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Jack Dai/「口罩為什麼這麼貴?」之空炮彈

    稍早友人傳了一篇主題是「口罩為什麼這麼貴?」的FB經濟學圖文給我,問我意見。

    我看了看這篇有數千個讚、超過1500個分享的圖文,冷汗直冒,本想忽略,但由於問題實在太大,等兒子睡著後、還是忍不住寫了寫回覆原文的留言。

    結果剛剛寫完,原文刪除了⋯⋯(冷汗)幸好。(笑)

    我有一個好習慣:在評論一篇文章前,會先把該文的脈絡寫下來。所以,我的文章沒有白寫,仍可以有完整的脈絡,於此po上,留作紀念。

   

    口罩為什麼這麼貴?

一、概念1:通路

—> 不同通路不同價格

—> 賣的東西不一樣:方便 v.s. 物品

 

二、概念2:供需

—> 需求不變下,供給和價格成反比

—> 年假停車場漲價為例

—> 肺炎,年假,工廠停工,供給下降

—> 假設:中國不會出口口罩給我們

—> 供給下降、需求上升,故漲價

 

三、為什麼政府要管制價格呢?

—> 供給少於需求,物品變稀缺

—> 奢侈品 v.s. 必需品

—> 肺炎時,口罩從奢侈品變必需品

—> 假設:必需品稀缺時,人們的策略是囤貨

—> 控制供給,就可以控制價格

—> 政府介入,控制供給,讓產品流通

 

四、為什麼價格會變低呢?

—> 預期心理

—> 囤貨者發現,口罩降價

—> 害怕囤貨貶值,趕緊出脫

—> 沒人賺,市場就恢復供給

—> 例如公賣

 

五、如果沒有公賣,是誰賺錢呢?

—> 假設:囤貨的人和商家

—> 公賣的價值:人人買得起,讓不肖業者無從得利

 

六、補充:政府未必對

—> 當初以為夠,後來發現遠遠不夠

—> 沒有思考恐懼帶來的需求

—> 大家都買得起口罩,但買不到口罩

—> 但政府還是做了很多好事,

    首先肯定學以致用、不怕批評的勇氣,很棒,然而若以經濟學為前提,內容問題確實頗多,建議如下:

    錯誤一:需求不變下,供給和價格成反比

—> 需求不變下,得在「供給小於需求」&「沒有替代品」的前提下,供給才會和價格成反比。

    錯誤二:肺炎時,口罩從奢侈品變必需品,必需品稀缺時,人們的策略是囤貨

--> 1. 口罩始終都不是必需品,而是需求激增

      2. 必需品稀缺時,人們的策略未必是囤貨,這得看時序

-預期稀缺:搶買

-已經稀缺:付更高的代價購得

     錯誤三: 控制供給,就可以控制價格,政府介入,控制供給,讓產品流通

—> 供給沒有增加的前提下,政府介入不會讓產品流通,而是可以在犧牲流通的前提下,把資源分配到政府要的地方。

     錯誤四:為什麼價格會變低呢?預期心理,囤貨者發現,口罩降價,害怕囤貨貶值,趕緊出脫,沒人賺,市場就恢復供給

—> 1. 與現況不符,黑市口罩沒有降,反漲,且人們反倒排隊購買或到處掃貨

      2. 總供給量不變(甚至減少),需求上升且供不應求,囤貨者更不可能害怕貶值,市場沒有恢復供給的問題,因為始終稀缺。

     錯誤五:如果沒有公賣,是誰賺錢呢?囤貨的人和商家,公賣的價值:人人買得起,讓不肖業者無從得利

—> 1. 公賣反而造成了市場效率不彰,分配不均,稀缺品公賣的結果,就是造成民間缺乏引進與投入的誘因,因此更為稀缺。

      2. 歷史上最有名的公賣必需品大缺貨案例:文革時的中國。

    最後補充:包含國際貿易的供需模型,往往有一條位置低於國內供需均衡點的國際貿易均衡點,而供不應求時對於一個常態進口國而言,禁止出口與管制價格,自始至終都不會讓供給線右移。

    補充再補充:跳脫經濟面,政府禁止出口與管制價格的舉措在政治面是合理的,有安定民心的效用,只是凡事有代價,本次管制的代價就是扭曲了市場供需,造成更大的缺口。

 

    以上,請參考。

    上面就是這段空炮彈的殘骸,得再次強調,以上是經濟邏輯,非政治,也無關政府對錯的判斷。由於史蹟不可考,個人紀念,供雅俗共賞。

 

 

作者本名戴于千,獨立創意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總經理,是個生意人,也是個讀書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