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陳朝平》75年前廣島那顆原子彈的聯想

    那天早上,菲芙看到報紙上斗大的標題寫著:美國投下原子彈,廣島死傷數十萬人。菲芙和一位駐英的美軍軍官彼得有著難以斬斷的地下情,彼得勸誘她參加戰後美國情報工作,揪出潛伏在倫敦政界的俄國間諜。
    生性愛冒險又懷有人道主義傾向的菲芙,不能接受廣島原爆這樣野蠻的戰爭,她猶豫了。這是《網飛》影集——諜海理想國(Traitors)裡的一幕。
    說來也巧,8月初,英國衛報駐華府的特派員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發表了一篇與廣島原爆有關的文章:「他覺得自己必須這麼做:杜魯門之孫談廣島原爆」('He felt he had to do it': Truman's grandson on bombing Hiroshima)。
    下令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的杜魯門總統,究竟是美國人心目中挽救數十萬生命的英雄?還是日本人心目中殘民以逞的戰犯?1945年5月7日,德國已經簽下了無條件投降的降書,歐戰結束。
    當時,美國軍方評估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美軍進襲佔領日本本土,指日可待;就連參與研發原子彈的科學家們,如歐本海默等人也反對使用原子彈,然而,杜魯門最終還是下令用原子彈轟炸廣島,為什麼?
    大衛史密斯的文章提及,杜魯門的孫子丹尼爾(Clifton Truman Daniel)回憶起一位攝影師曾經直接了當地問杜魯門:「對於那件事,你有過半分後悔嗎?」杜魯門回答說:「當然有!你不會想都不想就去做那件事」。
    丹尼爾補充說道:「他不希望自己需要如此做,但為了結束戰爭並拯救美國人、也拯救日本人的性命,他覺得他自己必須這麼做。」
    1945年7月初,原子彈試爆成功,美國製成了三枚原子彈。從7月初到7月30日中美英三國對日本發出最後通牒,同日,日本拒絕了波茲坦會議的招降,這期間,杜魯門不是沒有別的選擇。
    他可以選擇將原子彈試爆的紀錄片公諸於世,藉以嚇阻日本的頑抗,也可選擇將原子彈投擲在仍然被日軍盤據的太平洋小島,甚至可以在國際新聞媒體的見證下,將原子彈投在無人島。
    如此一來,同樣可以展現原爆的毀滅性,而無須犧牲廣島長崎26萬無辜的婦孺嬰兒與平民!為什麼杜魯門偏偏做了最壞的決定?
    2015年,美國公共事務衛星有線電視C-SPAN有著如下的報導:作為歷史學家,我們假定杜魯門的動機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向蘇聯傳遞一個消息:假如蘇聯干預美國在歐洲或亞洲的計畫,就將面臨如此下場!C-SPAN還說:驚人的是,蘇聯也確實是這樣解讀!
    我不知道C-SPAN的製作人是否曲解了歷史的發展?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後,似乎並沒能組止蘇聯囊括東歐,也沒能阻止蘇聯成立華公約組織與美英法對抗,更沒有嚇阻蘇聯進軍中國地區,並將擄獲的大批軍火軍械轉交給中國共產黨。
    蘇聯在二戰後飆風迅雷的行動,影響了日後近半世紀的世界局勢,也揭開了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冷戰的序幕。
    如果說,杜魯門用原子彈轟炸廣島長崎的決定,是為了嚇阻蘇聯,那麼,我們必須說,這個說法是美國的歷史學家為杜魯門找了塊遮羞布罷了!
    杜魯門投放原子彈的初心,不脫美國西部牛仔根深蒂固、以眼還眼的復仇心理,隱約也帶著窮兵黷武的況味。
    諜海理想國裡有兩段台詞,特別能凸顯美國在二戰期間那種睥睨盟友、藐視他國他族的霸權心態。(不是以劇來觀史論史,戲劇往往特別能反映某個時代的非官方意識。)
    「英國算甚麼?一個連打仗都打不贏,還得靠我們伸出援手的國家」一個美國外交官如是說。還有一個反對在英國成立美國的情報網的軍官說道:「哼!廣島教會了他們最好乖乖的!」這句話裡的廣島,指的就是廣島原爆。
    杜魯門死於1972年,我生也晚,沒有機會當面質問杜魯門:屠殺黃種人以儆斯拉夫民族?你們盎格魯薩克遜民族居然也有咱們老祖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
    事實上,盎格魯薩克遜民族在美洲屠殺了上千萬的印地安原住民,在澳洲則刻意錯把土著當動物,屠殺了數十萬人;種族主義、殘忍好戰,或許是他們基因的一部分!
    想來,不寒而慄:萬萬一兩岸情勢失控,奉行霸權主義國家、懷有種族主義的領導人,又一次「自己覺得必須這麼做」,那麼,人類歷史上的第三顆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究竟會投擲在哪裡?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