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指考倒數三天,小壯丁愈來愈沉默、規律、安靜、淡定、無言……其實,我能感覺得出來這一切都是他在壓抑的焦慮。
我如何發揮神探天賦觀察到小壯丁的焦慮?首先,小壯丁體重快要破百!
這當然是我的誇飾,但是,89.4公斤對我而言,跟100公斤的概念已經非常接近。縱然小壯丁在考前就給自己打了預防針,他曾經說:「我將會胖到90公斤!」
當時他所宣示的90 公斤,對我而言,只是一個數字。作為一個母親,我看著自己肚皮製造出來的美麗生物,每每愛戀無法自已,心想,孩子胖一點好,這代表媽媽的手藝很好,肯定是來自媽媽濃濃的愛意滋養一個人成長,茁壯。
但是,考期愈逼近,天氣愈來愈熱,我看著小壯丁的身形,也跟著愈來愈大顆。他的臉形沒變,可是,那條腿,是從動物園的熱帶雨林區借來的嗎?如果去過木柵動物園的亞洲熱帶雨林區,就很容易體會到我的觀感。因為這個園區的動物,是我這輩子看過最厚實堅毅,最不在乎外表的哺乳類,例如亞洲象、馬來貘。
小壯丁似乎也有一點警覺,他每天都會站上體重機,然後報告體重數字,離90公斤就是差哪麼一些些,彷彿這是個臨界點,警示著我們不要過度放縱越界。
小壯丁的焦慮之二,是他完全無法忍受炎熱。
我們的新居位於海拔兩百多公尺的山上,科普知識告訴我們,在對流層中,溫度會隨著高度遞減,稱做大氣溫度直減律(Lapse rate of temperature)。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數據指出,乾空氣平均每上升100公尺,氣溫就下降約0.98度,換句話說,我們住的地方接近「冬暖夏涼」這句成語的意境。
再加上住家附近青山圍繞,綠樹成蔭,光是視覺效果就具備散熱功能。我常常在清晨起床,面對窗外沁涼的新鮮空氣,大口大口呼吸天然芬多精。看看時間還早,先去做點家事,經過小壯丁房間,一股冷風拂來,才早上六點半,他已經熱到受不了,在房間裡開冷氣。
那天曬衣服的時候,我忍不住思考「熱」這件事。開始反省我自己在念高中時,是如何面對炎熱夏季帶來的煩躁與焦慮?
我記得那年大學聯考前的梅雨季,氣溫悶熱黏膩,走到哪裡都像是囚禁在高中制服裡,好想掙脫這一切,寂寞的十七歲。我說不出這種感覺,就是覺得又熱又枯燥,對!「枯燥」。枯燥這兩個字就說明了一切。「枯」是樹木乾了的意思,「燥」從火,屬熱,也是乾熱。大約就是又乾又熱會引起情緒自燃的處境。
直到上英文課時,老師隨口教了一個單字「Humid」,他說這個字很難翻譯,自己去體會,就像是最近這樣的天氣,梅雨季,皮膚上沾黏的濕氣,令人討厭又揮不去。
那一刻我幾乎頓悟!不能翻譯的英文字,要靠自己體會。人生不也是如此呢!許多內心深處的惆悵,經歷過的傷痛,要如何啟齒對別人說?就算說了,有人願意耐心聆聽嗎?天氣這麼熱,家裡又沒冷氣,我沒辦法改善環境,我只能改變我自己。
濕黏令人厭煩的氣候只是梅雨季,過後還會有夏至、中秋、接著又進入嚴冬。一年四季更替就像人生起起伏伏,總是有喜有樂,悲歡交集。
Humid是一個英文單字,卻是打開我視野的一個關鍵字。天氣變化是外在的,內心堅強才能讓自己處於不變,不受到Humid沾黏,不受環境影響而喪志。而且,我一直有著出國留學的美夢,因此勤背英文單字,縱然我只有十七歲,但是我已經開始編織Globalization的美夢,我要做一個很會說英文的人,而且要會用英文辯論。我期許自己的將來不要受到種族、階級、各種偏見的侷限。Humid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我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不能抵抗,我還有什麼能力抵抗外侮?
自那時起,我再也不喊熱,我讓自己的身體適應各種溫度,彷彿適應著人情冷暖,常常很殘酷,但是我都告訴自己要忍住。
只是在陽台曬衣服,我彷彿走過時光隧道,回到年輕時候的自己。當下我很想走進小壯丁房間,跟他分享這段時光膠囊裡的回憶,但是我也清楚知道這個劇本會怎麼寫下去,小壯丁一定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那眼神很明白地告訴我:「倚老賣老。」
因此我選擇安靜地接受陽台上的日曬,默默將家事做完。小壯丁在房間裡複習英文,我不知道將來會不會出現一個改變他命運的關鍵字,但是我知道,在大學指考前的最後衝刺,他難免焦慮,卻還是規律地去學校上課自習,就連班導師都告訴我:「曉安在這段期間,上學都很準時,沒有再像以前經常遲到。」
清晨六點五十分,小壯丁要出門搭乘整點公車。他關掉房間的冷氣,打開窗,迎接朝陽。我遞給他剛剛做好的鮭魚三明治,還有一杯精力湯。
我說:「今天的精力湯加入太多百香果與藍莓,口味偏酸甜,不要空腹喝,一定要搭配早餐。還有,我來不及煎蛋,你等會兒去買個茶葉蛋或是請早餐店阿姨幫你煎個荷包蛋,補充一些蛋白質,對頭腦好。」
小壯丁「嗯」了一聲。我們照例在門口Kissbye,這時候我都會踮腳親吻他的臉頰,說聲:「Baby乖,媽媽愛。」
沒有多餘的語言,只有平靜與愛,陪伴他度過考前最後衝刺的倒數七十二小時。
作者為大學講師、作家、廣播主持人,曾創下連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雙首獎記錄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