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蔡詩萍/懷念高陽,兼記胡雪巖系列新版本

    歷史小說家高陽先生過逝好長一段時間了。他的胡雪巖系列,始終是大眾閱讀的經典。但他真是一位雜學家。我在報社工作時,因緣際會,認識他。
    可是很可惜,我當時的注意力,沒放在他的作品上。又因為我實在不擅長跟長輩閒抬槓,錯過了不少可以深談的機會。但他的胡雪巖系列,真好,真犀利,真有洞見。
    我是對明清歷史高度興趣的人。自認也讀了不少。所以看他的胡雪巖,讀他的清朝系列,甚至,他的紅樓觀點,都深深以為,他是個大隱隱於市的高手。
    還好,在他的年代,寫稿為生,是可以的。
    他過逝後,有一場大型的研討會紀念他。主辦方問我可以寫一篇嗎?我毫不猶豫,答應了。寫了一篇《古為今用的現實反諷——高陽筆下紅頂商人的政治處境》。
    那場研討會結束,出了一本紀念集。日子於是又一天天,一年年過去。多年後,聯經出版的副總編輯陳逸華,來了電話,提起這篇文章。說要新版「胡雪巖系列」,可以收在別冊嗎?當然,可以。我的榮幸。
    書出來,一套精裝六本。附帶一小本別冊。裡面三篇文章。張大春的,我的,林燿德的。我細細再讀了這三篇。往事歷歷。並不如煙。我跟大春老友很久。燿德卻走了很久。
     我現在可能也寫不出來,當年讀高陽的類似心得。但高陽對我的影響,絕不能說已經淡漠。我後來寫《紅樓心機》,寫《金瓶本色》,一則翻了他的紅樓觀點,另則,我注意到晚明商業興盛,打造出西門慶的政商關係網絡,某種程度上,預告了後來胡雪巖的故事。
    直到現在,在中國大陸,在華人社會,要做生意,要把生意做大,紅頂商人不仍是一種啟發,一種提醒嗎?
    我輕輕翻著「胡雪巖系列」,慢慢回想我記憶中的,有限的與高陽先生的吃飯喝酒聊天。他總有一些淡淡的寞落。大春說那是「野翰林」的寞落。
    但他的胡雪巖一再重印,這何嘗不是野翰林的驕傲呢!高陽的胡雪巖,理當傳世百年,不止。
    我把別冊讀完後,跟張大春寫了line,他寫了一小幅字,回我。歲月悠悠。斯人不在。

 


作者為知名作家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