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程金蘭/疫情下的銀光元年 銀髮者再出發

    2020台灣疫情下的銀光元年,「做自己」不是年輕人的叛逆宣言,是銀髮者再出發的新誓約。
    大學不僅是給青少年讀的,大學開門將迎接老人,佛光大學超前部署,舉辦全縣老人「一日大學」活動。
    這半年未歇的新冠疫情,持續人貨「進不來,出不去」,高教衝擊大,國際生包含陸生可能將近40000人無法在109學年度來台灣唸大學和碩博士。
    這天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也是前教育部長來上廣播節目,他分析當前高教衝擊,直指對發展國際招生包括陸生和新男向的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中段班大學衝擊大。
    而他們佛光的國際生比例5%,他們重點發展在地化,以致宜蘭在地生15%,將進一步朝20%邁進,而他們面對疫情開始進行宜蘭全縣65歲以上長者69000多人邀請的「一日大學活動」,經營一種在地生活的銀髮招徠,落實終生學習。
    疫情加速國發會的很多統計翻新,內政部在7/21公佈「生不如死」調查,指2020年1~6月台灣嬰兒出生數僅79760人,低於死亡人數88555人,基本上出生少於死亡8795人,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
    同時內政部還公佈上半年結婚對數比去年少6500多對,疫情衝擊結婚生子,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說:「中華民國在台灣」從來沒有生那麼少的!」。
    不婚單身族也成為趨勢,內政部2017年指15歲以上未婚(包含離婚喪偶在內)約佔全國15歲以上人口的一半,約千萬人,一人居住的獨居生活是一種常態,也是一種經濟。
    高齡化少子化衝擊勞動力,台灣0~18歲的人口比例將在2022年前低於15%和65歲以上人口比例呈現黃金交叉。實際上台灣14~65歲的勞動力在2015年達高峰後逐年減少,直接衝擊台灣生產力弱化以及消費內需市場規模萎縮。
    台灣在去年底12月緊急通過《中高齡者及高齡就業促進法》但是碰到疫情大環境,企業經營困難,一般就業工作不容易,更不利於中高齡就業法推動。
    台灣高齡化下的問題多,需求服務也多多,孤單陪伴是一種心情也可能惡化成憂慮,但也可以創造服務,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所屬的56789實驗室7月17日公佈一項電訪民調指出,台灣高齡長輩80%都渴望陪伴,50%認為孤單,其中以65歲~74歲這個年齡層最感受到孤單。
    2020是貓狗寵物數超過孩童數的關鍵年,毛小孩經濟噴發。這疫情下的末世效應更加深孤單落寞,高齡長者需求,其實單身趨勢和少子化三重加乘效應,創造強大陪伴需求服務,「時勢」公司商業趨勢調查,2020年貓狗寵物將超過台灣15歲以下的兒童總數。而2021年貓狗數是295萬隻超過15歲以下283萬名兒童數。
    台灣農委會和財政部都統計調查發現寵物貓狗增長快速,毛經濟隨著高齡化、單身化、少子化爆量成長驚人,2011年189萬隻寵物貓狗快增到2017年的251萬隻,其中狗的飼養率趨緩,貓的飼養率增高,狗178萬隻而貓73萬隻。
    2008年全台灣寵物店3734間,154.5億寵物市場規模,2018年6486間,265.8億的寵物經濟規模。
    資訊策進會情報研究所剛出版上市「不老經濟」,提出台灣銀髮高齡六大需求服務,其中參照提早我們15年的日本熟齡社會產業服務模式做為台灣學習發展。
    日本早在2003年貓狗數多於15歲兒童數,而2005年超高齡化,2006年推出《高齡者雇用安定法》,台灣則是在2020年的疫情加速衝擊下進入銀光元年!

 


作者為台北電台主持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