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蔡詩萍/《張愛玲100》之三十

〈胡蘭成之後,賴雅之前(七)胡適(下)〉
    儘管張愛玲與胡適的見面,總是賓主都感覺有點不投機。但胡適仍然是很照顧晚輩的。他曾在感恩節,邀請張愛玲一塊出去吃飯。怕她孤單。但剛巧,張愛玲當天吃壞肚子。
    又一次,胡適到她的宿舍去看她。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他們倆,從室內聊到戶外。聊什麼?胡適日記沒提,張愛玲追憶文也沒講。
    但張愛玲倒是在冷風中,望著胡適,寫下了非常有文學深度的一段畫面,一段史詩式的文字。
    「適之先生望著街口露出的一角空濛的灰色河面,河上有霧,不知道怎麼笑眯眯的老是望著,看怔住了。他圍巾裹得嚴嚴的,脖子縮在半舊的黑大衣裡,厚實的肩背,頭臉相當大,整個凝成一座古銅半身像。我忽然一陣凜然,想著:原來是真像人家說的那樣。而我向來相信凡是偶像都有“黏土腳”,否則就站不住,不可信。」
    「我也跟著向河上望過去微笑,可是彷彿有一陣悲風,隔著十萬八千里從時代的深處吹出來,吹得眼睛都睜不開。那是我最後一次看見適之先生。」
    國破,山河在,是悲。國破,山河不在,而眺望的卻是異國的山河,是悽愴是悲涼。張愛玲的文字功力,此時依舊在。之後,胡適動向仍是華人世界的焦點。台灣的蔣介石政權持續在爭取他。1958年,他回台灣了。後來接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死於台灣。
    張愛玲呢?則展開她努力嘗試,要在美國重新開始的新生活。她與胡適,未再相見。但胡適後來仍舊幫了她一個忙。1958年,張愛玲申請南加州亭亭頓・哈特福基金會,駐點半年。靠的就是胡適幫她作保,才成功前往的。但那也僅是透過書信往返達成的。
    這次書信往返,胡適還做了一件讓張愛玲感動萬分的事。他把張愛玲寄給他,他又詳讀過的《秧歌》,寄還給張愛玲。整本書,通篇圈點過,又在扉頁上題字,張愛玲「看了實在震動,感激得說不出話來,寫都無法寫。」
    胡適的認真對待張愛玲,確實令人感佩。他應該是惜才。也應該是替他父親,曾受恩於張愛玲祖父的提攜,而替他回報張家的後人張愛玲。這一段故事,在整個張愛玲的人生裡,篇幅很小。在胡適的璀璨生涯裡,亦應該微不足道。
    但,給我的啟發,卻是:人生總有那麼一些誠懇的擦肩而過的交往吧!張愛玲的祖父,一定沒想過,他當年提攜一位年輕小官吏,竟然在他孫女身上得到回報。
    張愛玲恨透了她父親,卻沒料到,他父親買回的《胡適文存》,讓她啟蒙,讓她接觸了《海上花》。
    這些都像不怎麼巨大的事,卻如漣漪一般,輕輕盪漾,到未來。張愛玲在胡適過逝後,突然驚醒到,胡適真的走了。她後來,想從事的翻譯《海上花》的工作,怎麼就從來沒想到在胡適生前,向他請教呢?
    想到這,張愛玲她眼睛發熱,但落不下眼淚。她以她的風格,祭悼了胡適。1962年胡適過逝的那一年,張愛玲的日子,仍舊不好過。距離她嫁給賴雅,已差不多五年左右了。但日子不好過。
    是的,我們該談談張愛玲的,第二個「壞」丈夫了。他是賴雅。

 


作者為知名作家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