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謝維倩編譯】新冠疫情引發全球巨大衝擊,如果各國無法在政策上協調一致,恐將引發新一輪的貨幣戰。
正當中美因貿易摩擦剛休兵之際,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病毒正以無國界、不分種族的方式蔓延開來,人們不得不採取嚴厲措施以控制疫情,居家隔離、出行限制的建議下,幾乎讓所有經濟活動停格在暫停鍵上。各國忙著應付經濟下行可能會帶來的衰退,刺激財政的工具可能引發新一輪貨幣戰,這是「真正的危險」。
在理想的狀況下,所有央行都以健康的通脹水平和高於5%的利率來迎接挑戰。如果「大流行病」(WHO總幹事譚德賽剛宣布的名稱)衝擊各國國內需求,央行可以根據需要降息,政府提供有針對性的財政援助,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可能會出現一些匯率波動,但幾乎不會引起全球經濟緊張。
遺憾的是世界不處於這種理想狀態,在大部分富裕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歐元區和日本,利率都低於零,資產購買等其他寬鬆工具的使用接近極限。在美國,疫情危機初期政策利率在1.5%至1.75%區間,如今已經下調了50個基點。利率為7%的墨西哥和利率為6%的俄羅斯等國家有更大的迴旋餘地。
利率不對稱導致了巴西前財長所說的「貨幣戰爭」,不是為了追求競爭優勢而進行純粹的貨幣操縱,而是「貨幣政策差異」導致匯率大幅波動。
如果美聯儲降息,而歐洲和日本央行無法仿效,相對於歐元和日元美元很可能走軟。上周美聯儲緊急降息,隨後從高風險資產撤資,導致日元對美元匯率一度達到1美元兌101日元的水平,1美元兌100日元左右的匯率會損害日本的出口貿易,過去曾觸發日本進行貨幣干預的威脅。如果美國將利率降至零,日元很輕易進一步走強,歐元的處境與日元相同。
美聯儲進一步降息的空間有限,儘管美元對日元匯率可能下跌,但美元對盧布、墨西哥比索、印度盧比和其他貨幣的匯率正在上升,尤其是那些因沙烏地阿定增產石油,而受到影響的貨幣。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似乎促使資金逃往美國的避險資產,而不是外流到收益率更高的新興市場。關鍵問題在美國正面臨壓力的大選年,川普將如何應對這樣的情勢,他會容忍貿易夥伴進行貶值嗎?從他的性格來看似乎不會。
如果川普認為貿易夥伴獲得優勢,他很可能在2020年訴諸貨幣干預或懲罰性關稅,全球經濟合作已經很脆弱了,任何一個方案都會讓經濟完全崩潰。
貨幣政策受限的情況下,另一種選擇是財政政策。各國在增加赤字意願上也有所不同,歐元區(尤其是德國)不願意增加支出,因此財政政策這個選項充滿了潛在的國際緊張。 英國為應對疫情實施了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但歐盟沒有,已經很困難的脫歐貿易談判將變得更加困難。
全球合作可能是唯一的一條路,日本和歐元區可能無法跟隨美聯儲降息,但美國應該與日本和歐元區一同採取寬鬆措施,而不是針對這兩個地區採取措施。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雖然未能帶來全球協同降息,如果當地流動性不足,美聯儲應該擴大與其他央行(G7,七國工業集團)的貨幣互換額度,幫助它們滿足美元需求。
20國集團(G20)也應該推出有針對性的財政刺激計劃,每個國家採取行動支持自己的經濟(而不是通過利用其他國家的需求,尋求以出口擺脫自身困境),摩擦就會越少。
儘管疫情局勢日益嚴峻,但對經濟仍然可以抱持樂觀,與2008年的次貸危機不同,這次衝擊不是來自金融部門,而且有可能快速反彈。
全球在疫情之後,會思考美國主導世界秩序的衰落,進而邁向多元競爭與合作的新時代,在經濟領域,與直接抗擊疫情的鬥爭一樣,全世界必須攜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