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近了,沒想到連遠在東方的台灣,有許多人也為之沸騰,立場對立、互噴口水,彷彿這場選舉是在選台灣未來的領導人似的。(?)
這讓我想起之前寫的一篇文,主題關於「人類有多麽喜歡區分你我」。
人類非常擅長「分你我」,有多擅長呢?研究指出:
一、當我們看到其他「種族」的面孔時,只要50毫秒就足以活化我們腦子裡的杏仁核,而人類根據「性別」與「地位」把人分為不同群體的速度也差不多。
二、整個過程是自動化的,其他靈長類動物也有一樣的能力。
三、然而人類有一點很特別:就像參加營隊時,隨機分組,人類也會因為隨機分組而產生越來越濃烈的「我們」與「他們」不一樣的意識。
顯而易見,人類是一種非常擅長區分「你們」和「我們」的動物。
也許你會想,區分你我又如何呢?只是團體需求罷了。這麼想很合理,可惜人類的基因沒有這麼理性,在區分你我後,人類會有「群體集體膨脹」的副作用,也就是你會覺得自己的群體:
1. 比較正確
2. 能力比較好
3. 比較聰明
4. 比較善良
--> 總稱為「我群」的優越感。
典型的例子是一些俱樂部或社區,裡頭的人們在熟識彼此後,往往會高度評價彼此,覺得自己俱樂部或社區裡的人比外頭多數人更優秀。就是這樣的我群錯覺。然而我群也有好的作用,群體裡的人們對彼此:
1. 更信賴
2. 更有義務感
3. 更慷慨大方
4. 更會互相幫助
5. 更有同理心
6. 更願意互相合作
--> 這也是為什麼生意人非常喜歡組織商會與商社的原因:建立我群,感情不一樣。
而組成群體、建立我群的概念後,漸漸會產生一個現象:」我群的「整體會大於個體之合」。也就是那些名言的根本:「兄弟,以大局為重啊!」「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目前聽起來非常正面呢,有歸屬感,還有更能信任、包容與體諒自己的兄弟姊妹,多美好。然而凡事都有兩面,「我群」的另一面可沒說完,還有什麼副作用呢?
1. 厭惡離群之人
對於脫離群體之人,我群會心生憤恨感,視脫離群體的人為背叛者,並對背叛者心生殘忍的渴望:如報應或過得不好的期待。
2. 簡化他群之人
有我們這群、就有他們那群,他們簡稱「他群」,當我們形成我群,會簡化思考、輕視與無法同理「他群」的症狀。(是他群,不是他)
3. 產生確認偏誤
我群會合理化和正當化我群和他群不一樣之處,也就是「雖然是做了同一件錯事,但我們是因為OOXX,跟他才不一樣。」這樣合理化自己的想法,在行為心理學上被稱確認偏誤。
4. 對他群更為殘忍
由於會合理化自己群體的行為,所以在對他群人作出殘忍的行為時,也更容易在內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進而變得 更為殘忍。
上述四點,古老的例子是「十字軍東征」:
1. 我們是聖徒,他們是異教徒;
2. 脫離聖徒之列者,是異端;
3. 殺人不對,但他們玷汙上帝,死有餘辜;
4. 因此殺死他們是榮耀上帝,我們得更努力榮耀上帝。
現代的例子是「民主與集權」的對抗:
1. 我們是文明的民主,他們是落伍的集權;
2. 去支持集權者,不懂也不珍惜民主者,是舔集權;
3. 嘲笑災禍不對,但集權子民需要覺醒;
4. 因此災難降臨集權之國時,最好讓這國崩掉,是他們得到民主的轉機。
講到這,不知你是否心生各種生活中的例子?又或是正努力心中在為自己和自己群體辯護呢?(笑)都無妨,也別自責,因為我們是人,是只要花50毫秒就可以區分你我的人類:「這是殘缺、讓我們總得分你我,無法整體團結;這也是稟賦、讓我們快速可以區分你我,得到保護與合作。」
就像伊索寓言裡「披著羊皮的狼」的故事一樣⋯⋯
某天,一隻狼決定偽裝成其他動物,他既想擺脫獵人的追捕,也想藉使更容易捕食。
於是他披上一張羊皮,扮成一隻羊,然後混進了羊群裡。群裡有隻不是羊的羊,讓羊群很焦躁,咩咩咩地叫著,而狼則隱身羊群中、低著頭假裝吃草,瞞過了心不在焉的牧羊人的眼睛。
夜幕降臨,狼見牧羊人下班回家,正準備大快朵頤時,牧羊人正巧回頭想挑隻羊、宰了做晚餐。打開了羊圈,他一眼就看見這隻不太一樣的羊、狼假扮的羊,一個箭步向前,抓住羊的脖子,一刀砍了下去⋯⋯
「哎呀,怎麼不是羊、是狼呢?這狼一定沒安好心,死有餘辜。」而羊群開心的咩咩叫了起來,像唱首歡愉的聖歌。
若你耐心讀到這,傑克感謝您,同時,也祝你找到自己的我群,如果更幸運,還能保持一絲理性地看待他群,這樣你才會發現:遠觀兩只狗鼻子,其實一個樣。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