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早,要打下這兩行字,我深深吸了一口氣。
我當然記得許慧貞這個偏鄉閱讀推動教師的溫暖笑容,我也記得她用故事去發揮力量的堅毅表情。但我沒法忘的是這個故事。
阿傑是班上永遠的神奇寶貝,他有用不完的精力,不過不是在課業上。他一下要喝水、一下要上廁所、一下要處理和同學間的江湖恩怨。但一到要寫作文,他就整個趴在課桌上,動也不動。
「我不會寫。」他永遠只有這句話。
但慧貞老師不放棄,他們對峙著,堅持加上糖果的利誘。老師堅持只要會說話,你就會寫作,想到甚麼寫下來。你心裡浮上甚麼?
「爸爸打媽媽。」他說。
老師一陣心驚,但故作鎮定:「好,就寫下來。」
才五個字,但「爸」寫錯,「媽」寫錯,連「打」都寫個兩邊出頭。然而這時錯字已不是重點,老師問阿傑:「然後呢?」
「然後我就保護媽媽。」
老師拍拍他的頭:「後來呢?」
「後來媽媽就離開我了。」阿傑眼睛泛著淚水,那是他很少表現出軟弱的一面。
「你真勇敢。」慧貞老師緊緊環抱他一下,希望能將支持的力量傳遞給他。
阿傑倒抽一口氣,很緊繃的樣子,看來是很久沒人抱他了。
「噁心。」他說完就跑了。
我很不喜歡國外春風化雨的電影。如果是電影,最後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師生會爭執、會對抗、會彼此撞擊。終於在一次巨大衝突下,孩子們會幡然悔悟,了解老師的苦心,然後投進老師的懷抱,會說我從此好好念書。
但人生就不是電影啊。
他們在山的另一邊,他們在廢棄的教室,他們不是單親、就是隔代教養,他們連甚麼是「正常家庭」都無法想像。他們要生存有溫飽的三餐都不易。
有個老師這麼努力,想把閱讀的種子種在孩子心裡,想讓故事與文字在孩子心中種下希望,也許某一日生命會看到陽光。
但也有時候,我們的努力會來不及。
阿傑沒等到那一天。
長期失業的父親有一日過不下去了,他決定燒炭自殺。但在那之前,他看了一眼阿傑,取出了農藥……
這是深埋與沉寂在許慧貞心裡的真實故事,阿傑的離去,讓許慧貞至痛體悟:
「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長在書香環繞的環境,但無論出身貧富,所有的孩子都將來到公立學校老師的眼前。我們是提供給他們公平、正義機會的最後一道防線,我因之以身為公立學校的老師為榮。」
戮力推動閱讀30年,深植且鏤刻在許慧貞心裡的是:該如何做,才能讓閱讀成為孩子生命中的一條救命索。
這是一本極度溫暖的書,也是一本我們迫切需要的書。
看一個老師如何願意踏上人跡稀少的路,就算我們救不了所有的孩子,我們但願做那個最後抱他的人、最後給他溫暖的人。
面對這個仇恨值爆高的社會,挪開你敲在鍵盤上擦著指甲油的手指、放下你的哀鳳,請你稍微蹲低一點,請你懂得同情啊請你。
我們閱讀是為了甚麼?不只是知識,閱讀不過是教你同理與同情。看看你的周圍,只不過隔著一條縣界、或者一座山,有人如此匱乏,連一個擁抱都匱乏。
我謝謝我的副總編純玲,永遠能看到這些動人的故事。
更要謝謝許慧貞老師,她總是笑得燦爛,但誰都知道偏鄉教學、還教閱讀,這是一個多麼挫折人的工作,如果不是滿腔傻氣,沒人能做這工作。
謝謝你們救了我們的孩子,無論貧富、無論出身。
作者為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