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源 Kevin Dooley
韓國綜藝「爸爸去哪兒」(아빠!어디가?) 掀起一波父親育兒的熱潮,除了中國版的推出,「超人回來了」(슈퍼맨이돌아왔다)也是利用相似模式,讓孩子在沒有媽媽的身邊,與爸爸度過48個小時。先不論孩子的可愛模樣或反應,就現今提倡的兩性平等,育兒不再分男女,但大多數孩子依舊還是與母親較為親近,透過節目看大明星如何與孩子互動,也反思家中寶貝的相處模式。
父親所扮演的角色對於孩子絕對的重要性,在寶寶啞啞學語的階段,專家表示爸爸應常出現在孩子面前,擁抱孩子並與他聊天,讓寶寶熟悉父親的聲音、模樣,並產生信任感,透過遊戲方式,也可達到孩子與父親感到開心,進而喜歡與父親相處,有助於兒童時期提升親密度。
就兒子與女兒的互動又有所不同,男孩子與父親可藉由激烈運動拉近關係,但對於女兒這方法就不一定管用。而後女兒就與母親會更加親近,與父親卻會產生隔閡感,並非關係惡劣,僅是尷尬不知如何動作,不過女兒與父親關係,卻也深深影響其自信心與往後對異性的看法。當然與女孩子互動亦可從遊戲開始,只是種類的不同,並加入更多的對話,引導孩子說出感受,進而形成習慣與爸爸聊天,產生信賴感。
許多專家都提出幼兒時多與其陪伴,有助於降低叛逆期反彈,但多數家長們因工作的繁忙,大都採用玩具的陪伴,或邊處理公事讓孩子在身邊的玩樂,以達到所謂的陪伴效果,但這些卻不是孩子所需要的。0到6歲的孩子,即使他們不懂,也會因父母近似敷衍的照顧行為受傷,他們需要的是對話互動,可能是遊戲、說故事,且只要15分鐘的時間。
國內外多項研究都顯示,男性身上有很多女性所不具備的品質,可以通過互動,傳承給孩子,對他們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在家庭教育中父親與母親各有優勢,必須做到互補、平衡,才能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媽媽們偶爾放手,讓另一半多點照顧孩子的機會,而爸爸們更要主動參與,讓家庭關係更加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