《細讀乾坤相7》以及吳增榮(1942-)創作於1995年的《大霸尖山》。
    翻開古今中外建築史,早期傑出的義大利巴洛克藝術家。吉安・洛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除了是雕塑家、畫家之外,也是建築師。
    其他身跨兩棲的知名建築師兼畫家,還包括柯比意(Le Corbusier,1887-1965)、路易斯・康(Louis Kahn,1901-1974)、哈桑・法西(Hassen Fathy,1900-1989)、理查德・邁耶( Richard Meier,1934-)以及史蒂芬・霍爾(1947-)。
    在台灣建築界同樣人才輩出,才華橫溢。
    早在2008年獲國家文藝獎的李祖原,成名建築作品不少,例如,台北101大樓等。他專研中國哲學、佛學與太極,在建築與水墨創作上,同樣致力於傳遞中華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天圓地方」哲思理念表達。
    在抽象水墨創作中,李祖原強調作品中的思想,而不注重傳統水墨的表達技法。以洗練而快意的筆法、潑灑豐富的墨色,建構出具備高度象徵意涵的作品。
    從乾坤宇宙,到寫意山水,由作品墨相的幻化以自省內心世界的宇宙觀。技法上,李祖原運用乾筆搓擦、白蠟點灑等方式,增加畫面及墨色變化,以一種綿延、反覆、開展、延續的手法,引導觀眾進入空靈、浩瀚的精神宇宙中。
    身具兩棲才藝,曾獲文化界前輩鹿橋(吳納孫,1919-2002)鼓勵而開過畫展。同時,李祖原也是第一位以建築師身份,申請在北美館個展獲青睞,在1984、85年開舉辦個展,展出主題為山、花、水、白。當時佳評如潮,外界讚許他是提昇民眾對建築藝術與文化的欣賞能力的極佳示範。
    不過,20日的座談會上,李祖原直言,後悔展覽後作品被廉價收藏,「花小錢,買光籌碼,早知道就不賣」,這番話博得現場莞薾。
    李祖原認為,作為中國現代建築師,繪畫是心境傳承,是探索中國議題,藝術本質是什麼,東方西方怎麼看,他是喜歡結合山水,畫很大的畫,作品被視為抽象山水,其實就是他信仰裡的宇宙觀。
    被問到是否還會再舉辦個展,李祖原直率地說,找不出題材,因為他是先有畫展才畫畫的人。
    林志堅與王為河都是早年雄獅美術新人奬得主。淡江大學建築系畢業的林志堅(1951-)崇尚自然工法,他的建築目標,一向追求天人合一,取得人、房子與外在環境之間的完美和諧。
    然而,在現實世界中,人(委託業主)最難處理,1986年獲得雄獅美術新人獎肯定後,他毅然放棄建築設計,舉家遷往台東關山長住並創作,一直到現在。
    早年崇尚痛苦美學的林志堅回憶往事說,年輕時他畫台北年輕人的纏綿糾結、空虛苦悶,風格很快被蔣勲等人認同而獲獎,但住進台東關山,好山好水好無聊之下,面對鳥不生蛋的大環境,目力所及全全都是綠,他反而被驚呆,不知道自己要畫什麼。
    直到有一天,他接觸到南懷瑾的《論語別裁》,探討中國哲學問題,他的茅塞頓開,於是,從四書五經系統閱讀,從豐富古韻中,成到無窮素材,迄今35年來創作不歇,怡然自得。
    策展人阮慶岳特別為他作補充:林志堅昨晚對我說,再給他10年,他一定捧出亮眼的繪畫成績單!
    同樣在1980年代獲得第10屆雄獅美術新人獎肯定的王為河(1961-)最早念復興美工,水彩寫生作品就已入選,一路倍受肯定。
    後來赴美深造時,因為潛質聰慧,可以畫出漂亮建築草圖,被教授留在建築系,取得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室內建築碩士學位,一路下來,擁抱建築專業,但沒有放棄視覺創作。
    目前擔任南藝大建築藝術研究所長的王為河,同時也在公共藝術領域,獲獎無數,長年在校園教學之餘,以形而上語言,在老莊哲學中作思考,赤誠心情,解構再創作,推出極簡幾何系列作品,這次展覽中,除了數幅平面創作,而是俐落簡單的幾何鉛塊立體造型作品,張力十足。
    策展人阮慶岳昨天在座談會中,特別提及王為河曾是早年「二二八紀念碑」競圖,經評審小組票選表決的首獎,但建碑委員會核定公佈的結果略有出入。王為河的作品,在造型、涵意和前瞻性上都勝出,但最後結果,事與願違。
    「紀念碑的設計,重點在紀念,不在碑;幼稚園亦然,做好園,而不在幼稚」,此話一出,搏得大家哈哈大笑。
    台灣習慣把王大閎、陳其寬劃歸第一代、李祖原、吳增榮是第二代,而廖偉立、邱文傑是第三代。
    排序在第三代的廖偉立(1955-),大半生悠遊於建築設計,又不忘情繪畫創作,還是馳聘台灣中西部,留下毓繡美術館、礁溪長老教會、基督救恩之光教會而聲名大噪,是全場展出作品最多的建築師,小而美、小而巧。
    「他很會畫,全世界都知道他天生就愛畫」策展人阮慶岳一語道出。
    80年代末,90年代初,廖偉立以「手快、好,又巧」出名,但執業一段時間後,他放棄賺大錢,選擇赴美SCI-ARC,再度取得建築碩士學位。
    「再留學深造,是要確認許多思維過程,打破許多陳規,重新理解。再作建築。至於繪畫,也是試圖了解其中觀察與思考過程。
    廖偉立非常推崇日本建築師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 1948-),使建築回歸於生命的本質。誠如杉本博司在他的散文著作《直到長出青苔》的注解,「建築物是建築的墳墓,而我,面對這些建築的墳墓,將攝影焦點對在無限遠,拍下陰魂不散的建築魂魄。」
    廖偉立認為,建築是生活、生命與信仰,而繪畫是心理非常自在的感覺,水墨是大自然的想像。他以為畫素描,水彩,近年喜歡上水墨創作,取名「桃花源」,完全地隨心所欲。
    如果問,建築與繪畫的差別在於,廖偉立認為,面對自己的內心,建築多了現實世界的折磨,挑戰性更高。
    建築師一直希望超越自己,到老到死,都在想這個問題,非常迷人,但跌跌盪盪,挫折感十足,有時候到死都沒機會。
    以建築的歷史長河來看,王大閎(1917-2018)50歲不想做,路易斯・康(Louis Kahn, 1901-1974)生前設計10個草圖,大概只有1案完成。
    至於吳增榮兒子吳思樵則說,他的父親雖然學建築,但感性始終大於理性。
    1972年以30歲之齡成立建築師事務所,風格帶有相對嚴謹的幾何與紀念性格,擅長傳達以混凝土為主要建材的剛毅厚重特質,造型素樸莊嚴。
    但中年以後,毅然放棄建築生涯。轉而專注繪畫創作,主題包括台大校園,以及他最尊崇喜愛的山岳系列。
    吳思樵說,爸爸常找他去爬山,大霸尖山、奇萊峰等山林風景,他留連忘返,一畫再畫。
    「山像隻怪獸」展覽,自2月20日開幕,將持續到4月3日。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