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界最近熱烈討論公視要設國際頻道,還有司馬文武當公視董事長,而批評、爆料最兇的是公視現在的董事,外界不解的是去年公視增設台語頻道,也是文化部編的預算,也是政府的意思,怎麼沒人站出來批判?媒體界人士認為,這些風波應該是爭奪下任董監事、董事長的手段而已,大家心理有數,政府、政黨的手根本從來沒有離開過公視。而公視董事會7月27日週一討論時,董事間氣氛火爆,果然大部份時間在討論司馬文武的人事案!
被批評最重的話就是這句:「這形同國家沒收公視」!其他還有:公視從未發生「文化部下指令、公視來做」的狀況、「未守住紅線,嚴重削弱公視主體性」、「公視身為公共媒體,怎能照辦文化部交辦指令」、「國際頻道計畫牽涉新聞製作,不只是軟性節目,如果踩到聽政府辦事這條大紅線,公視獨立形象恐毀於一旦」、「我們不是中央社、中央廣播電台等下屬單位,不能也不可以為文化部製播」。還有報導說,董事們憂心國家的手伸入公視。有人就說,這每句話都好像反對黨在質疑執政黨。
了解公視運作的一位立委說,翻翻公視的歷史,從客家台、原住民台,哪個頻道不是政府政策要設立,再編預算去執行?只是執行方式要符合法令,或是要不要給公視而已。回想客家台當年剛成立時,先讓台視標走,後又落入東森電視手上,現在則在公視。為了符合預算法,當時客委會每年把客家電視台經營權做成一個大標案,超過3億元。民進黨政府2008年前曾經要規劃設公視南部台,也要公視提規劃案,公視也認真提出數十億元的建台大案,換成國民黨執政,就不做了,公視能奈政府何?
再看看同樣這屆公視董事會,去年才設了公視台語台,還動員文化部、NCC等官方機構去喬在有線電視固定頻位。這位了解內情的立委說,文化部去年開始每年4億給公廣集團做台語頻道的台語節目、製播台語新聞。「每年9億預算,絕大部份被人事費吃掉的公視,其他預算在哪裡?頻道在哪裡?怎麼做台語新頻道?台語台沒有政府出手,怎麼生得出來」?
這位關心文化建設的立委說,蔡政府上台後,多個臺灣民間團體連署請願文化部,成立具公共服務性質的台語電視台,2017年文化部長鄭麗君承諾立委公廣集團將籌設台語頻道,當時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既然「鄭部長正面回答,我在行政院也支持,我們就要開始推動」,並由立法院在2018年12月25日三讀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為法源依據,文化部再編列預算補助公視,2019年7月籌設全台語的電視頻道,並於7月1日將旗下的公視2台改為全台語播出的公視台語台。
這段歷史很清楚,立委問說,為何當時沒有人質疑政府的手伸入公視?而且,民進黨比國民黨更大方給公廣集團錢,為了台語台的新聞、節目,文化部每年給華視一億元,給公視三億元,馬英九當了八年總統,何時每年給華視專案的錢超過一億?這位立委說,設頻道這樣重大政策,公視有何立場說「尊重公視獨立性」而拒絕?雖然,公視也解釋說台語台的例子,是文化部先提出專案,後由公視得標,且在運作內容上也有獨立,其實這是巧妙運用政府預算巧門說法而已,反對黨也可以批說這是政府黑手伸入公視。
其實,現在政府每年給公視專案的錢,都大過法定的9億元。一位立委助理翻開預算書說,2018年「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轟動大戲的錢,來自前瞻計畫的新聞曝光後,外界才了解,原來政府除了每年9億元,還運用其他專案幫公視找錢,這些專案,有數位的,有前瞻的……,再加上客家電視、台語電視也算在公視內,公視一年的總預算費用超過20億元。也就是說,公視高預算來源都是帶有政府專案配合政策目的,而且行之有年,怎麼能說「從來沒有這樣過」?
從政策、預算的角度看公視,喊公視要獨立自主,令人有今夕何夕的感覺,也許台灣社會也真的搞不懂「政府電視」與「公共電視」的差別,都認為在喊喊而已。而且,「政府什麼時候沒有介入過董事會選任」?一位資深媒體主管這樣質疑。
這位媒體人回憶說,從第一屆到現在,政府不但介入提名,還會主導董事長人選,如果不是政府、政黨介入,現的董事怎麼會被提名?公視法規定,公視董監事是行政院提出名單,再交由立法院各黨派推舉的人士組成審查會來審查,審過了就成為董事,然後董事們再互選出董事長。從第一屆開始,政黨就介入董事會選任,都是藍軍提提偏藍色董事、審查委員,綠軍偏綠審查委員。
他提醒,公視董事長安排也從來都是政府、政黨的手在操縱,否則陳郁秀如何當董事長?2000年民進黨執政時,當時的新聞局找了法學教授陳春山當董事長,其後改選,本來安排一位女董事當,卻沒操盤好,最終被政大教授鄭同僚拿下董事長。2008年後國民黨執政的公視董事長陳勝福、趙雅麗、邵玉銘,哪位不是政府高層欽點的?
這位媒體人總結,從政策、預算、董事選任,甚至到董事長選舉,不都是政府在決定、主導?政黨的手可以說,從來沒有離開過公視。
另外一位教育文化委員會立委也表示,嚴格來說,文化部、公視處理這件事,沒有先與董事會溝通,沒有注意程序正義,應該要被檢討,但也不能無限上綱到說政府介入公視獨立性。他尊重公視很多人的理想,希望公視真正成為公共的電視台而不是政府電視台。他也承認,公視新聞也許可以做到超然獨立,但是公視要配合政府政策、預算、董事會運作,其來有自,批評者何必掩耳盜鈴?這位立委也說,政府、政黨的手,可從來沒有離開過公視!
再說回來,這位資深立委強調,政府就是要找有理想、有經驗的司馬文武來主持國際影視頻道大計,這就是司馬文武之心,公視董事皆知。果然公視董事會今天週一討論時,支持司馬及反對司馬兩派,不管男或女董事間,討論氣氛火爆,還有人拍桌大罵,但大部份時間卻在討論司馬文武的人事案是否得當!國際頻道反而談得少。有董事就私下說,司馬文武的董事長案,文化部根本連董事都沒有提出來,也不一定會過關,顯然現在的董事會熱烈討論個未來式,幕後原因耐人尋味。他判斷現在反對國際頻道,說有政府的黑手介入,可能是反對司馬文武當董事長,或是董監事提名之爭,甚至於是未來經營團隊之爭,設國際頻道議題只是藉口,未來幾個月,公視董監事、董事長、總經理的安排,有可能上演更多政治口水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