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應該也沒想那麼遠,關於他認識我母親,決定娶她為妻子時。那時,他已經來台灣七八年了。並不長。比起他的同袍,還相信可以反攻大陸,然後又耽擱十年,二十年的,他算是下決心下得很早的。
他要三十歲了。認識我母親時。這決定要有勇氣的。公然以行動,宣示了自己要娶台灣客家姑娘,落地生根,某種程度上,他是在跟以往告別的,回不去了。
然而,我母親那邊的親人,卻不一定這樣想。你一個三十歲的外省兵,娶了我們客家的姑娘,將來要帶她遠離故鄉嗎?何況,在光復後,外省軍人與台灣社會的摩擦,疏離,一直都在。可以想見,我母親那邊的長輩,不肯點頭,是必然的。
但,愛情既然能讓羅密歐與茱麗葉死生相許,能讓梁山伯與祝英台齊赴黃泉,又豈能阻擋我父親母親的堅定意志呢!母親決心要不顧家庭反對,一意私奔了。
反正,她是那年代很早出外工作,獨立賺錢養自己的女性,家裡同意不同意,只是形式問題。實質上,完全沒有任何擋得住的意義!
她與父親死生相許了。父親部隊移駐哪裡,她就跟到哪裡。很快的,她懷孕了我。母親那邊的親人,並不是都反對的。外公或許心頭生氣。外婆是不捨女兒的。
我母親的大弟弟,當時唸高中,他是一直贊成這門外省客家的聯姻。他支持自己的二姐。也支持婚姻跨過族群的隔閡,而有它最美的出路。他就是我的大舅。
母親那一輩,十個姐弟。母親排行第二,上面一個姊姊,之後五個妹妹,三個弟弟。大舅排行老三,跟二姐,我母親,從小最親。母親被送出去當養女,他深深不以為然。
母親認識父親,被長輩反對時,他大力支持他的二姐。我小時候,這位大舅還在唸大學,常常抽空來眷村探望我們。來的時候,母親會下廚,做飯,款待他。
他則與我父親,坐在那聊天。如果時間夠,父親會做幾張蔥油餅,母親會包一些水餃。我跑過去,他便撫摸我的頭,拍拍我的肩膀。
父親要我叫他大舅。這很好記。因為他是我最早有記憶的,母親那邊的親人。多年後,他碰到我,總愛說,真懷念你父親的蔥油餅,水餃啊!之後,等我們開始可以常去外公外婆家時,那一堆阿姨,或叔公,伯公等等的親人,常搞得年幼的我,這個那個傻傻分不清。
但,大舅卻是印象深刻的。
大舅後來唸了研究所,在我國中時,拿了獎學金去英國了。那可是家族裡的大事!彷彿中了狀元一般。
我還記得,整個家族包了遊覽車,到當時的國際機場,台北松山機場,歡送大舅。他笑咪咪,頸項間套了一個大花環。他拍拍我。
我們全家族的人,拍了大合照。外公外婆居中。我父親母親排在中間很明顯的位置,因為他們是二姐二姐夫。
大舅出國以後,我去外婆家玩,常去他堆放書籍的一個房間,東翻翻,西翻翻,翻出了不少我讀得很感興趣的書。不外是,什麼西洋現代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法理學之類的。
漸漸的,我的人生裡,某些好奇的窗口,被我挖掘大舅的書籍時,給悄悄的,打開了。又隔了幾年。我唸高中,對政治,對公共領域的問題,愈發感興趣時,大舅已經是新聞媒體上,很常見的人物了。
我考上大學那年。他就是風雲人物。他違紀參選,打敗了國民黨提名的縣長參選人,贏得桃園歷史上,第一位無黨籍的縣長。但勝選那一夜,爆發作票疑雲,引爆了民眾抗議,包圍警分局,燒掉警車,也燒掉半個警分局。
在紅通通的火光中,我跟弟弟從人群中,擠出來。興奮裡,帶一點不安。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回到家裡。父親憂戚的,把大舅競選的文宣,書籍,通通扔進祭祖時燒紙錢的鐵桶裡,點火燒了。
我看他悶不作聲,我們兄弟也不敢吭聲。燒完後,他對我說,你回台北,不要提今晚的任何事,也不要說你去了火燒警分局的現場,知道嗎?他語氣很嚴厲。我雖仍然叛逆,但也明白其中的肅殺,我點點頭。
那一夜,他應該是失眠的。他在客廳一直抽菸,一直嘆氣。隔天我回台北,他再三告誡我,回去,什麼都不要說。
時間如流水。往事並不如煙。那之後,台灣社會開始變化了。我在台北街頭,聽了很多場的演講。跟著台上的人,聲嘶力竭的語氣,我也常常很激動。
大舅的身影,常在當時的媒體上出現,但多半是帶著負面形象的。我很沉默,不會主動告訴別人,他是我大舅。
父親在眷村裡,大概也最怕那些忠黨愛國的鄰居,遇見他,突然放小音量,假裝沒事的模樣。大舅在我大二時,再度出國了。不過這次,他一去,就是十幾年後才得以回來。
在海外的他,一度被通緝。但也因此,而成為我們家族最被稱道,最富盛名的一位大人物。我和大弟弟,都曾在學校被教官,在服役時被輔導長,很客氣的請問我們,你有跟大舅聯絡嗎?
沒有。沒有。沒有。我們的標準答案。事實上,也真是沒有。那年代,哪輪到我們這些小鬼,跟他聯絡呢?等大舅再度返台,再度成為當時的年度風雲人物時,那已經是台灣社會風雲變幻的又一頁新篇章了。
而我,也已經不是他當年摸摸我的頭,拍拍我肩膀的兒童,青少年模樣了。
父親不知道,昔日那個理著三分頭的高中生,口沫橫飛,替他向外公據理力爭愛情無罪,聯姻值得的大男孩,後來竟然是我們整個家族的大人物。
而我,父親嘴裡一再提醒不要去碰政治的兒子,竟然也因緣際會的,在台灣的政治圈子裡,碰了政治的圈子好幾回!
雖然,我始終沒有從政。但家族聚會時,大舅與父親,坐在那,兩人笑眯眯。都已經是耄耋老人了!大舅還是會偶爾提起,那時候,我可是力挺你父親與母親的婚姻啊~
歲月悠悠。歲月悠悠。
作者為知名作家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