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須文蔚/鐘與甕的迴響:建築大師Geoffrey Bawa故居

    巴瓦出生於1919年,早年在英國倫敦學法律。回錫蘭後,喜愛一棟建築,求之不得,又不會營造,索性自己回頭到英國留學學建築。

    重新回家鄉,他於1958年成為愛德華茲,里德和貝格在科倫坡的合夥人。1959年,丹麥建築師烏爾里克・普萊斯納(Ulrik Plesner)加入了公司,兩人以獨特的風格共同設計了許多建築,有時被稱為「熱帶現代主義」。

    他的建築與土地融為一體:內部和外部無縫融合,並且旨在為居住者帶來親近田園風光的樂趣。

    他受到殖民地和傳統錫蘭人建築以及「融入水景」作用的影響,但同時拒絕了因襲地區主義的思想,也不模仿遺址進入建築元素的作法。

    巴瓦的工作範圍包括宗教,社會,文化,教育,政府,商業和住宅建築,他在每個區域都建立了新原型的典範。對熱帶現代主義的早期實驗受到了人們日益濃厚的興趣。 在斯里蘭卡的傳統建築和建材中。

    這導致了一種建築的發展,該建築融合了現代與傳統,東方與西方,正式與風景如畫的融合,打破了內外之間,建築與景觀之間的障礙,並為新建築提供了藍圖。在熱帶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巴瓦於1960年成為斯里蘭卡建築師協會的會員。隨後與志同道合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包括Ena de Silva,Barbara Sansoni和Laki Senanayake)組成的小團體產生了緊密的聯繫,這使人們對土著材料和手工藝品有了新的認識,導致後殖民文化復興。

    他影響了斯里蘭卡數代建築師,他的風格廣為亞洲和世界各地所接受。 他影響了世界各地的許多建築師,包括新加坡的澳大利亞建築師克里・希爾。

    巴瓦的建築作品主要在斯里蘭卡,但也包括其他幾個國家:印度9個、印度尼西亞3個、毛里求斯2個、日本,巴基斯坦,斐濟,埃及和新加坡各有一個。他的作品包括房屋,酒店,學校,俱樂部,辦公室和政府大樓,最著名的是斯里蘭卡國會大廈。

    他的故居藏身在田園中,光線、水及綠意是BAWA建築的三項特色,他擅長觀察自然環境、讓建築像是從大自然中「長」出來的一樣,巧妙地將鋼筋水泥建築融入既有的自然之中,在BAWA故居就可發現大師的巧思。

    巴瓦買下這塊地時原本僅是橡膠樹園,整地後先以階梯方式打地基,除了讓景色有層次感之外,當下雨時,雨水透過排水系統會充分地被利用,而不像一般平地,一下子就被土壤給吸收了,從最上層到最下層的蓄水池。

    另外大面積的綠地,種植了各式的植物,不同的深淺的綠色使得景觀有一致性但又有很豐富的色彩。

    園區中有書房、涼亭及歇椅,他愛坐在其中思考、閱讀、飲酒與設計,聽鐘聲與磬聲,一天中在不同位置欣賞風光,難怪他靈感不斷。

    目前故居是由當初BAWA的管家的第二代在經營,BAWA這一生沒有結婚,傳言他是一個同志,也有人說他是雙性戀,他在2003年過世後將所有財產都信託給他的管家管理,其中也包括這個莊園。

    管家保有了當時BAWA的佈置陳設,改名為Lunuganga Hotel。僅有六間房間,配有22位工作人員,是一間走精緻路線的小旅館。

    園中時時可見鐘與甕,主人雖然於2003年離世,但美的迴響依舊不斷。

 

 

作者為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