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程金蘭/沒法含飴弄孫的一代 寄情毛小孩

    午後雷陣雨,稀里嘩啦下著,我看著Amy哽咽拭淚,我從來沒有意識到無法含飴弄孫帶小孩是種情感上的凍結、是一種身心靈的傷痛。
    這天,Amy跟我說起她們家3代的故事,她連續談著「她喜歡小孩,想要帶孫子,但是⋯⋯」說著說著竟然哽咽拭淚,這情景完全印證那天「古稀文創」創辦人呂協翰來電台受訪時談的「斷裂」現象,長輩慈愛回春的能量情感流動被拒絕被消失的悲悽。我親眼目睹那帶孫渴望的缺角失落心傷!
    呂協翰洞察社會變遷快速下「親情外包」需求擴張,他曾經在弘道老人基金會工作,參與辦活動,他近距離觀察台灣60~70歲的老人很多面臨自己家小孩不婚或不生甚至是同志等多元價值,使得含飴弄孫的情感需求落空,必需透過「玩別人家小孩」來填補渴慕。
    呂協翰離開弘道老人基金會成立「古稀文創」社會企業,他解釋「老小老小」的情感流動需求在當前社會結構出現縫隙,因此他培訓招募「花甲說說」團讓有愛心的長者,比照東森幼幼台兒童節目進行帶動跳演出,安排到幼稚園和華山藝文廣場,做時薪表演,一方面透過有目標有活動,活化老人身心健康並強化社群聯結和社會價值,另外也滿足他們無法帶孫的寂寞。
    呂協翰指出,跨兒到孫的世代交流是一種看不見的倫理情感渴求,但是在現代社會明顯「斷裂」,老人疼愛小孩,小孩需要認識老人。
    呂協翰從小是學音樂,有很強的故事改編和詞曲創作能力,他和團隊透過招募素人長輩劇團,利用小紅帽故事的百歲發想,自編自導音樂劇,四處接案表演和小朋友同樂,讓老人和小孩彼此活化賦能和互相安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是又何奈?呂協翰進一步談論少子化和高齡化雙峰交會下「玩別人家小孩」的外包慈愛服務市場變得很大,而退休長者適得其所的勞動力和情感需求應該被評估被安慰。
    台灣「玩別人家小孩」的慈愛服務外包市場,在7月21日內政部公佈的「生不如死」新聞後也面臨嚴峻的挑戰。內政部指出,2020年的今年1~6月台灣的嬰兒出生數僅有79760人,死亡人數是88555人,基本上是出生少於死亡8795人的「生不如死」人口負成長的急遽化。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則說「中華民國在台灣,自1950年以來從來就沒有生那麼少的!」也就是說新冠疫情衝擊下,台灣提前進入人口負成長了!
    內政部還有一個統計指出,上半年結婚對數比去年同期少6500多對,這使得薛承泰教授預期未來3年的出生率將更悲觀,除明年2021年生肖屬牛的出生嬰兒數看低,再來2022年屬虎就更不樂觀的持續滑坡走低。
    台灣少子化加速滑坡,而高齡化也相對更加速爬升,就在內政部新聞發佈的當下,60歲身材體態和外表保持良好並且還在跑業務的Amy,從嘩啦嘩啦大雨到窸窸窣窣午後雷陣雨漸漸趨緩的自然音響樂背景中,跟我說完上一代串起她們家下一代故事時觸動心底心疼的角落,她二個女兒都30多歲,一個未婚,一個離婚在打監護權官司,Amy不自覺的一連串說了5次「我真的是很喜歡小孩」、「我跟女兒講妳盡量出去玩,我幫妳顧小孩」講著講著她竟然難過的哭了。
    「我很喜歡小孩,女兒不讓我看外孫,我好難過,我只能滑手機看照片」慈愛情感未能滿足,她講著講著拿起手帕擦拭眼角滴出來的眼淚,然後清清略顯哽咽的喉嚨說:「我有移情作用,我想去做志工幫忙照顧別人家的小孩」我目睹職場強悍奔馳但內心脆弱的「斷裂」親情的傷心。
    Amy離婚多年養一條15歲臘腸狗,她未出嫁的女兒跟男友分手情傷中,女兒除了自己認養的2隻還接收分手男友的2隻米克斯,所以一個屋子裡是2個人5隻狗生活,這貓狗寵物成為工作之餘最忠誠的人類情感互動需求的替代品。
    不養小孩養貓狗毛小孩已經是高速列車發展趨勢。「時勢」公司的商業趨勢調查報告指出,少子化和貓犬增加有明顯消長趨勢,台灣在2011年貓犬數為189.7萬隻,少子化惡化加速的近10年,2017年貓犬數增長到251萬,貓的增長比例高於狗。
     報告進一步預測在2020年下半年貓犬數會超過15歲以下孩童數,2021年台灣的貓犬將會有295萬隻,超過283名孩童。但因新冠疫情影響恐將提前出現毛小孩的貓犬數多於孩童數!

 


作者為台北電台主持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