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台灣美術再發現」正跟時間賽跑

    台灣美術史進入新里程碑,田野調查、研究修復、公開展覽,一一啓航了!
    「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開幕典禮中,除了出席貴賓許許多多的感謝致詞之外,大家共同的牽掛是,台灣美術的再發現,正跟時間在賽跑,還有很多作品流離失所、蒙塵鈣化、人員也快速老邁凋零,台灣美術再發現工作,越來越困難,朝野必須齊心,加快拯救、爬梳腳步。
    北師美術館於10月16日下午,舉行「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開幕典禮,學術界、收藏界,以及台灣前輩藝術家後代踴躍出席,現場濃濃懷舊氛圍,人氣旺盛、溫馨感人。
    這是集文化部政策性預算挹注、企業家福祿基金會張純明董事長義助,以及中研院學者顏娟英帶領團隊,在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總策劃下,歷經一年餘的辛苦田野調查、修復,端出的成果,或成為重建台灣美術史工程的成果展現。許多久違、或完全不曾公開的前輩藝術家經典作品,作了完整推出,驚艶連連。
    這個展覧,第一個再發現,是黃土水於東京美術學校的畢業之作《少女》,由藝術家就讀與任教的太平國小所典藏,相隔一世紀,少女未變的青春與美麗,令人讚嘆。
    以膠彩創作稱著的台灣前輩畫家林之助的經典作品《好日》,也被挖掘出來。該作品是林之助當年入選府展並獲得最高榮譽總督賞,作品失縱多年,外界只有在圖錄中得見,這回透過藝術家倪朝龍、林慧珍夫婦積極促成下,順利獲得私人藏家慷慨借展。
    台灣美術再發現的工作,也遠航到與台灣美術史發展關係密切的日本,透過日方學者與多家機構襄助,包括陳澄波受時任台灣總督的上山滿之進所委託繪製的《東台灣臨海道路》;鹽月桃甫為了參與首屆台府展所繪製的《萌芽》;以及深具傳奇色彩的日本藝術家西鄉孤月,早在1911年旅行到台灣時所繪製的膠彩畫《台灣風景》等,都在睽違近百年之後,從日本借運返鄉,在展覽現場大團圓。
    帶領研究團隊不眠不休投入田野調查的顏娟英形容黃土水、陳植棋的年代,是一個高舉青春夢想,務實描述自我面貌的年代,同時也是知識青年胸懷壯志,奮不顧身,犧牲奉獻的時代。
    不朽的傑出藝術作品,既不可複製,也是珍貴動產。一百多年來,許多作品不可避免從畫家或家屬手中流散出去,下落不明,甚至遭遇八七水災(1959年)等經常性天災,以及各種人為疏忽所損害。
    作品能倖存迄今,家屬盡職守護,民間私人收藏家奔波收集,致力保存,都是居功厥偉的義舉善行,非常珍貴。
    顏娟英認為,若要作品真正成為不朽,除了必須有好的物質條件,例如,設備良好的庫房,還需要建設觀眾精神上的認同,也需要提高國人的鑑賞能力,才能將更多藝術家與不朽作品,納入台灣文化的基因資料庫。要做到這一個境界,迫切需要藝術史家、美術館策展單位,以及教育推廣者積極投入,共同耕耘。
    「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從即日起展到明(2021)年1月17日,足足3個月,共有74件作品,分六大主題,方便觀賞者理解:

一、破曉的覺醒
    以第一代留學生黃土水、顏水龍等作品為主,他們早年為了突破殖民地台灣的種種限制,憑藉著追求創作與新知識的自我覺醒,奮不顧身地渡海到東京、京都、巴黎學習。
    當年他們留學上進之心,未必能得到家人的諒解,也沒有足夠的經費,但他們破釜沈舟的決心,終於衝破黑暗,為台灣更多有志青年,帶來黎明的曙光。
二、生命的凝視
    以人物畫為核心,展現畫家在描繪自我,家人乃至於原住民的過程中,逐步摸索並表達一己的文化認同。
    以「生命的凝視」來形容這批早期人物畫,除呈現畫中人與自我形象的對話,充滿了生命的回憶與期許,同時,也突顯出畫家創作之際的深刻內省。
三、風土的踏查
    最早從1920年代開始,年輕的台灣畫家,就結伴搭火車南北旅行寫生,是行旅,也是追尋,他們飽覽家鄉各地的風景特色,台灣的地景生態在他們的創作中,愈見清晰。
四、歲月的憶念
    早年畫家透過靜物畫,忠實地記錄生活的經驗與回憶,畫家筆下的日常風土提煉自過往的美好回憶,如書房、餐桌上熟悉的食物與器皿,偶爾也從旅遊紀念品中收集到創作的靈感。
五、傳統的變革
    涵蓋水墨畫到現代膠彩畫的發展。由於文人水墨畫在台灣的傳統,基礎不深,日治時期很快便接受了西化改革後強調寫生觀的新日本畫潮流,發展出台灣膠彩畫的傳統,從而開拓了許多嶄新的題材。
六、旅人之眼
    從明治末年起,就有日本畫家來到南方化的新殖民地台灣創作寫生,他們當中,有的以舉辦展覧,以換取旅費;有人為官方的新國土觀光作宣傳,而貢獻心力。
    在日本新生代畫家的行旅中,台灣也成為前往中國與東南亞的中繼站,甚至也有從歐洲留學返航時暫時停留創作,讓觀察台灣的美術視野開展出寬闊的世界觀。
    參與這回「台灣美術再發現」田野調查與研究團隊,包含蔡家丘、邱函妮、黃琪惠、楊淳嫻、郭懿萱、張閔俞、呂采芷、雷逸婷、柯輝煌、劉建國、王若璇⋯等人。
    重建台灣美術史工程的啓航,學術含量十足,對沈寂多時的台灣前輩畫家的內涵爬梳,極具意義,可望帶來更多關注與話題,至於市場的破冰與否,也成為藝術產業界的觀察重點,也倍受期待。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